特战狙击手必备之技能

2016-08-25 17:26胡武强王必可
轻兵器 2016年16期
关键词:狙击手射程日志

胡武强+王必可

提到狙击手,多数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冷酷、诡秘、让人胆颤心惊的战场幽灵,从草丛里、树背后、崖壁上、废墟中、窗帘后伸出乌黑的枪口,一个重要人物倒下或一些高价值的物资、器材被摧毁——精准的枪法,神秘的行动是狙击手的主要特征。然而,“一剑封喉,一弹中的”的本领,并非像影视剧中那么简单,每次成功的狙击都需要对影响狙击的诸多因素(诸如距离、风速、风向、光线、温度、大气压力及目标移动速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因此在狙击现场制作综合分析精准狙击信息的射程卡是特战狙击手必备之技能——

 电影《生死狙击》中,狙击手和观察员密切配合实施精确狙杀

何为射程卡

“目标B区纵深地带,卡车一辆,载有自动步枪,距离870码(795m),由远而近,风向右偏四分之三,向左修正2分。”——影片《生死狙击》中,狙击手和观察员完美配合实施精确狙杀的过程,给人留下了深刻记忆(图1)。影片也从不同角度反映出,狙击或狙击训练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射击或射击训练。影响狙击的因素很多,有外界因素干扰,也受狙击手自身技能状况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些制约狙击的因素不是他人能提供的,需要狙击手长时间多科目的训练才能获得,而将这些因素记录下来并加以运用,需要一种科学有效的记录方式,它就是射程卡。

  最简单的射程卡是在纸上画出目标区的地形草图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标准射程卡

何为射程卡?简单地说,就是为实现精确狙杀任务而记录狙击信息的资料卡片。

射程卡从二战时期就开始使用了,当时的射程卡是在纸上画出目标区的地形草图,再划分成数个分区并编号(图2)。在越战时期,美军规范了这种做法,为狙击小组提供一种预先印制好的标准图表,被称为“狙击手射程卡”(图3)——这也是目前狙击手流行使用的标准卡片。

射程卡的主要构成

射程卡主要由绘图区、目标信息区、辅助说明区这三部分构成。

绘图区,为事先已绘制好的180°半圆,以等距标示不同距离,表示狙击阵地正面180°视角的区域。狙击手首先用虚线将绘图区划分为若干扇区,并按字母顺序编号;尔后根据距离关系用等高线绘制观察正面地貌特征及显著的地物,并用数字编号。

目标信息区,位于绘图区下方,主要记录参考目标点的基本信息,包括位置(区域)、距离、俯仰角、方位及定性描述。

辅助说明区,主要记录辅助射击的基本信息,如观察地点、观察时间;标北方向、射击距离估算方法、狙击阵地坐标;不同距离射击时的修正量; 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及气压。狙击小组需要利用各类器材测算出这些参数,如用指北针测定指北方向;用定位仪测定狙击阵地坐标;用测风仪测定风向、风速;用气压仪测定气压、温度、湿度。

  辅助卡片之狙击全景图

  辅助卡片之专题图

  辅助卡片之地形略图

如何制作射程卡

实际上,制作一张射程卡,不是在绘图区、目标信息区和辅助说明区填写上相应的内容那么简单。在绘图区绘制基本地形,狙击手要对狙击区域地形结构有一个基本认识,需要制作狙击区域略图;要详尽了解关键地形结构则需要制作狙击区域专题略图。在目标信息区填写信息,不是随便选择几个目标就可以的,狙击手要依据区域内敌方活动规律,精心选择关键地形。所以,一张射程卡的制作,其基础工作比较繁杂,需要一些辅助卡片的支撑,如狙击区域略图、观察日志等。而最终使用的射程卡,是这些卡片信息的综合。

  狙击手制作好的最基本射程卡

狙击区域略图

是从宏观角度对狙击地域的描述,也包含对某一地域或某一物体详尽的细节描述,绘制的内容是从不同视觉透视整个狙击地域的结果。狙击区域略图包括全景图、专题图、地形略图等几种。

全景图(图4)采用的是写景法,是从一个狙击阵地透视整个狙击地域,依一定比例绘制,将狙击地域全景表现出来。当要显示一个较大地域内主要地形时,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表现,这种图常用于表现地貌、道路、水系、人工或自然障碍物,利于狙击手判断那些目标重要并需要重点狙击,哪些地形利于狙击手接近或消灭目标。

专题图(图5)采用透视法,是对一个特定地域或一栋人工建筑细节的描述,主要表现建筑的结构,以便于狙击手了解建筑的内部构造,判断敌可能会位于房内什么位置、进出道路、活动规律等,从而应对突发情况,控制或歼灭建筑物内之敌。

