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2016-08-26 15:17黄恒刚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年23期
关键词:指导策略初中生课外阅读

黄恒刚

摘要:阅读塑造个性,阅读培育气质,阅读改变人生。课外阅读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和完善人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讨论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爱上阅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丰富自我精神世界,达到“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46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提出的要求是:“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对课外阅读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是:“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但在日常教学中,课外阅读课被边沿化,课型资源疏于开发,已成为语文课的短板。鉴于此,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推进校园阅读,提高人文素养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结合一年多来的探索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在推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学段课外阅读的能力目标

七年级:1. 逐步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坚持不间断的课外阅读。2. 概述故事情节,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3. 初步学会用批注法精读优秀作品。4. 摘抄积累一些优美句段。

八年级:(1)形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能自觉阅读并能有计划地课外阅读。(2)能用批注法阅读作品,对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3)有写读后感的习惯和能力。

九年级:①有广泛的阅读兴趣,能学会主动选择课外读物。②能从作品的内涵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③对作品有初步的欣赏和评价能力。④具有初步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二、推荐适合初中学生的阅读书目

虽说是“开卷有益”,但就初中学生的特点而言,并非所有书籍都适合学生阅读。教师要指导学生选好用书,推荐书目时要分清主次,突出经典名著,辅之以时尚刊物,可向学生推荐的课外读物包括: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作品,长篇文学名著,科普科幻作品,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

至于推荐的方法,我们可依据读物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推荐方法。比如,复述一个故事情节,朗读一段优美语段,简介一下全书内容,播放一段精彩视频,讲述一些作者生平,设计一些问题等。总之,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呈现相关信息或设计相关问题,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驱力,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具体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的课外阅读方法主要有:

1. 精读:即字斟句酌,反复体味。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谋篇布局,欣赏佳词妙句,经过细嚼慢咽,将其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2. 略读。即简单粗略,知其大概。这是一种快速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或自己的兴趣,把不想读的内容跳过去。

3. 浏览。即一目十行,旨在意会。这是一种广泛阅读,获取各类知识的读书方法。对全书的“内容提要”“目录”做一个大致的浏览,了解全书梗概,以便确定是读全书,还是选择部分章节学习。

4. 摘记。就是对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学到的新知识、发现的新问题一一摘记下来,以便今后查阅。可以指导学生专设文摘卡,分门别类地摘记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刊名和知识要点。

5. 批注。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文章提出的个人的看法和见解。可以就词、句、段作批注,也可以在文末就阅读的心得作注。

当然,阅读的方法绝不仅限于以上五种,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读物等实际情况采取合适之法。

四、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交流

课标要求教师应根据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查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外阅读的评价,在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情况的汇报与流,使学生在交流与评价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在汇报交流中注意三点:首先,交流的内容可以多样化。可以对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等谈体会,说看法;可以谈阅读作品的主要收获;可以对作品提出疑问、困难或建议。其次,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既可以师评,也可以学生互评,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点评,对学生的读书提出好的建议。最后,交流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组织读书会,交流阅读体会;可以举行朗诵会,由学生选择喜欢的作品进行诵读;可以举办展示会,将学生所写的书评、读后感内容摘要等,经评选后展示。要以学生口头谈收获为主。

五、课外阅读指导应该注意的问题

1. 课外阅读应当是学生独立自主的,教师必须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来指导课外阅读。既要防止完全不管的放任式阅读,也不能是一刀切的命令式阅读。2. 信息时代学生的阅读渠道是多元的,但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课外阅读必须以文本阅读为主,文本阅读以其无限想象性,是非文本阅读永远不能比拟的。3. 教师应鼓励学生对阅读作品作创造性思考,不单做作品的接受者、评论者,更要做作品的加工者,要善于质疑、释疑。4. 课外阅读方法指导应灵活多样,针对不同学生,对症下药,落到实处。

生活离不开阅读,好书是促进生命成长的精神食粮。人生路上总需要精神的滋养,阅读,将是对生命一辈子的滋养。课外阅读,这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教育行走方式。让我们与孩子一起呼吸一缕书香,品尝一份书味,吮吸一份甘露,共同享受阅读的无限乐趣。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化县城东中学 365400)

猜你喜欢
指导策略初中生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