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区2014年麻疹疫情调查分析

2016-09-06 09:57唐海霞黔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重庆409000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院重庆006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3期
关键词:黔江区麻疹月龄

姚 凤,唐海霞(.黔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重庆409000;.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院,重庆006)

重庆市黔江区2014年麻疹疫情调查分析

姚凤1,唐海霞2(1.黔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重庆409000;2.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院,重庆210016)

目的分析重庆市黔江区麻疹流行特征,探讨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方法搜集整理麻疹监测信息系统的数据,采用SASV8.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2014年重庆市黔江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2014年重庆市黔江区共有麻疹病例155例,报告发病率10.49/10万;10~12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以城区病例为主,占64.52%,一起爆发疫情病例占72.90%;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61.29%;发病以8月龄至8岁为主,占62.58%;无麻疹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87.10%,有麻疹免疫接种史者占12.90%。结论常规免疫接种率低、城区流动儿童增加是造成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提示麻疹防控任务艰巨,应进一步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规范开展病例监测与管理,有效控制麻疹疫情。

流行病学方法;麻疹/流行病学;数据收集;发病率;免疫接种规划

重庆市黔江区在2007年(168例)、2008年(337例)出现麻疹流行高峰,在2009年实行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以后,2010~2012重庆市黔江区麻疹病例实现零报告,2013年未发生麻疹流行,而按照麻疹每3~5年出现流行高峰的规律,2014年又出现麻疹流行,发病例数达155例。为了解重庆市黔江区麻疹疫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麻疹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2014年重庆市黔江区麻疹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麻疹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个案资料来源于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麻疹病例免疫接种史以预防接种证(卡)记录为准。

1.2方法按照卫生部《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分类标准进行病例分类,即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ASV8.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免疫接种史对各年龄段发病的影响。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麻疹疫情概况2014年重庆市黔江区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201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149例(74.13%),临床诊断病例6例(2.99%),即麻疹确诊病例共155例,且爆发病例有113例。麻疹报告发病率为10.49/10万,无死亡病例发生。

2.2麻疹病例的时间分布除1、2、3月份外均有麻疹病例报告。且发病高峰为10~12月份共135例,占87.10%,其中11月份占54.19%(84/155)。见图1。

图1 2014年重庆市黔江区麻疹病例时间分布图

2.3麻疹病例的地区分布重庆市黔江区共30个乡镇,其中80%乡镇有麻疹病例报告,但主城区报告例数占总例数的72.90%,且主城四个街道有麻疹爆发疫情,涉及113例。

2.4麻疹病例的性别和年龄分布

2.4.1性别及年龄分布在2014年重庆市黔江区麻疹病例报告的155例中,男90例,女65例,男女性别比为1.38∶1。

2.4.2年龄分布发病年龄最大为52岁,最小为2个月,2014年重庆市黔江区麻疹发病年龄主要以8月龄至15岁儿童为主,106例占68.39%,其中小于10岁的儿童发病率均较高,见图2。

图2 2014年重庆市黔江区麻疹病例发病年龄分布图

2.5麻疹病例职业分布发病人群主要为散居儿童,占61.29%,其次是小学生和托幼儿童,占27.74%(43/155)。见表1。2014年重庆市黔江区155例麻疹病例中,有66例为流动儿童,占42.58%,其中区内、区外流动儿童各有33例,分别占50.00%,区内流动100%是由黔江区乡镇流向城区。

2.6年龄与免疫史分布各年龄段病例中无免疫史、有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者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56,P<0.05),本次麻疹病例的发病人群主要是无麻疹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发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8月龄至15周岁,占68.39%;见表2。

表1 2014年重庆市黔江区麻疹病例发病人群职业分布图(n=155)

表2 2014年重庆市黔江区麻疹年龄与免疫史分布[n(%)]

3 讨 论

3.1在病例的时间分布上,2014年重庆市黔江区麻疹疫情在10~12月高发,11月对8月龄至12岁儿童实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麻疹爆发区域实行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后,2015年1月麻疹病例陆续下降,但仍有病例发生,提示儿童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仍有脱漏。

3.2在病例的地区分布上,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这与李定智等[1]报道的2001~2005年南充市高坪区麻疹疫情研究结果类似,这可能与城区改造、流动人口增多、难以管理及接种率低等有关。

3.3在病例的年龄分布上,小于8月龄幼儿麻疹病例32例,占20.65%,与陈明亮等[2]研究报道的江苏省苏州市麻疹病例中小于8月龄儿童占16.41%相近。现在儿童的母亲绝大多数是实施麻疹计划免疫后出生人口,主要通过预防接种而不是自然免疫获得麻疹抗体的,自身抗体滴度相对较低,通过胎盘传给新生儿的抗体滴度也较低,达不到保护效果[3-4],这是小于8月龄儿童感染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2014年重庆市黔江区麻疹发病以8月龄至15岁儿童为主,说明周围人群接种率低,未能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麻疹病例的年龄构成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麻疹预防工作的历史和现状[5],而8月龄以上麻疹病例的存在,表明麻疹类疫苗常规免疫存在漏洞,免疫空白普遍存在[6]。从这一研究结果来看。重庆市黔江区麻疹防疫工作不仅有历史存在的问题,但更多的是现行麻疹防控工作的不足。