地形略图(图6)采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方法,是类似于地形图从正上方表示的线形图形。地形略图相对于全景图较难绘制。它的绘制方法类似于射程卡,可以说一张地形略图就是一张临时准备的射程卡,可以在接受任务到达狙击地域后进行现地对照细加工。

观察日志

观察日志就是一张按时间顺序手写的记录表,它记录了狙击区域所有活动事件。观察日志是狙击手判定目标活动规律的主要依据,也是狙击手确定目标打击顺序的主要参考。

  狙击手虽然对自身进行了伪装,但其暴露的狙击步枪和瞄准镜却易被敌观察发现

  狙击手用伪装好的背囊进行遮挡

  狙击手隐藏在树丛后制作射程卡

观察日志通常使用关键字来记录敌情和地形。当使用这些关键字来填写观察日志时,不能使用含糊的描述词语,而需要非常简洁精确的表述。记录敌情的关键字有“大小、活动、位置、单位、时间、装备、观察和射界”,记录地形的关键字有“接近路、关键地形、障碍、遮蔽和隐蔽物”。

通过绘制狙击地域略图和记录观察日志,狙击手在掌握狙击区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就可以制作射程卡了。射程卡上绘图区绘制的内容根据全景图的关系位置用线划表现;参考目标点根据区域划分及其特殊性确定;辅助信息根据测量确定。这样一张基本的射程卡就制作完成了(图7)。

制作射程卡需要注意的问题

狙击手可以依据时间、任务等具体情况制作相应的射程卡,如果时间允许、任务要求高,需要制作的射程卡就应包含尽可能详尽的附卡;如果时间短、任务紧,狙击手可以制作一张简略的射程卡。

射程卡是狙击手观察测算的最终体现,在观察测算时,应注意加强伪装和隐蔽,避开独立明显地物,易发光反光的装备器材应尽量作仿植被伪装或隐蔽(图8);不要使用白色纸张绘制射程卡,其容易暴露目标,应有伪装和遮蔽措施,减小暴露几率(图9、图10)。

如何使用射程卡

射程卡是为定位和精准狙击目标而制作的。通常情况下,执行狙击任务都是派遣双人组成的狙击小组,狙击小组中的观察员搜索目标并指示狙击手定位目标,这个过程不但要求快而且要求准,需要两人熟练配合。使用射程卡,可以帮助狙击手对狙击的目标有更加准确的定位及判断。使用射程卡指示目标方法有多种,这里重点介绍几种。

直接法

直接法,常用于指示明显的目标,用作区域概略指示。此方法是以射程卡中心线为界划分范围,具体指示目标在中心线或边界什么位置。如在中心线上还是中心线左、右侧,左右边界位置(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处)的左侧或右侧等。直接法用于指示目标方向,并不区分距离。

参考目标点法

参考目标点法用于指示位置不明显的目标,此方法是在直接法的基础上,使用参考目标点。参考目标点要尽可能是固定的物体,如独立树、土墩、大石、独立房等,并以上下左右等词语来指示目标。如“中心线左侧,距离土堆300m,土堆右前方独立小树丛左下方”。

时钟法

为了指示隐蔽性较高的目标,可以综合应用直接法、参考目标点法和时钟法。使用这种方法时,以参考目标点所在位置为12点钟方向,通报参考目标点距离,目标位于参考目标点的左侧还是右侧,钟点数。如“中心线左侧,距离土堆300m,右侧4点钟方向,独立小树丛左下方” 。

密位法

观测器材都有测量距离和修正偏差的密位分划,指示目标时用密位来表示目标和参考目标点之间的距离更准确。如“土堆左侧0~50密位独立树,树根左侧”。

使用射程卡就是利用多种方法使狙击手快速捕捉目标。一般情况是,观察员发现目标后向狙击手报告。比如,观察员:“C区中央300m,谷仓,向右0~50密位,大石头左下角,潜伏哨”;狙击手:“目标确定”;观察员:“向上修正5+1,风偏修正0”;狙击手:“(进行表尺修正)准备完毕”。

勤于训练 烂熟于心

总之,在狙击手训练中,制作、使用射程卡就是全面锻炼提高狙击手观察、测算、定位和报知技能、精准狙击等能力的过程。通过制作射程卡训练,既有利于将射程卡的形状、结构固化于狙击手的脑海,也有利于提高狙击手的观察与测算能力,进而提高快速获取精准狙击信息的能力。在狙击手已经熟练掌握各项狙击技能的基础之上,加强制作、使用射程卡训练,练就狙击手和观察员的默契配合素养,是实现像《生死狙击》中快速而准确狙杀多个目标的必由之路。

编辑/郑双雁

猜你喜欢
狙击手射程日志
一名老党员的工作日志
扶贫日志
目标:成为狙击手
美军狙击手如何训练?
如何成为狙击手
游学日志
地球旋转对弹道导弹射程的影响研究
一种基于粗集和SVM的Web日志挖掘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