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工作信息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以国有航空制造企业为例

2016-08-31 07:23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商论 2016年21期
关键词:信息化培训功能

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杨 帆



企业培训工作信息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以国有航空制造企业为例

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杨帆

在航空制造企业人才培训需求迫切、培训组织实施面临诸多问题的背景下,加强培训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本文以某国有航空制造企业S部门为例,分析了S部门培训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该部门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培训管理的设计理念、方法以及步骤,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实施应用前景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以期为同类型企业提供参考。

航空制造 培训管理 信息化 e-learning

近年来,随着航空制造企业快速发展,人才队伍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有企业在培训方面的人、财、物投资力度大大增加,但却依然面临很多难题。探索与实践培训工作信息化管理,搭建更加灵活的培训平台以改善培训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其作用体现在三方面:其一,可以丰富培训模式;其二,有利于培训管理流程监控与评价;其三,利用数据分析功能为决策提供支撑。

1 S部门员工培训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1.1员工培训工作现状概述

S部门作为该国有航空制造企业最后一道生产制造环节,担负着非常重要的飞机系统调试、维护和试飞任务,对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十分迫切。为加快步伐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S部门在培训教育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一方面,建设培训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包括《培训管理规定》《培训实施办法》《培训考评奖励办法》在内的六项制度; 另一方面,扩充培训配套资源。选聘教师队伍,组织编写并固化培训教材、筹备搭建培训实操平台和电子化教学培训室。

1.2员工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2.1培训管理工作压力日益增大

第一,为适应科研、生产发展要求,培训基层管理单位需策划并组织更多专业化的管理、技术、技能培训等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从而在有限的培训能力条件下,造成了巨大压力。

第二,基层培训管理人员采用传统手工作业方式整理并填写大量培训资料,不仅耗费了很多时间精力,而且容易出现填写错误,导致重复工作的发生。

第三,培训沟通成本高,一方面培训过程中的重复协调降低了组织效率,加大了培训组织难度;另一方面,基层单位培训过程中碰到问题,常常不能及时向培训管理员反馈,造成培训效果评估的偏差。

1.2.2培训资源稀缺并且分散,未实现信息整合和共享

培训教材存储在资料档案室、公司PDM等系统和部分管理、技术人员手中,缺乏整合、优化、传播的手段,不利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与传承;优质培训课程没有得到有效保留和固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

1.2.3培训模式内容单一,不能满足个性化培训需求

S部门管理业务宽泛、专业岗位众多,不同系列、不同岗位层级的培训需求差别巨大,统一的培训安排已经不能满足员工个性化的培训需求。随着企业变革的不断深化,员工对培训的精细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培训需求的个性化差异也会愈加明显。目前单一的、传统的集中授课模式和单一的培训内容脱离了员工对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要求。

1.2.4缺乏技术手段支撑培训过程中的监控、数据统计、考核评估

在培训体系制度完善的前提下,培训实施仍然面临制度执行不到位带来的困扰。培训管理员没有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不能随时跟踪检查培训准备情况,也无法及时跟踪掌握考评统计数据,导致培训管理的激励考核机制失效。更遗憾的是,由于没有历史数据积累,培训管理人员无法利用科学、客观、标准化的数据来支撑培训规划和决策建议,也就影响了培训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如何运用信息管理手段解决培训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是S部门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培训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

2.1设计理念

2.1.1模块化

在信息化平台上利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实现培训管理功能。此平台应当承担从培训需求收集、方案设计、培训计划发布、培训通知、实施到培训考评和数据统计的全流程管理。系统框架分层设、模块化搭建,模块之间相互独立运行,具备可维护性、可扩展性。

2.1.2资源共享

通过集中的数据管理将优秀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再借助培训管理系统电子平台达成培训资源的传播,实现“线上自我培训”“协作讨论型培训”“虚拟教学培训”和“线上测试”等e-learning的经典培训模式。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员工个性化学习需求,有效激发学习主动性、提高培训针对性,同时节约培训成本、提高效率,打破了空间和时间对培训造成的障碍。

2.1.3融入培训业务流程

培训制度的执行与监督在日常管理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资源,所以急需与信息系统接轨,以降低管理成本。将管理流程融入信息系统,不仅使业务流程得到重组、优化和显性化,而且有利于打通部门壁垒,使培训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转变,统一所有与业务相关部门的管理操作模式,降低协调沟通成本,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

