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6-09-06 06:36许莉华严玮张薏
中国性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诊断价值

许莉华 严玮 张薏

[摘要]目的:探讨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84例子宫腺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超声检查方式分为单纯经腹超声检查组和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组,比较两组疾病检出率和对子宫腺肌病诊断的符合率以确定两种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中经腹部超声检查组82例患者中确诊55例,占比67.07%,漏诊27例,占比32.93%;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组102例患者中确诊89例,占87.25,漏诊13例,占12.75%,组间疾病诊出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测得子宫动脉阻力指数为(1.14±0.83),动脉搏动指数为(0.74+0.17),血流量为(106.84±16.73)mL/min,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测得子宫动脉阻力指数为(2.84+0.81),动脉搏动指数为(1.23±.11),血流量为(73.25±16.33)mL/min,三项指标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P<0.05)。结论: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较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相比诊断子宫腺肌病符合率高,诊断价值较高。

[关键词]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腺肌病;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志码]A

子宫腺肌病是常见妇科疾病之一,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后发生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引起的,临床子宫腺肌病多发于25~40岁以上的妇女,近年来随着剖宫产和人工流产等手术的增多,子宫腺肌病发病率也有所增加。临床上多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进行诊断,检查方式包括经腹部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两种,有研究显示两种检查方式在该病诊断中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为分析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和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在该病诊断中的价值,对采用两种超声检查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到我院诊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184例,年龄27-48岁,根据超声检查方式分为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组(对照组)和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组(观察组)。观察组102例,年龄27-47岁,平均(35.26±5.17)岁,平均孕次(3.41±1.01)次,平均产次(2.03±0.92)次,病程平均(5.25±2.42)周,其中痛经患者48例、经期延长2l例、肛门坠胀10例、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3例;对照组82例,年龄29~48岁,平均(34.82±4.72)岁,平均孕次(3.35±0.89),平均产次(2.06±1.03)次,病程平均(5.32±2.31)周,其中痛经患者54例、经期延长33例、肛门坠胀14例、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1例。全部患者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患者,纳入标准:患者因继发性痛经加重、经期增多、延长及难孕、不孕和习惯性流产等临床表现入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局限性结节隆起,质硬有压痛;B超检查结果发现:子宫增大,肌壁间不规则回声增强,肌壁间存在许多散在小囊腔反射;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孕次、产次、病程和临床表现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超声检查采用美国PHILIPS EnVisor C彩超机。经腹部超声检查使用腹部探头频率为2~5MHz,具体过程为:检查前2h嘱托患者多饮水以保证膀胱充盈,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露出下腹并涂抹耦合剂,分别从横、纵、斜三个切面观察子宫横断面、纵断面、底部以及卵巢和双侧附件情况,检测肌壁病变部位血流动力学指数,对患者子宫位置、大小、宫壁厚度等进行记录。观察组患者采用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方法,探头频率为4~8MHz,具体检查方法为:检查前嘱托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探头推至阴道穹窿位置后,开始扫描横、纵切面及半环形,观察子宫情况,对子宫壁厚度和子宫内膜厚度等进行统计,对病变异常部位进行详细检查,观察统计病变区域血流动力学指数。超声检查图像显示如下情况时确诊为子宫腺肌病:子宫增大,切面回声不均匀,前后壁出现不规则或强或弱的回声区,边界模糊不清,无明显的包膜,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确诊,临床最终通过病理确诊后对比分析超声检查临床诊断准确率。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检查报告分析,统计两种检查方法对子宫腺肌病诊断的符合率及子宫动脉血流指标,包括动脉阻力指标、动脉搏动指数和血流量。经腹超声检查动脉血流指标根据检测结果直接确定,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动脉血流指标若同经腹超声检查结果数据不同,取两组数据均值作为统计值。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1.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符合率比较

对两种超声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对照组82例患者诊出55例,占67.07%,观察组102例患者诊出89例,占87.25%,两组间诊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中不存在非患者误诊为患病者。见表1。

2.2 两组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对两组超声检查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是因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入侵子宫肌层,引起局部性病变,子宫内膜入侵后随着经期生理反应的发生使得子宫扩增,子宫壁也会增厚即引发疾病发生。临床检查子宫腺肌病多采用超声检查,常见的超声检查有经腹部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两种方式,由于检查方式的差异导致的检查结果也有差异。本研究中对比分析了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和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两种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疾病的诊出率较高,其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本研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经腹部超声检查,在82例患者检查中确诊55例,占比67.07%,漏诊27例,占比32.93%:观察组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102例患者中确诊89例,占87.25,漏诊13例,占12.75%,两组间疾病诊出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腺肌病检查中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可以较为明显地显示病灶情况,通过超声检查观察到子宫扩增、子宫壁增厚及子宫壁出现不规则回声等均为子宫腺肌病的表现。经腹部超声检查中的探头频率较低,可以用于观察子宫是否扩增,该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观察盆腔深部。由于探头频率不高穿透深度大,在检查病灶细微结构上有一定的难度。总体而言,经腹部超声检查在检查子宫腺肌症病灶的位置、性质和血流等情况时检查结果令人满意,但探头频率低,分辨率不够高,检查病灶细微结构时不适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探头频率相对较高,可以对子宫壁和囊腔细微结构进行观察,分辨率较高,检查结果可观。同时经阴道超声检查可以清楚的反应肌腺瘤附近的低回声晕环和子宫壁肌层的血流等情况。较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分辨率高,对细微结构的检查结果清晰可观,在子宫腺肌病检查中诊断意义重大。经阴道超声检查探头频率虽高,穿透力却相对较低,对子宫增大等情况的检查效果不及经腹部超声检查,因此在检查时需将两者联合。研究中对两种检查方式检测的动脉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和血流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反映了观察组联合检查子宫腺肌病敏感度高,诊断价值高。

综上所述,经腹部超声检查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腺肌病诊出率高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联合检查敏感度更高,不仅可以清晰观察子宫扩增和子宫壁增厚情况,还可清晰观察病灶细微结构,临床诊断意义重大,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收稿日期:2015-06-25)endprint

猜你喜欢
子宫腺肌病诊断价值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温宫通血法针灸治疗子宫腺肌病研究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三维彩超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
血清CA125与EMAb联合经阴彩超对子宫腺肌病诊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