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16-09-01 02:40徐一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2期
关键词:巴利补体格林

徐一方

血浆置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徐一方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疗法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6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进行血浆置换,观察其临床效果并检测患者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含量,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血浆置换后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均值低于置换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痊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32%。结论 血浆置换(TPE)是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血浆置换;格林巴利综合征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一种急性的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炎。它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1],以神经根、外周神经损害为主,伴有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影响末梢神经系统。其病理改变为周围神经中单核细胞浸润和广泛的节段性脱髓鞘,导致运动神经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感觉障碍等症状,其病变累及呼吸肌及感染并发症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2]。GBS发病率很低,约为1~2/100000。任何年龄和男女均可发病,但以男性青壮年为多见,病死率较高。近年来,临床上血浆置换(TPE)在抢救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治疗中及时广泛应用,有效降低了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死亡率[3]。我科在2011~2015年用血浆置换(TPE)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共6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41 ~72岁,平均(56±0.45)岁。

1.2治疗方法

(1)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给以神经营养性药物,激素,免疫球蛋白及对症支持治疗。

(2)血浆置换治疗:采用美国百特CS-3000血细胞分离机,股、肘正中静脉穿刺,血流速为120 m l/m in,每次置换2.0~2.5 h,血浆置换量2 500~3 000 m l/次,1次/2~3 d,置换次数为3~5次。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输血科,河南 南阳473000

1.3疗效判定

痊愈:四肢肌力基本恢复正常,呼吸肌麻痹及球麻痹症状消失;有效:四肢肌力提高1~3级,呼吸肌麻痹及球麻痹症状基本消失;好转:四肢肌力提高1~2级,呼吸肌麻痹及球麻痹症状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恶化或死亡。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4]

2例患者经过血浆置换1次,3例患者血浆置换治疗2次后呼吸困难,肌力改善,6~9 d后呼吸肌功能、球麻痹基本恢复,四肢肌力由0~3级恢复到4~5级;1例患者治疗2次后病情恶化、呼吸衰竭,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2.2生化指标分析

置换出血浆成分中免疫球蛋白、补体高于治疗后血清中这些成分,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下降。

表1 血浆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级补体的变化(±s)

表1 血浆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级补体的变化(±s)

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P IgA(g/l)IgM(g/l)IgG(g/l)C3(g/l)C4(g/l)2.25±0.23 3.42±0.45 25.17±2.34 1.06±0.17 0.14±0.12 1.09±0.18 1.68±0.21 10.24±1.26 0.35±0.02 0.34±0.14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GBS是急性弛缓性瘫痪常见的病因,以四肢的对称性无力、反射减退或消失为特征,病情常在4周之内达到高峰。早期有效治疗是控制疾病发展的关键。目前PE和IVIG为GBS的一线治疗方法[5]。GBS患者血清中存在抗自身神经抗体,主要为IgM和 IgG,当这些免疫球蛋白大量沉积在神经根及外周神经上形成免疫复合物,致神经纤维传导阻滞及脱髓鞘导致神经损伤[6]。血浆置换目的在于:

(1)清除患者血清中异常增殖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阻滞细胞免疫的异常发展。

(2)清除患者血清中免疫复合物或抗神经抗体,阻滞免疫损伤进程。

(3)早期治疗有利于改善疾病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加快疾病的恢复[7]。血浆置换可清除神经毒性抗体、补体因子和其它体液中的炎性介质。对于不能无辅助下步行的患者来说,在肢体无力发病后的4周之内,血浆置换可起效;但在初始2周内的效果最佳。

本组6例患者采用血浆置换3例痊愈,2例有效,从生化指标看治疗前后的指标,IgG、IgM、IgA及补体C3、C4下降,低于置换前。

[1] 贾建平. 神经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46-348.

[2] Worsham TL. Easing the course of Guillain-Barre syndrome[J]. RN,2012,63(3):46-50.

[3] 张琳,王新来,狄政莉. 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联合大剂量甲强的松龙冲击疗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6,13(3):178-179.

[4] 侯熙德.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回顾与现状[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4,7(5):307-314.

[5] 桂德超,耿同超,孔令芹. 不同疗法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短期疗效的评估[J].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11,3(6):621.

[6] 李小松,刘江红,刘明. 静滴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观察[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7(2):1152-1153.

[7] 段慧玲,滕本秀. 血浆置换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应用[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4(4):252-253.

The Effect of Plasma Rep lac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Guillian-barre Syndrome

XU Yifang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tusion, Affiliated Nanyang Central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Nanyang He'nan 47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lasmapheresis on guillian-barre syndrome. Methods 6 cases of guillain barre syndrome were treated with plasma exchange and observation of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detection of serum immunoglobulin and complement levels an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plasma exchange in serum immunoglobulin protein and complement mean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he replacement,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ner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improvement,3 cases were cured,2 cases were effective,1 case ineffective,95.32% efficiency. Conclusion Plasma exchange(TPE)is the treatment of guillian-barre syndrome(GBS)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Plasmapheresis,Guillian-barre syndrome

R 551

A

1674-9316(2016)12-005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2.040

猜你喜欢
巴利补体格林
中医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麻辣老师
我喜欢小狼格林
绿毛怪格林奇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
格林的遗憾
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