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陶笛曲《故乡的原风景》创作背景及演奏艺术

2016-09-05 09:26张耀嗣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应用科技学院海南儋州571737
北方音乐 2016年13期
关键词:陶笛次郎音色

张耀嗣(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应用科技学院,海南 儋州 571737)

试论陶笛曲《故乡的原风景》创作背景及演奏艺术

张耀嗣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应用科技学院,海南 儋州 571737)

《故乡的原风景》是陶笛艺术家宗次郎先生的代表作与成名作,该曲采用简单的主旋律配合陶笛那发自土地的独特音色,征服了人们的心。此曲也是世界范围内,自创、自演奏、自己制作演奏乐器的不多的典范作品之一。本文从介绍宗次郎的身世和作品创作的背景切入,分析了此曲的创作背景,探讨了宗次郎先生的陶笛曲《故乡的原风景》的艺术表现力以及伴奏特色及演奏风格,以期吸收和学习该曲的精髓之处,和广大乐迷一起探寻和分享对这首曲目的理解。

陶笛曲;宗次郎;故乡的原风景;艺术表现力;伴奏

一、宗次郎其人

如果说有这样一个人,他用取自大地的泥土,和着自己的灵性,亲手窑耕焙烧乐器,创作并演奏出了美妙的乐音,让人听得如痴如醉,以致风靡全球,那他一定是宗次郎先生了。

宗次郎,这位让全世界都倾倒的陶笛艺术家吹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陶笛,随着乐曲的节律,轻轻地晃动着身体,音乐象精灵的气息一样,流畅地从指间倾斜而出,弥散到清新的空气当中,让听者心醉神往。特别是那首带我们回到记忆,走进伤感的《故乡的原风景》,曾经在港台电视剧中出现过无数次,如《神雕侠侣》、《鹿鼎记》等。在陈小春版的《鹿鼎记》中,曾柔给小宝吹奏的那支曲子就是《故乡的原风景》,乐曲凄美动人,和着剧情十分令人沉醉……

宗次郎的陶笛历史算是从拜香山久大师为师开始的,1975年,在栃木山里的一个山谷的小村子里,他听见了大师的笛音回响在山野间,这美妙的声音深深地吸引了他,于是宗次郎决定把自己的一生交给陶笛。森林中,小木屋,一盏油灯,两块塌塌米,这里成了宗次郎陶笛音乐的起点。

宗次郎1979年移居栃木县东部的茂木町,开始追求自己的音色、创作自己喜欢的陶笛模型,亲手盖窑,亲自焙烧,制作从C01管、G02管、C04管、G05管四种陶笛,首次制作失败,失败了再重来,往往一窑能焙烧100只左右,而真正能用也就3、4只。如此反复试制,九个月后终于制作出了自己心满意足的笛子。

茂木町的自然风景很美,有美丽的淡水河那珂川,盛产鲇鱼。这里充满禅意的生活方式,如同禅宗的“自性清净”,讲究最上之禅,从空出有,如莲花之清净不染,在这远离尘嚣的环境中,宗次郎自己烧制陶笛,种植农耕,并自称是对空气的耕种。

1980年,他搬到一所废弃的小学,将那里作为自己的音乐工作室,再度堆砖砌瓦盖成新的薪窑,开始制作多种类的陶笛。宗次郎制作的陶笛中有许多是只有宗次郎本人才懂的陶笛,有的是只有宗次郎才做的出来的,原因并不纯粹是因为制作的程序,而是如何配合土的步调与状态,一步步的去制作笛子的用心。所以才能够感动那么多的人,能够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

1985年,他的处女作《故乡的原风景》诞生。宗次郎以其发自内心的音乐情感,透过清新悠扬的陶笛乐音,阐述他对於自然万物与山川土地的感怀,其清新的音乐风格和优美动人的旋律很快博得了乐迷的认同与赞赏。1993年,他推出的历史性大碟《木道》、《风人》、《水心》,更将大自然气象万千,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表露无遗,并据此获得日本唱片大奖,奠定了他陶笛艺术大师的不朽地位。

二、试论《故乡的原风景》的艺术魅力

看过九五版《神雕侠侣》的人应该都记得小龙女跳崖这一经典的片段,高耸的山峰,萧瑟的寒风,衬托出杨过内心刻骨铭心的悲伤与无奈。在这样的场景中,轻柔的乐曲声徐徐响起,与剧情配合得天衣无缝,悲凉的旋律将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徐徐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那有情人不得不分别的痛苦与万般难舍的相思,在那悲凉深邃的旋律中,缓缓的流淌出来,使观众的心也被人物的心情感染,随之起伏。这幕场景中所使用的背景音乐,就是日本陶笛大师宗次郎的作品——《故乡的原风景》。

