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是我唯一的生活方式,写生时我最快乐

2016-09-03 07:25
油画艺术 2016年1期
关键词:罗丹布面定力

我这一生跑遍了大西北、大西南。从戈壁、绿洲到喜马拉雅山麓和澜沧江畔。不辞万里而写生无数。我爱写生,因为它真实可信,从不说谎。罗丹曾说“艺术是一门学习真诚的功课”。而我说:“写生更是锻炼真诚品质的必修课。”作画要真实、诚实,正如做人要真实、诚实一样。

我虽已是年近八旬的耄耋老人,但仍旧每年都要不辞辛苦前往帕米尔高原写生,近几年还远赴中亚做文化考察和实地写生,画了一系列人物肖像,而且越画越过瘾,越画越快乐。即使路途劳顿,也不惜以老迈绵薄之力去追逐大自然的鲜活与美丽,远离凡尘的世态炎凉,终日沐浴于大自然的阳光下,面对美艳鲜活的生命,这比任何补品都更能滋补着年迈的躯体,以宁静的心态与美丽为伴的快乐是任何快乐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我从没想过我的写生人物有什么深刻的意义,或者有什么了不起的价值。但我保证这些形象都是真实可信的,百年之后若要考察今天生活在大漠深处的这些民族的真实状态时,我的写生就是最可靠的依据,一位维吾尔族学者看过30年前我在新疆的速写后说:“考察那个时期我们民族生活以及民俗时应该在刘老师的这些画里找根据。”

所以写生是从不说谎的,而且以大自然为师,罗丹告诫我们要把对自然的爱好和真挚转为最强烈的欲望,他还说:“但愿自然成为你们唯一的女神,对于‘自然’你们要绝对信仰,‘自然’是永远不会丑恶的,要一心一意地忠于自然。”

不会写生,基本上不算是会画画,只靠照片作画那是临摹的本事,所以写生是培养最基本的绘画能力的必修课。

当我们面对一片山水,一片云和田野,一个美丽的形象,一个目光······这一瞬间所给予我们的感受,内心的悚动和惊叹,继之而来的眼、脑、手的联动协作,落笔纸上的线条疏密;黑白的跃动、色彩的交错,感受与激情自然生成了塑造的技巧。会思考才有判断,因判断才会取舍,因此写生的过程就是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

写生是要有爱的,要爱大自然,要爱生活,要爱人。要敏感,要能发现;发现美,罗丹曾说:“大自然绝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还有更重要的是绘画技巧。罗丹又说:“艺术就是感情,但是没有体积、比例、色彩的学问,没有灵敏的手,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

所以没有娴熟的技巧,哪来感人的写生。

然而遗憾的是,现在更多的人是用照相机而不是用画笔,我再重申一遍,靠照片作画那叫临摹,而写生才是基本的绘画能力。轻视写生,长此以往,大自然的“用进废退”的法则同样也适用于绘画,放弃写生只靠照片作画,其绘画会变得苍白乏力,我曾亲眼见过一些名头不小的画家,在临场作画时汗颜心跳的窘相,他们已经失去把握自然形象的能力了。

早在20世纪60年代,蔡若虹先生就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了“三写”的主张,即“写生、速写、默写”。这一观点奠定了我国现实主义绘画很重要的基础。然而半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很多画家忽略了前辈的教导,失去了追求正确道路的定力。今天各种奇谈怪论充斥艺术界,而所谓“创新”之论又甚嚣尘上,缺乏定力。陷于迷茫的画家没有了定力,纷纷丢弃了未来的理想(或这些画家本来就没有艺术理想),而去追求所谓的创新,好像一旦创了新就能确立了自己的历史地位。

前几年黄永玉先生曾说:“我不知道什么是创新,我只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你会画什么,你就把你会的那个画到最好就行了。”这简单朴素、言简意赅的话语却解决了艺术探索上的重大问题。

有人劝我,你这般大的年纪还一趟趟地往新疆跑,你不怕长途跋涉的艰辛?你不怕突发的危险吗?我说顾不上了,因为边疆的生活竟然这么美,写生让我时刻发现美、创造美。以绘画——写生表达我对生活的感恩。与美共生存的生活,人心更宽了,更平静了,更年轻了。因此,写生成为我唯一的生活方式。

刘秉江 母与子布面油画 45cm x 45cm 1978年

刘秉江 中年的依布拉希莫娃布面油画 60cm x 50cm 2013年

刘秉江 祖尤达布面油画 60cm x 50cm 2013年

刘秉江 维吾尔族舞蹈家 布面油画 90cm x 70cm 2011年

猜你喜欢
罗丹布面定力
本期名家 |魏鲁安作品
王秋莲
詹克兢布面油画
涵养宠辱不惊的定力
基建的“定力”与“发力”
《四居室平面图》
行政行为公定力研究之学术梳理
罗丹手稿
张方白艺术作品
Significance of Conflict Talk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