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课堂与床边查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护生执业能力的影响

2016-09-07 03:00孔令瑜马红梅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湖北武汉430060
中国医药导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床边执业护理学

孔令瑜 马红梅 张 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湖北武汉 430060

仿真课堂与床边查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护生执业能力的影响

孔令瑜马红梅▲张倩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湖北武汉430060

目的 探索满足临床需求的现代护理教学模式。方法选取随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302名,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51名)和对照组(151名),改革教学内容,编制教学案例,试验组采取仿真课堂与床边查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国家执业证书考试通过率、毕业生就业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学习成绩(Z=-11.04,P=0.000)、执业证书考试通过率(χ2= 34.91,P=0.000)及就业率(χ2=13.08,P=0.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仿真课堂与床边查房相结合教学模式具备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可提高学生执业能力,值得各医学院校推广应用。

仿真课堂;床边查房;教学模式;护生;执业能力

实习医院临床病种的限制、理论与实践教学上的脱节[1]及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使得很多医院不愿意接受实习生为他们服务,害怕出现危险,传统教学培养模式很难满足日新月异的临床需求,因此,近年来仿真模拟教学已逐步得到应用[2]。但国内目前仍然尚无院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高仿真智能模型在教学中的运用还处在起步阶段[3]。为了探索高效率、高质量的现代护理教学模式,以满足临床需求,构建“仿真课堂与床边查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教学中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其可提高护生执业能力,值得同行借鉴,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医护学院的2011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310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因个人原因退出,最终试验组151名,对照组151名。两组学生均为高中毕业的统招生,均为女生,学制3年,排除小计划的预科生。两组护生已修课程均为12门,课程相同。两组护生平时成绩、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基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学生基本资料比较(±s)

组别 平时成绩(分) 年龄(岁)对照组试验组t值 P值76.45±9.14 76.13±8.65 0.067 0.895 20.15±2.32 20.01±2.15 0.043 0.924

1.2方法

1.2.1改革教学内容,编制教学案例根据国家卫计委颁布的最新护理行业职业标准,结合实地调研中的岗位能力分析结果,融入国家护士执业证书考试内容,摒弃与护理专业技能培养无关的课程及内容,增加专业职业技能课程的课堂及实训学时,形成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岗位能力和护士执业资格准入相对接的“一体化”课程内容,从“知识、技能、综合素质”三个维度,实现学生由 “大学生→医学生→护生→实习生→护士”的4次过渡,构成“三维度,四过渡”的动态课程体系[4-5]。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的核心学科[6],而临床护理学是护理技能综合性应用学科,故将内科护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作为观察指标。由学院专任教师、临床护理专家、相关教育专家共同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及国家护士执业考试大纲的要求,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依据编制60份典型案例,每份案例均涉及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等健康问题,以保证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的训练,请临床医生、护理专家和护理教育专家审阅并修改。每个疾病案例教学2个学时(90 min),课堂与床边各1个学时。试验组的内科护理学采取仿真课堂与床边查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缩短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对照组的内科护理学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两组护生的内科护理学均由同一教师授课,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时数相同;其他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教学方法与内容均相同,无差异性。两组护生均采取大班上课,即150~155名为一课堂。

1.2.2仿真课堂高仿真模拟人(high-fidelity human patient simulation manikin,HPSM)[7]:模拟患者阳性体征,如实现智能化的呼吸音、心音、肠鸣音、腹部血管杂音听诊;模拟颈动脉搏动;模拟瞳孔一侧正常一侧散大的观察对比;通过软件综合病例的设置,仿真患者会发生出相应的咳嗽、喷嚏、呕吐、哮喘、痛苦呻吟等声音。

学生标准化患者(SSP)[8]:从试验组每个班中选取10名护生作为标准化患者,选取条件为:成绩较好且自愿参加,有较强的表演及模拟能力,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强,有很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将编制好的案例发给入选的护生,每名护生重点熟悉6个病种,暑假期间培训4周,见习2周。

试验组:提前1周,把即将讲授的疾病教学案例发给护生,要求护生结合教材充分预习,重点思考患者现存的及潜在的健康问题,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等。

仿真课堂设计:多媒体授课讲台,学生用桌椅155套,两张病床(CS及SSP各占用一张床),根据教学案例需要备好相应的仪器设备如听诊器、血压计、心电监护仪、除颤仪、静脉输液用物等等。教师首先用多媒体案例导入,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20 min,如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然后,教师(护士长角色或医生角色)带领2~3名护生(课堂上临时自愿参加者扮演护士角色及家属),与SSP及HPSM配合演示25 min,包括收集患者资料(评估)、提出护理诊断、落实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此阶段由HPSM来呈现病例的阳性体征,由SSP陈述病史并模仿患者的面部表情、神态、心理表现等。