3.4在病例的免疫史分布上,有免疫史者占12.90%,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87.10%。而且年龄越大,有明确免疫史的比例越低。据曹国强等[8]报道,山东省滨州市麻疹病例中12.08%有免疫史;据查日胜等[7]报道,江苏省苏州市麻疹病例中8.79%有免疫史,这说明各地麻疹发病都与较低麻疹免疫史有关。由于部分家长或监护人预防接种意识淡薄、流动人口增多等多种原因使得麻疹初始免疫接种率不高,复种又不及时,而入学入托儿童查验证工作未真正落到实处等,使得这部分儿童体内的麻疹抗体水平很有限,加之接种一次麻疹疫苗后,产生的免疫抗体4~6年完全消失[9],使得这部分儿童成为麻疹易感人群,一旦接触传染源就会发病,如果易感儿童积累,就极有可能引起麻疹暴发。从上述原因分析来看,加速麻疹控制工作的重点,仍是提高初始免疫接种质量,减少免疫“空白”,同时完善加强免疫措施,维持高水平的免疫力,是控制麻疹的有效对策[10]。

整体而言,2014年重庆市黔江区麻疹病例呈现出以城区、散居儿童、免疫程序内儿童、无免疫史儿童为主,且打破常规的季节分布规律的特点。应进一步落实重庆市黔江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提高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做好适龄儿童的麻疹疫苗2剂次及时接种,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这也可以减少小于8月龄儿童暴露于传染源的概率;认真贯彻落实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发现无免疫史儿童及时补种;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加强疾病监测预警工作,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发现疫情,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1]李定智,邓洪林,何兮,等.2001-2005年南充市高坪区麻疹疫情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7,23(1):103-104.

[2]陈明亮,唐荣.綦江县2005-2008年麻疹疫情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14):1436-1437.

[3]吴蓬.麻疹易感者[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3,9(1):59-61.

[4]谢安华,胡小平,胡志勇,等.疫苗时代≤8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动态观察[J].中国计划免疫,2003,9(6):328.

[5]吴霆,王绍良,凌罗娅.以麻疹疫情评价计划免疫工作的探讨[J].中国计划免疫,1997,3(1):41-43.

[6]段术琴,李彬,顾苏仪.内蒙古自治区2004-2008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46-48.

[7]查日胜,张宏,朱轶姮,等.2006-2008年江苏省苏州市麻疹监测分析[J].疾病监测,2009,24(10):789-791.

[8]曹国强,刘兆荣,卓越,等.2008年山东省滨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与对策探讨[J].疾病监测,2009,24(11):882-884.

[9]中华预防医学会主编.中国卫生防病实用大全(上册)[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137-142.

[10]郑金成,黄小涛,赵焕杰,等.汕头市潮阳区2000-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J].华南预防医学,2005,31(6):27-28.

Survey and analysis on measles epidemic situation in Qianjiang Distric of Chongqing City during 2014

Yao Feng1,Tang Haixia2(1.Qianjia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hongqing,409000,China;2.Department of Medicine Information,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6,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asles in Qianjiang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 during 2014,and to investigate th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for preventing and ontrolling measles.MethodsThe data of measles surveillance information system were collected and statistically processed by using SASV8.0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measles in this district during 2014 were analyzed.ResultsThere were 155 cases of measles in Qianjiang District during 2014,the report incidence rate was 10.49/100000.The morbidity mainly occurred from October to December.The onset was dominated by the cases in urban area,accounting for 64.52%,and the cases in one measles epidemic outbreak accounted for 72.90%.the onset was mainly scattered children,which accounted for 61.29%and the cases were mainly from 8 months old to 8 years old,accounting for 62.58%;the cases without measles immune history and unknown immune history accounted for 87.10%and the rest cases had measles immunization history.ConclusionThe low routine immunization rate and increase of floating children in urban area are the main reason leading to the high incidence of measles;it is prompted that measl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a arduous task.The routine immunization of measles vaccine and inspection of missing immunization should be further done well,the measles case surveillance and management should be normatively carried out for effectively controlling the measles epidemic situation.

Epidemiologic methods;Measles/epidemiology;Data collection;Incidence;Immunization programs

·论著·

10.3969/j.issn.1009-5519.2016.03.015

A

1009-5519(2016)03-0364-02

姚凤(1988-),本科,主要从事免疫规划工作。

(2015-10-25)

猜你喜欢
黔江区麻疹月龄
黔江区茧丝绸全产业链建设发展
黔江区蚕丝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美国新增60例麻疹病例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提高育肥猪出栏率合理的饲养密度
引入河曲马改良建昌马杂交效果
周围的人没有患麻疹,为什么还要给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呢?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
Trouble in Disneyland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