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平台的优化与实践

2016-09-06 05:13尹红梅敖天其杨祖幸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年3期
关键词:华西药学实验室

尹红梅, 吴 勇, 李 峰, 汪 宏, 蔡 菁, 金 辉, 敖天其, 廖 勇, 杨祖幸

(1. 四川大学 华西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2. 四川大学 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 四川 成都 610041)



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平台的优化与实践

尹红梅1, 吴勇1, 李峰1, 汪宏1, 蔡菁1, 金辉1, 敖天其2, 廖勇2, 杨祖幸2

(1. 四川大学 华西药学院, 四川 成都610041; 2. 四川大学 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 四川 成都610041)

考察分析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发展状况,特别是实践教学的现状和不足,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励精图治、勇于创新,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创新平台的改革和优化,建立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生师互动的一站式新型实践教学运行和管理模式。实践表明,该举措有力地促进了药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极大地推动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药学专业; 实践教学改革; 创新平台; 优化与实践

实践教学在药学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贯穿于本科教学的全过程。随着我国医药科学和制药工业的迅猛发展,高等药学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国内医药行业的人才培养状况仍然难以适应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国内医药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1]。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l0—2020年)》中要求:“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教学改革”[2]。

实践教学是四川大学“323+X”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科研素质、合作精神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 我国药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和不足

纵观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发展状况,特别是实践教学方面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受陈旧教育观念的影响,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力、效果不明显;

(2) 实践教学经费、设备、场所等硬件建设投入不足,仍存在两人或多人共用一套仪器的情况,客观上造成部分学生只看不做;

(3) 实验教学设备滞后于科研设备的更新和投入,学生在后续学习或工作中将面临不会使用高新设备的尴尬;

(4) 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调陈旧,使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积极性;

(5) 实验室硬件条件未能适应实践教学发展的需要,急需进行改造和完善;

(6)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欠缺,难以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应用型药学人才的要求等。

以上弊端一方面造成国家有限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创业能力,迫切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实现药学实践教学的全方位改革与创新[3]。

2 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平台的优化与实践

我校华西药学院为了培养药学创新人才,致力于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2003年6月成立华西药学实验中心,率先将分散的药学各学科实验课程体系和管理机制整合为一,成为院级管理的独立实验教学实体,在全国尚属首创。2009年华西药学实验中心建设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

近年来,学院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通过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开设药学创新实验、开展内涵丰富的实践活动、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实施科研训练“三大计划”等多项措施并举,推动了药学创新人才的培养[1]。在此基础上,我们持续努力、开拓进取,继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在现有实践教学创新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升华,构建全方位、多维度、全天候的本科创新实验平台;在现有师生交互沟通平台的基础上,建立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生师互动的一站式全新实践教学运行和管理模式,全面提高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实践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2.1实践教学创新平台的优化建设

2.1.1优化实验室建设水平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开展科学研究、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办好高等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6]。华西药学学院越来越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并根据实践教学改革的现时需求对实验室进行功能改造和建设。

(1) 对实验室进行优化、设计和改造。华西药学实验中心位于华西药学科教楼三、四楼,于2003年正式启用,至今已10年有余。学院制订2015—2020年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规划,拟对本科生实验室进行全面设计、改造和优化。改造工程按照科研实验室的高标准要求,打造安全、环保、智能、集约型并有利于学生开展创新实验的多功能实验室。2014年在学校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将存在潜在安全隐患的药物化学及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工程以实验室安全为着眼点,采用耐酸碱、耐腐蚀、耐高温、阻燃、易修复的环氧树脂板为实验台面;结合学科特点,安置了喷淋装置、洗眼器等防护设施;电路改造使用大容量电线,承载负荷大,以保障大功率电器的使用安全;下水道改造采用直接下水方式,减少弯道防堵塞,材质采用耐酸碱、耐腐蚀的 PVC管等。与此同时,其他实验室的升级改造也将陆续展开。