1.2.3床边查房[9]对于每个疾病,在课堂案例教学之后,随即到随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或随州市中心医院相关病区,针对这个疾病,在患者床边进行护理教学查房,接触临床实际。然后同法继续下一个疾病的教学。床边查房流程:①病区的责任护士报告病情;②护生对患者进行护理体检,评估病情,收集资料,发现护理问题,提出护理措施,并在病区责任护士及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实施部分护理措施;③任课老师结合课堂所授理论知识及护生掌握情况,进行总结、评价,以强化课堂知识,必要时进一步讲解、补充相关内容。

1.2.4传统教学模式每个疾病2个学时,教师用多媒体案例导入,讲解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辅助检查、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课堂无HPSM、SSP及相应的仪器设备,未进行床边查房。

1.2.5评价方法通过对两组护生的学习成绩(内科护理学成绩等次)、国家“护士执业证书”考试通过(合格)率、毕业生就业率的比较,评价护生执业能力。内科护理学成绩等次:考试题目全部为案例分析题,两组护生考试内容、时间均一致。成绩等次标准:试卷满分为100分,成绩<60分为“不及格”;60≤成绩<70分为 “及格”;70≤成绩<90分为 “良”;成绩≥90分为“优”。国家“护士执业证书”考试通过(合格)率:要求试验组和对照组护生同时参加2014年的国家 “护士执业证书”考试。就业率:采用频数描述数据,对两组护生的就业率进行比较。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内科护理学考试成绩比较

试验组共计151名,无人缺考,无人补考。对照组共计151名,无人缺考,有15名补考后及格。两组考试成绩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04,P= 0.000),试验组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内科护理学考试成绩比较(名)

2.2两组国家“护士执业证书”考试通过率比较

对照组和试验组护生均按要求参加了2014年的国家“护士执业证书”考试。对照组151名中有43名考试不合格,未通过。试验组151名中有6名考试未通过。两组护生的“护士执业证书”通过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1,P=0.000),提示试验组护生的综合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国家“护士执业证书”考试通过率比较(名)

2.3两组毕业生就业率比较

试验组151名均按时毕业,6名未获得 “护士执业证”,其中3名未就业,另3名在医院门诊就业(从事导医工作)。对照组151名均按时毕业,44名未获得“护士执业证”,其中24名未就业,另21名在医院门诊就业(部分从事导医,部分从事护理员工作)。两组护生的毕业就业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8,P=0.000),提示试验组护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强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两组毕业生就业率比较(名)

3 讨论

3.1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促进抽象理论知识的掌握

抽象的医学理论知识是掌握临床技能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很难听懂临床专科知识的讲授。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传授[10]。尤其理论教学部分,由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及运用知识几个环节连接而成,认知形成周期长,学生记忆易于淡化。结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仿真课堂模拟教学,直观清晰,可重复教学[11]。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和HPSM)把感知、理解、巩固及运用融为一体,教师在课堂中边讲解边演示,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易懂,且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记忆得到强化,促使个体主动参与认知结构不断重组的递进式学习过程,这符合加涅(R.M.Gagne)的认知学习理论,可有效促进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12]。本研究中的试验组学习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

3.2仿真课堂使教学更加贴近临床,利于执业能力的培养

医学界的国家执业证书的考试内容以临床学科为主,且越来越贴近临床,因为医学界的学生尤其是临床医疗、护理、助产、口腔、美容等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是服务于临床,必须掌握丰富的临床学科知识以保证执业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及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13]。仿真课堂为学生创建虚拟的学习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仿真模拟学习,设计合适的学习内容、引导性反思和互动学习是提高学生自信心与满意度的关键[14]。

3.2.1仿真课堂的学习内容贴近临床本研究学习的教学案例由专职教师和临床教师共同编制,并请临床医生及相关专家审阅修改,使创设的课堂情景教学活动类似医院医护人员的临床工作活动,与就业后的执业环境基本一致。这样既体现素质培养要求,又适应临床实际工作需要[15]。

3.2.2仿真课堂的设计环境贴近临床研究中课堂设施有病床及医疗护理用仪器设备,类似病房设施;教师作为护士长或医生角色,课堂临时志愿者学生扮演护士及家属,HPSM及SSP为患者角色,类似医院工作场景。

3.2.3仿真课堂培养学生执业能力首先在仿真课堂中,学生更能身临其境,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把所学知识与技能同实际情境结合起来,激发求知欲,主动复习、学习、查阅所学知识及其他相关联的课程内容,有利于丰富临床学科知识。第二,教师在仿真课堂中运用引导性反思将学生认知、情感、思维及想象串联起来,注重形象、直观、生动的知识表现,通过丰富、深刻、具体的演示性解说与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利于发挥学生学习潜能,促进临床学科知识的掌握。第三,教师以护士长或医生角色带领学生演示性讲解临床知识,展示上下级、同事间的协调与配合,培养医院临床工作中所必须的团队精神。第四,评估及实施治疗护理措施时,学生与SSP沟通交流,体现名文关怀;SSP本身也真实地体验到“患者”的身体、心理及社会行为。如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职业情感。最后学生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HPSM身上实施各种护理措施,允许出现错误,符合医学伦理和法律法规,避免了高风险性的医疗护理措施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学生可反复练习,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以一定的执业能力进入实习医院,可快速提高执业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率。

