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桃忆往事

2016-08-30 13:22杨忠明
科学生活 2016年8期
关键词:南汇蜜露水蜜桃

杨忠明

桃子,在小说《西游记》里是带有仙气的长寿果,有养颜、和胃、润肺等功效。沪人亦最爱。水蜜桃,色艳、皮薄、肉软、汁多,无锡阳山、浙江奉化、福建穆阳、山东蒙阴、成都龙泉等地都产。曾听我外婆讲吴地老话“桃饱李伤人”,夏日桃子因含糖多,老人不宜多吃。新鲜桃子果肉与核相粘连,假如掰开桃子,果核跌落,口味不佳!暑日,上海“南汇水蜜桃”开摘,水果店的红红白白的桃子清一色地写着“南汇水蜜桃”,真是满街都是南汇桃,真假“猴王”谁能挑?老吃客干脆自驾车去南汇果园买整箱桃子送人,成为夏季人情一道时尚

节目。

记得旧时上海人只相信“无锡水蜜桃”。就好像从前苹果要买烟台苹果、生梨要买山东莱阳梨、栗子要买新长发良乡栗子……时过境迁,如今,无锡水蜜桃在上海已经失宠!只留下一句拷贝大走样的市井老话,“江阴强盗无锡贼(江阴强桃无锡蚀)”,原意是从江阴贩来(沪语“强”,便宜)便宜的桃子拿到无锡去买,大大蚀本,因为旧时无锡水蜜桃比江阴桃便宜。

明代,上海水蜜桃在龙华、南汇等处产地就已享有盛名,旧时龙华一带“皆种桃为业,一望霞明,如游武陵源里”,誉为沪城八景之一。据说,清乾隆后期,水蜜桃栽种转移到上海县城南黄泥墙一带。我家旧藏一册清人褚华著《水蜜桃谱》,专门讲的是上海水蜜桃,可惜在“文革”中散失。谱中记载:“水蜜桃,前明时出顾氏名世露香园中,以甘而多汁,故名‘水蜜。其种不知所自来,或云自燕,或云自汴。”清代张春华《沪城岁时衢歌》:“水蜜桃推雷震红,闻雷见一晕红浓。露香园种今难觅,都向黄泥墙掷铜。”

我听园艺家的父亲讲:“除了无锡、奉化的水蜜桃,还有日本著名的‘岗山白‘大久保‘白凤等桃子品种,美国名牌桃子‘爱保太和‘红港这些好吃的水蜜桃其实都是在晚清从上海水蜜桃苗种引种过去的。1954年,莘庄乡园艺农民柳四根从华泾截取水蜜桃老树枝条,嫁接于陆昌庙桃园十余株桃树,所产桃色美味佳,市上称为‘陆昌桃,汁水多,味道交关赞!”

据南汇老农说,“南汇水蜜桃”在解放前规模种植的有盐仓绿园、惠南卫家桃园、周浦怡家桃园、介家桃园、永定寺桃园、账房桃园等处,另外一些农民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截至1949年南汇植桃约200余亩。现在南汇地区已形成了以大团蜜露、新凤蜜露、湖景蜜露为主的良种体系,现在有上海特色的南汇水蜜桃正向绿色果品、有机果品的方向发展。

成语“投桃报李”,喻互相赠答,礼尚往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树和李树低调不张扬,春天开花,赏花人群踏出条条小路,尽情欣赏桃花、李花的风采。庭院中不宜种桃树,桃花花期短,民间有“桃花薄命”之说。民俗以为桃木有法力,桃木避邪。家种桃树,主邪灾多;家种桃树主逃荒要饭。这是因“桃”与“逃”谐音相同,但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了!

某年春天到四川、重庆游,我舅舅说当地梁山里有个桃花洞,每年桃花开时,洞口小溪里会出现一种“桃花冰雪鱼”,溪鱼头上长有红骨一片,好像桃花花瓣,艳丽灵动,可是到桃花零落随水漂时,那鱼头上的红色鱼骨也会隐去。可谓奇哉!

猜你喜欢
南汇蜜露水蜜桃
七彩夏令营“恋”上水蜜桃
聪聪吃水蜜桃
蝴蝶花
芳香甜美的水蜜桃儿
水蜜桃价格下跌 后期恐难以走高
这是我应该知道的
从竹枝词考察近代南汇地区社会文化变迁
这是我应该知道的
南汇水蜜桃[1]
精卫之殇——上海南汇东滩圈围项目监理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