作品用陶笛悲凉而深邃的音色,将人带入一个孤寂荒芜的世界,体会到一种远离尘嚣的疲惫苍凉的意境。乐曲一开始,陶笛特殊的音色就自然的流淌出来,进入听众的耳中。笛声清澈飘渺,极富穿透力,低沉高昂处的变化平和舒缓,自然流畅。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那美妙的音色带着我们回到故乡的山脚,带着对故乡母亲般的眷恋,仿佛使人看到那故乡雨后的泥泞,地上一行行歪歪斜斜不规不则的小脚印,夏季清晚的薄暮里,犹如蝉儿的轻轻嘶鸣,断断续续,宛如少女无事闲弹的小曲儿。在那寂静的山谷之间,轻柔的山风吹拂着我们,天边的白云似思念般飘曳,灵魂也仿佛得到了荡涤,重新变得纯净透明。繁华若水,沧海桑田,乐曲所描述的意境,使人犹如看见十几岁的我们自己被拥挤的人群塞上这人生的列车,一路浩荡前行。从车窗向外望,麦田青青,树木葱葱,我们却已寻不回当初的心情。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曾为该曲填词,虽然说音乐作品的意境无法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其万一,但词中的意境也不失为一种心情的写照:

片片相思,顺着江河下;

丝丝怀想,随着风儿牵挂;

涓涓爱恋,碧泉般无瑕;

幽幽笛音,萦绕谷崖;

萧萧的落木啊,枯叶将飘向谁家;

……

三、《故乡的原风景》伴奏音乐赏析

俗话说,红花要有绿叶配,《故乡的原风景》一曲的伴奏,采用交响乐队的形式,时间仅为4分多钟的一首乐曲,用了钢琴、弦乐、弹拨以及打击伴奏乐器。乐曲以陶笛作为主奏乐器,演奏主旋律,钢琴与弦乐打击乐作为协奏乐器出现,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钢琴、竖琴的金石之声和小提琴的柔美婉约很好的衬托了陶笛亮丽深切的音色,极富感染性和艺术震撼力。

乐曲一开始,在潺潺的流水声中,一连串钢琴和竖琴的琶音和模进的乐音交替出现,由低沉而高亢的音色伴随着缓慢而忧伤的旋律缓缓流淌而出,迅速地将听众拉入到一种寂静的气氛中来。接着,重低音出现在每一个强拍处,给人以朦胧的意境,小提琴鸣奏起抒情的旋律,时而清晰、时而淳厚的低音弦乐唱和着,带人进入一个梦境。随后,在钢琴和打击乐的配合之中,AC陶笛醇厚的音色自然的流淌出来,进入听众的耳中。笛声清澈飘渺,极富穿透力,低沉到高昂处的变化平和舒缓,自然流畅。随后,小提琴的高音与大提琴的低音交错混合着响起,勾起听众心中对故乡的爱与深切的思念。当AC陶笛那悠长的主旋律声音再次响起时,背景中混合着钢琴和竖琴的声响,音乐悠远,触动着人们的心灵。高潮时各种乐器都加大了强度与力度,将情绪推向了高端。

间奏段,优美的小提琴奏响忧伤悠长的主旋律,绚丽的小提琴高音金石般亮丽凄婉;浑厚的大提琴提琴沉郁幽咽,两个声部交替回和,如泣如诉。这段乐曲感情起伏较大,跌宕回转,钢琴和打击乐的加入如同加入了感情的渲染,像是你在同相恋的故乡对话,倾诉你的心怀。你的故乡有多美,你的思绪就有多美;你的乡愁有多深,你对故乡的爱就有多深。

间奏之后,SC陶笛高八度的绚丽音色将乐曲的感情表达推向了一个高潮。加重了的钢琴和打击乐的回应恰到好处,当SC陶笛高音吹出悠长的乐音的时候,使人仿佛看到山下小木屋上那一屡炊烟,倍感亲切与熟悉。此时,陶笛将主旋律反复奏响,思绪便紧随其后,看到了数无尽的绵山与森林,自然的声音在这里流淌,故乡的美景如此亲切。

整首乐曲似山间清澈的溪流,既不失轻重缓急的变化,又不失整体的悠远平和。陶笛神奇的乐音随着和弦音自然地融入你的耳畔,不自觉中你已陷入温柔梦乡。陶笛声清澈飘渺,独具穿透力,绵延的旋律中,有悠远的回忆,有苦涩的乡情。低缓处,似深谷沉吟,略显滞涩;高昂处,似高山流水,飞瀑绵长。整个旋律平缓舒畅,像是在回忆、叙述故乡的景色。