(2) 建设HPLC大型仪器共享实验室。为优化创新实验教学平台、提升实验硬件水平,同时为大学生开展早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等提供更好的保障,在教育部专项修购计划的支持下,学院购置10台HPLC用于本科生实验教学。为此,将原实验室调整合并后,专门挪出一间实验室建设为大型仪器共享实验室,拆除原水泥台面,安置理化板操作台,安装吸气罩,新购纯水机、微型电子计算机和空调等辅助设备。现HPLC购置到位并妥善放置,在工程师做好设备调试并对教师进行设备操作、保养维护等培训后,已投入本科实验运行。药物分析实验、生物药剂与药动学实验均已使用HPLC新开综合创新性实验。

(3) 建设药物制剂(GMP)实训课专用实验室。为了让药学学生对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有更全面、立体的认识,提高药剂学教学实训效果,为今后踏入制药行业打下坚实基础,学院着力建设药物制剂实训课专用实验室。一方面对原实验室进行改造,将水泥实验台拆除,安置实验理化台和空调,以满足实训课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投入20余万元购置实训软件一套、26台微型电子计算机、交换机和投影机等仪器设备,为实训课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4) 模拟药房的建设。为满足药学学生,特别是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需求,学院进行了模拟药房的建设。现已完成实验室改造,新购DAS3.0软件、14台微型电子计算机、投影仪等,共计10余万元,可用于生物等效性分析、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体内外相关性分析等。

2.1.2优化仪器设备建设水平

仪器设备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6]。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硬件支撑,在“211工程”、“985工程”、教育部专项修购计划、专业实验室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中,高校的仪器设备资源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7]。表1是华西药学实验中心仪器设备发展情况。

表1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实验中心仪器设备情况

从表1不难看出,2000年以前,实验中心10万元以上的贵重仪器仅有8台件,设备总价值不足1千万元;从2000—2010年的10年间,新增仪器台件数和总价值都增长了1倍以上,10万元以上的贵重仪器台件数增长3倍多,而从2010年至今5年间,无论是新增仪器总值还是新增10万元以上贵重设备价值均已超过前10年。

仪器设备不仅数量大幅增加,而且高、精、贵重设备所占比值大幅提升,仪器设备的快速增长和发展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2建立一站式实践教学运行和管理模式

2.2.1引进现代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实践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在教育部修购计划的支持下,实验中心每个教学实验室都新装投影仪、无线投影网关、电动幕布等新型多媒体设备,为实践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8]。

教师自编、自导、自拍“药物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实验”等实验教学DVD,购置药理学教学DVD等应用于实验教学课程中,并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投影幻灯片、自制CAI课件等,信息量大且图文并茂。

2.2.2开设实训课程

在模拟工厂的建设中,实验中心新购药物制剂(GMP)实训教学仿真系统软件,2015年春药物制剂实训课正式在药学本科生中首次开展,为药学学生实践教学增加了新方法新手段。

药物制剂(GMP)实训教学仿真系统融合了现代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药物制剂设备、岗位标准化操作(SOP)、药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以及车间管理等内容。分为3个模块:课堂教学辅助、仿真操练和在线考试,满足了教师授课、学生自学、综合考评的多项要求。

在上机实训中,系统以实际药物制剂的生产为背景,分流程、分岗位提供给学生进行仿真操作和练习。学生进入3D场景进行“角色扮演”,从更衣进入洁净区开始,到领取、传递物料,岗位操作、给物料桶贴上传递标签、设置生产设备的操作参数、采样检测、清洁现场等。教师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对操作的掌握程度,还可在网络环境下编辑题库、设置文字考题和仿真操作题,即时检测学生的实训学习效果。同时,学生也能自主地对不熟悉或掌握不牢的环节重新进行演练,增强自主实践的实训效果。

2.2.3建设网络信息平台

实验中心重视网站和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网站上设有中心概况、实验教学、教学队伍、设备与环境、管理模式、特色与辐射等栏目,还提供了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教学大纲、课程简介、典型实验(包括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等)、实验教案、实验教学进度等[9]。网络信息平台可进行教学、教务管理,实验室信息管理,发布各种教学信息,公布教学参考资料, 同时还可进行网上选课、生师互动答疑。除此之外,微信、QQ、E-mail等软件应用程序也被广泛应用于生师互动和联络,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分享实践学习资料,实现对学生实践学习的全方位、多维度、全天候指导。

