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 当

2016-09-07 11:02文/李  捷
中国医学人文 2016年9期
关键词:瘤子魔王胸片

 文/李  捷

担 当

文/李  捷

83岁,儿孙满堂,正是安闲怡然的时光。可洪妈妈(化名)已然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她拼尽自己所有体力把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在一张纸上安排好了所有事情,随着儿子来到了京城。

在5年的时间里,越来越重的胸闷和气短使得她渐渐难以安睡,大多数时间她只能半卧着休息。而在当地各家大医院里就医的经历也让孩子们期盼的眼神渐渐失去了光彩:也许,妈妈的命就是这样了!其实在5年前查体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瘤子 那时只有鸡蛋大小,症状也不太明显。可是老人家当时也已经78岁了,加上医生们觉得这是个良性的肿瘤,发展得会很缓慢,所以不建议手术。而这一拖就是5年。

辗转求医的经历是痛苦甚至是煎熬的,因为没有人愿意收治这样一个重症病人:瘤子已经长大到十几厘米,紧紧压在心脏和气管的前方,对老人的呼吸和循环都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切除它,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和胆量,更需要有足够的担当,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扶起摔倒的老人都要掂量一下的年代,又有哪个医生肯冒这样的风险呢?

不甘心!老人的儿女们开始了一次次的试探,得到的,也自然是一次次的拒绝:年龄太大了、瘤子太大了、风险太大了……最终,抱着试一试的念头,他们来到了这所略带神秘色彩的部队医院的门诊楼前。

看过病例资料后,医生没有像其他医院的医生一样直接拒绝手术,而是仔细询问了一下他们的就医过程和家里对于手术的态度,然后,目光直视地问了一个问题:如果老人上了手术台下不来,你们能接受吗?

后来老人的孩子们回忆那个瞬间的时候说:在医生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觉得妈妈有救了,我们好像碰上了一位“不怕事”的医生!

然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有胆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先看看这瘤子的模样吧。下面这张是正常人的胸片,箭头所指的是纵隔在正位胸片上的大致轮廓。

再看看老人的胸片,箭头所指的地方就是瘤体,要知道,这可是一个完整的瘤体,只不过是向两边凸出去了!

如何?够不够大?这个瘤子即便是放在常人身上手术也是很困难的:要把瘤子切掉、要保护好周围的重要脏器、还要在解除压迫的同时预防出现新的循环紊乱……而这一切,都即将要发生在一个年逾八旬的老人身上。

经过周密的准备,手术终于在一个周二的清晨正式开始。手术不仅由经验丰富的号称“飞刀”的大佬亲自担纲,更令人炫目的是,手术室里还坐着几位保驾护航的“长老”:心内科的、心外科的、监护室的、头颈外科的……目的只有一个:只要出现任何危险,出手相救的都是相关专业的高手。这感觉有点像出征里约的中国乒乓球队,所有能上场的选手分别是:大魔王、大魔王、大魔王!

手术如那医生所料,瘤子在1个小时内顺利拿下,用天平一称:750克,正好一斤半!然而术后的恢复却没有那么轻松,老人在监护病房里整整呆了一个星期:调整心功能、呼吸道管理、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心理护理……终于,病情稳定下来了!

术后病理显示是孤立性纤维瘤,经多学科会诊,术后不需要任何后续治疗。洪妈妈的病真的好了!三周以后,老人稳步走出病房,踏上了回乡的列车。

大家可以再看看手术后的胸片(上图)。

阴霾散尽,家里又恢复了平静和安详,小重孙女依旧喜欢趴在老人的膝头撒娇:“太婆,妈妈说你要去好远的地方,可能不回来了。那你怎么又回来了?”老人笑答道:“我想你呀!所以你妈妈她们请了一群菩萨,把我又送回来了。”

在老人就诊的二十多个日日夜夜里,只有家里人才最能清楚地记得这些“菩萨”为老人付出了些什么。所有的人无声地组成了一根环环相扣的链条,一步步地硬是把老人从病魔手中夺了回来。这链条上有严谨、有坚韧、有果敢,还有生死相托的信任。就像后来老人的家人给医院的感谢信里说的那样:大概是上苍眷顾我们,让我们在绝望中遇见了你们。你们的整个治疗过程就像一件艺术品,你们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语,都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生的希望!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猜你喜欢
瘤子魔王胸片
不同千伏的X线胸片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放射线胸片联合CT胸片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分析
数字化X射线摄影在接尘工人职业健康监护中的应用研究
肾错构瘤是什么病
瘤子
此地无银
及时给玉米割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