间奏中,首席小提琴的优美旋律,犹如美丽的歌者在吟唱,后面的大提琴和着小提琴的主奏旋律相得益彰,既象鸟雀的百啭千鸣,又似小溪的潺潺流水,更像故乡男女老少的亲情缠绵在山谷中回荡。陶笛奏响的最后一个忧伤的、悠长的、渐弱的长震音,在钢琴的推波助澜下,和着弦乐声久久回荡在人们的心中(以上分析基于在“土豆网”搜索“故乡的原风景 宗次郎”的视频)。

当前在乐迷当中流行的该曲的伴奏,是从原曲当中用软件“扒”出来的,其交响效果大打折扣,高音段还会不时冒出主奏陶笛声(未处理干净),影响了艺术效果。以笔者自己的体会,乐迷和爱好者不妨用原奏作为伴奏,在原奏用AC陶笛演奏的部分,我们用SC陶笛。在原奏用SC陶笛演奏的部分,我们用AC陶笛。这样既利用原曲优美的伴奏,同时达到了一个八度的和声效果。

总之,《故乡的原风景》以其极具特色的伴奏音乐,将陶笛的优美音色发挥到了极致。这也给我们当前的陶笛音乐的创作和演奏带来了某种有意义的启示,那就是,如何发挥陶笛单音乐器的优美婉转,同时,又要克服其和声效果不足的问题。尽管,目前多声部的陶笛乐队作品,大大丰富了陶笛音乐的表现张力,佳作层出不穷,但陶笛独奏作品伴奏的单调性和艺术感染力不足仍然是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电子合成伴奏音乐的成本低、周期短、难度低等特点,吸引了许多陶笛创作作品的伴奏音乐制作。但就作品的深度拓展和作品艺术感染力及作曲家创作灵感的发挥而言,交响乐队、钢琴和民族器乐组合伴奏音乐的发展和提倡不失为有效的路径之一。某种意义而言,陶笛独奏曲伴奏音乐的创作实质上是对作品的深度再创作,或说二度创作。试想,尽管周子雷先生的陶笛演奏艺术的精湛毋庸置疑,但他演奏的《阿里山你可听见我的笛声》(可从“土豆网”搜索“阿里山你可听见我的笛声 周子雷”),如果没有风雅乐团的精彩伴奏,其艺术感染力恐怕要打折扣。而同样有交响乐团协奏,同样是周子雷先生的演奏,他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的陶笛曲《千年风雅》(可从“土豆网”搜索“千年风雅周子雷 金色大厅”),有了我国著名的指挥家彭佳鹏先生指挥下的奥地利雷哈尔交响乐团的协奏,则将陶笛演奏艺术的表现力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作品演奏技法体会点滴

十六分音符2及后面几处出现的波音,恰到好处的表达了宁静中的动感,二分音符2和3的悠长的腹震音,描述了故乡原野的辽阔和沧桑。后面紧接着的是一连串的反复、变奏,表达了一种浓浓的倾诉和缠绵之情。一个极有特色的演奏是,在主旋律第八小节的最后一个音,即1音的下滑音,和紧接着的后面第九小节低音6的一个带轻吐的长长的腹震音,极富魅力,增强了乐曲的艺术感染力。

在乐曲主旋律的第11小节,宗次郎先生的演奏在附点音符5滑向3后,接着有一个很轻的轻吐3音,也是独具特色的,有不少记谱忽略了,记成了3的连音。第13小节也是一样。

另外,根据笔者自己的体会,在主旋律第2小节二分音符3音的末尾如果能加上一个降小二度的赠音,也会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味道,只是这个赠音要极短极轻。

同样的处理也可以在第7、15小节的长音上表现。

五、结语

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的时候,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是其精髓所在,而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则是这种深刻感情的有效载体。《故乡的原风景》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的统一。那优美伤感的旋律正是因为蕴含着深刻的感情,才显得如此的动人。而精湛的演技,优美的伴奏音乐则充分的展现了音乐作品的艺术张力。本作品中,它们的完美结合表达了一个强烈的情绪,那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历经世间沧桑之后,对故乡的美好的回忆便成了沉淀在人们心头的一汪清泉,那么的温暖甘甜。《故乡的原风景》的成功之处便在于乐曲的表现形式与听众内心情感的结合产生了深切的共鸣。

[1]叶子.陶笛的前世今生[J].小演奏家.2013(12).

[2]叶显明.陶笛艺术家宗次郎的故事[J].小演奏家.2014(05).

[3]宗次郎.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429696/ 5588774.htm?fr=aladdin.

[4]故乡的原风景,土豆视频网,http://www.tudou.com/programs/ view/HPpatB_3J98.

猜你喜欢
陶笛次郎音色
风靡一时 《寅次郎的故事》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笛声悠扬 古韵绵延
出人意表的音色与音质表现 Cambridge Audio剑桥|AXC25 CD机 AXA25合并放大器
美食诱惑零抵抗 兼职拍摄小次郎
我的陶笛梦
陶笛的课堂基础训练法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菊次郎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