3.3床边查房实现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零距离,促进执业能力的培养

仿真课堂不能完全代替病房,编制的案例、SSP 及HPSM不同于真实的患者,床边查房及时弥补这一不足,进一步促进和强化执业能力的培养。

3.3.1理论与实践即时无缝对接,促使知识向执业能力转化学生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服务于患者,也就说,需要将知识转化为执业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所学知识没有得到及时的巩固和强化,学生临床思维、实践能力不强[16],毕业后不能马上顶岗工作[17],即不能马上单独执业。每个疾病课堂理论教学之后,随即到医院相关病区,针对这个疾病,在患者床边进行教学查房,直接接触临床实际,接触真实的患者,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即时无缝对接[18],将理论有效地联系于实际,使学生体验从理论向实践转化,使课堂所学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和强化,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促使知识向执业能力转化,为以后的实习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3.2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查房时,接触真实的患者,评估及措施以患者为中心,可培养学生对患者的情感关怀及同情心理,增强学生的责任心,融职业素质教育于理论教学中[19]。实施床边查访,使护生从学校和教室这样比较狭小的圈子,走向医院、走向广阔的社会,亲身体验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在社会中的应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人文修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毕业后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尽快地适应医院文化,很快地进入临床医务人员角色[9]。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结合临床实际,构建“仿真课堂与床边查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老师和临床老师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双重优势相结合[20],有利于培养医学界学生的执业能力,值得在各医学院校推广应用,具体教学内容需根据不同专业及课程进行调整。

[1]邓菲菲,魏大琼.国外高职高专护理教育中院校合作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护理学杂志,2015,30(19):75-77.

[2]鲍淑兰,沈琴庆,陈志英,等.尝试错误法在智能仿真模拟名护理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1):66-70.

[3]刘静馨,陈沁,罗艳华.护理教育者在高仿真模拟教学中的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082.

[4]王梦玉,周英,朱亚丽,等.学生标准化患者与高仿真模拟名相结合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可行性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118-119.

[5]杨秀兰,倪洪波.高职教育非护理专业与护理专业学制的比较研究[J].亚太教育,2015,27:158.

[6]杨秀兰.高职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0):108.

[7]成磊,冯升,徐燕,等.高仿真模拟名在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7):6-11.

[8]李军,高卉,白育庭,等.学生模拟标准化患者在外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3):187.

[9]孔令瑜,雷良蓉,余红梅,等.运用课堂与床边相结合教学法提高护生实践技能[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9):84-86.

[10]何云海.仿真模拟教学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91-92.

[11]姚冬云,谭薇.仿真模拟法在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7):93.

[12]孙晓,施雁.智能化高仿真模拟护理实践教学平台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1):3840-3843.[13]苏岩.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普通高校音乐教学[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7,12(S1):3.

[14]Yuan H,Williams BA.The design features of nursing simulation and the correlations with students,confidence and satisfaction[J].Chinese Nursing Research,2014,28 (7):2561.

[15]张海英.实施情境教学法的三个步骤[J].教法百家,2005,15(2):37.

[16]张平,蒋刚,徐晨.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高职护理专业课的模块化构建[J].全科护理,2015,13(25):2540-2541.

[17]丁艳萍,曹宝宝.我国高职护理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3):831.

[18]何旭辉,吴艳,张玉兰.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名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6):27-29.

[19]任志英,邵越英.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名文社会科学课程改革的发展[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2):16-18.

[20]宋艳丽,田明明,梁宇杰.护理教育和临床实践衔接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5,20(7):10-12.

Influence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simulation class combined with bed patient rounds on practice ability of nursing students

KONG LingyuMA Hongmei▲ZHANG Qian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Hubei Province,Wuhan43006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odern nursing teaching mode in order to meet the clinical needs.Methods Three hundred and two nursing students were chosen from Su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And the stud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ial group(151 cases)and control group(151 cases)by random number table.The teaching contents were reformed and new cases were designed.The trial group was under the teaching mode of simulation class combined with bed patient rounds,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still unde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Grades of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the passing rate of national license exam and the graduate employment rate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Z=-11.04,P=0.000),the passing rate of national license exam(χ2= 34.91,P=0.000)and employment rate(χ2=13.08,P=0.000)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the results of trial group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The teaching mode of simulation class combined with bed patient rounds is well-organized and operable,and it can improve students'practice ability,so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imulation class;Bed patient rounds;Teaching mode;Nursing student;Practice ability

G642.0

A

1673-7210(2016)01(c)-0177-05

2015-10-09本文编辑:张瑜杰)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 “十二五”规划课题(GZYLX2015074)。

孔令瑜(1968.10-),女,硕士,主任护师,教授,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及护理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床边执业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假如我有一个梦
床边急诊腹膜透析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
医师多点执业松绑
说说护士多点执业
医师怎么看多点执业?
医师多点执业:2014再升温
Lamotrigine versus carbamazepine in treating newly diagnosed epilepsy:A meta-analysis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