2.1.4数据统计及分析

在传统培训管理中,培训数据的统计往往通过人工完成,而培训过程产生的数据常常不能被准确记录。由于培训业务繁杂,工作量大,数据统计通常只反映总体问题,不能精细到个人,从而在功能上并不能满足培训考评精细到个人、培训历史数据支撑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等现实要求。而信息化系统可以完整记录培训日常过程产生的大量数据和信息,并通过统一管理自动生成档案,还能按照预设标准自动完成积分扣分动作,保证培训的规范化操作,也为培训组织单位提供了用于决策的数据支持。

2.2基础框架及概述

基础框架依据前述系统设计理念,从顶部至底部分三层依次构建。最顶层为管理标准层,旨在将培训体系制度作为整个管理系统的指挥棒和最高层标准进行管控;中间层为应用管理系统层,模块化的设计理念贯穿其中,主要描述了整个系统所涵盖的所有管理业务模块,同时将培训业务流程融入管理模块,起到规范培训管理工作的作用;最底层为运营支撑平台,也是整个管理系统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运营载体进行管理操作,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统计分析等传统培训工作难以达成的管理功能,如图1所示。

图1 基础框架

3 培训工作信息化管理探索实施及启示

3.1探索实施

2015年7月,S部门开始筹备培训工作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工作,先后经历了前期需求调研、管理模块梳理、系统详细设计和前期研发等阶段,在2016年启动功能测试。综合考虑培训管理系统庞大且包含模块较多,而目前开发能力不足以支撑一次性完成所有功能,因此明确了先打通流程管理再加强统计管理功能,最终逐步开放线上学习功能的开发策略。

第一步,测试流程管理功能。

主要是基于课程表平台实现培训管理流程管理。在该平台上培训管理人员可以对所有培训计划进行实施情况的监控;培训组织单位通过该平台完成资料上传、培训时间、地点的确定;授课教师可以随时查看上课时间;受训人员根据个人培训需求,可自由选修培训课程。

第二步,测试统计管理功能。

培训过程产生的大量数据通过模块化管理分布在各个功能平台上,实现了数据的统一管理。该功能能够帮助培训管理员预防培训质量隐患,例如,通过统计分析,在证书到期前,预告提醒功能可以有效规避证书过期风险

第三步,测试在线学习功能。

实现在线培训学习功能,为员工提供更多样的培训模式和内容选择。

3.2实践成效及启示

3.2.1完成了职能转变——从传统的手工作业转向流程管理

培训实施环节中琐碎的资料整理、台账维护、开班协调、培训实施等事务性工作被有效的替代和分解,所有的工作在标准化的流程约束下开展,节约了管理成本、提升了培训工作效率。不仅如此,凭借信息管理系统可追溯性、可跟踪性、互动性的技术优势,更是有效提高了培训管理质量。

3.2.2逐渐凸显培训的“辅助决策”价值

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真实反映员工学习情况、培训组织效果、员工培训需求和能力差距。同时,借助统计分析工具,业务、生产部门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为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进而支撑战略规划和决策。

3.2.3强化了培训的激励效果

数据统计功能保障了培训积分制度落地实施。通过培训积分考评与绩效考核、福利待遇、员工晋升、外培机会等要素的挂钩,使培训负责单位、教师和学员从被动实施到主动参与,深度介入培训业务。

3.2.4实现知识共享

E-learning网络课程培训模式由单一的线下课堂授课转变为集中授课、在线网络化教学、知识库共享,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员工按需学习、随时学习,而且学习内容更具针对性,更符合成人学习偏好和习惯,满足了员工日益个性化的培训需要。

S部门培训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是航空制造业基层单位职工教育培训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展望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进一步推动培训信息化管理的探索和改进。其一,加强与其他管理系统和平台的协同集成,实现系统交联,集约化管理;其二,丰富教材课程体系内容,特别是视频课程,实现视频操作教学与工人实操教学的功能互补,提升培训效果;其三,提升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使其不仅能完成基本数据的收集与统计,还具备挖掘更具战略价值的信息能力。

[1] 赵龙.大型房地产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4.

[2] 蒋科蔚,张建栋.企业信息化培训中知识管理策略探析[J].企业经济,2012(1).

[3] 杨洪常.中国企业培训管理现状研究综述[J].科学管理研究,2004 (2).

[4] Au A K M,Altman Y.Employee training needs and perceived value oftraining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of China.A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approach[J].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2008(31).

[5] 王东霞,徐桂珍.管理信息系统[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F272

A

2096-0298(2016)07(c)-022-02

猜你喜欢
信息化培训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