2.2.4将MOOCs 引入实践教学

面对世界领域内的MOOCs(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慕课)浪潮,我校积极应对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于2013年启动MOOCs研究、培训与建设。由实验中心李涛副教授主讲的“药用植物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于2014年9月在教育部“爱课程网”(http://www.icourses.cn/imooc/)作为中国大学MOOCs正式上线,并面向全国高校师生及社会公众开课。2014秋、2015春“药用植物学”MOOCs两次开课,在线学习人数即已达到8 000多人,受众人数远远超过我校药学专业学生人数。将MOOCs引入实践教学,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分割视频、设定主观题评分标准,尝试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有效地促进了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探究式讨论、非标准答案考试的改革[10],也使MOOCs成为学生全天候学习的重要资源之一。

以MOOCs建设为契机,反思当今大学教学模式,推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3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学科技能竞赛

由教育部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药学学科组主办的“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每2年举行一次。此项赛事着重考察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包括实验操作技能、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全国药学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工作中具有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2013年10月,来自全国43所知名医药院校的代表队参与了“第三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赛前华西药学实验中心精心组织、择优选拔,教师悉心指导、系统培训,学生一丝不苟、积极备赛,首次参赛即获佳绩。我院参赛的学生通过药学模块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验操作考试,最终分别荣获特等奖与一等奖。

以竞赛为平台,既展示了华西药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教学水平,也获得了与全国医药院校师生学习和交流的良机,同时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对进一步推进药学实践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3 实践成效

实践教学创新平台的优化建设卓有成效。近3年,华西药学院本科生在参与各项学科技能竞赛、科技竞赛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荣获14项国家级、8项省级奖;参与“科研训练计划”、“创新实验计划”、“科学探索实验计划”共计138项、 564人次,公开发表论文38篇;7篇论文在全国大学生药苑优秀论文论坛和中国药学大会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奖。学院培养的本科生攻读博士以后,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4篇,提名2篇。本科毕业生因实践动手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

References)

[1] 尹红梅,李成容,汪宏,等. 四川大学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5):183-186.

[2]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7-29.

[3] 崔纯莹,崔国辉. 现代药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作用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2):122-123.

[4] 成丽,王素霞,尹红梅,等.实验教学体制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0):119-120.

[5] 马红梅,侯志安,徐仲玉,等.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5):112-115.

[6] 阚风.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0(19):245-246.

[7] 尹红梅,李峰,汪宏,等.论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改革和创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1):158-160.

[8] 李涛.“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3,20(4):52-54.

[9] 刘仲毅,冉春玲,徐琰. 加强开放型示范中心建设,培养创新型化学专业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5):158-160.

[10] 四川大学.我校MOOCs受到热烈追捧[EB/OL].(2014-10-14).http://jwc.scu.edu.cn/jwc/newsShow.action?news.id=2386.html.

Optimization and practice of innovation platform in practical teaching of Pharmacy major

Yin Hongmei1, Wu Yong1, Li Feng1, Wang Hong1, Cai Jing1, Jin Hui1,Ao Tianqi2, Liao Yong2, Yang Zuxing2

(1. West China School of Pharmacy,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2.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development of higher pharmacy education in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ficiency in practical teaching, West China School of Pharmacy of Sichuan University makes the innovation and arouses its all efforts to continuously strength the reform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innovation platform in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hen establishes novel practical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on patterns to provide one-stop source for meeting th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independent practice-student-teacher interaction. The practice has shown that those patterns can forcefully promote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pharmacy, and greatly enhance the quality of practical teaching.

pharmacy major;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innovation platform; optimization and practice

10.16791/j.cnki.sjg.2016.03.045

实验教学研究

2015- 11- 03修改日期:2015- 11- 18

四川大学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第七期立项项目(SCUY7112);四川大学实验技术立项批准项目(2015-173)

尹红梅(1970一),女,重庆,本科,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药学实验教学及其管理研究

E-mail:yinhongmei@scu.edu.cn

吴勇(1962—),男,四川内江,博士(后),教授,实验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化学、药学实验教学管理与改革.

E-mail:wyong@scu.edu.cn

G642.0

A

1002-4956(2016)3- 0177- 03

猜你喜欢
华西药学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百年精诚 誉从信来——走进四川大学华西眼视光之一
在华西人与晚清军事技术近代化
华西追踪:“战时状态”不见了
华西追踪:“战时状态”不见了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