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县水电人才与文化体系建设的研究

2016-09-07 02:30梅荣柱朱赛美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机电系浙江杭州33浙江省景宁县水利局浙江景宁33500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景宁小水电水电

范 涤,梅荣柱,朱赛美(.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机电系,浙江 杭州 33;.浙江省景宁县水利局,浙江 景宁 33500)

景宁县水电人才与文化体系建设的研究

范涤1,梅荣柱2,朱赛美2
(1.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机电系,浙江 杭州 311231;2.浙江省景宁县水利局,浙江 景宁 323500)

在论述景宁县水电发展取得的成绩同时,看到了水电发展的瓶颈,从景宁县水电人才与文化体系建设和规划出发,从农村水电国际培训中心建设、农村水电从业人员轮训中心建设、农村水电岗位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农村水电与地方文化融合建设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述,希望能够解决景宁县水电管理的人才培养和弘扬“中国水电之乡”的文化。

水电;人才培养;文化建设;景宁县

1 景宁县水电发展取得的成绩

经过多年的发展,景宁县小水电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1)小水电的发展和农村电气化建设,满足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要,为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足的电力能源,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电气化水平明显提高,通电率达到100%,正是由于小水电的支撑,在能源日益紧张的浙江企业受电力不足的影响极小,群众的生活用电得到了保证。同时,景宁县得天独厚的水力资源,也为国家、大中城市输送清洁电力能源,缓解城市电能紧缺做出了贡献。

(2)水电是景宁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2004年景宁县被国家水利部授予“中国农村水电之乡”称号。电气化建设推动了山区工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小康建设步伐。随着我县水电农村电气化的建设,农村用电电价由原来的0.74下降到0.53元,极大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小水电发展还极大地带动了工业、材料、建筑、运输、电器、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带动一批人先富起来,也解决了一大批人员就业。如今,景宁18万畲汉人口中,有近1万人是小水电企业股东,全县直接或间接参与小水电开发人数占全县总人数的50%以上。

(3)小水电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10年年产值3.79亿元,全年缴纳税费6 757.84万元。通过10年的发展,加上规划、拟兴建的电站(其中大均电站调整方案装机14.72 万kW通过),景宁县境内全部水电项目如期完成后,总装机容量将达49万kW,总投资约38亿元,设计年发电量约12.0亿kW·h。年产值4.6亿多元,将为政府提供各类税费1亿多元,占景宁县财政收入的1/3。

(4)带动了当地公益事业的发展。景宁县在水电建设进程中,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参与电站建设,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一个非常稳定和有效的增收渠道。同时,小水电的建设投资,除给予支付直接的经济补偿外,还兼顾村民的利益,投资建设公益性基础设施,为乡村建桥铺路,解决了一大批农村的交通问题;同时,通过为农户安装自来水,给予村集体不定期的额外经济补偿及对当地村民用电补贴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5)发挥了绿色能源优势,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社会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小水电,建设水电农村电气化,大大加快了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有效地提高了调峰、防洪抗旱及城乡供水能力。通过实施了“以电代燃料”工程,解决了全县14.2万农民燃料问题,每年减少薪柴消耗量5.28万t,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38万t、二氧化硫排放0.61万t、烟尘排放0.31万t,有力遏制了山林和植被的破坏,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5 m2;水力资源开发权出让实现了从探索实践到逐步规范完善,确保了小水电产业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6)通过农村电气化建设造就了一批水电建设和经营人才,聚集了一定的建设资金,并积极参与中、西部水电资源开发。

2 景宁县水电发展存在的挑战

通过近10年的发展,我县小水电建设在取得了较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生态保障电价偏低

景宁县地方用电少,近10年每年用电量只有1亿kW·h,致使景宁县小水电电价在全省属最低,虽然目前综合电价达到0.43~0.48元/kW·h。但相对火电电价依然偏低。

景宁县小水电发展势头强劲,但小水电电价形成机制尚未包含其外部经济性应得的合理报酬。小水电上网电价全省最低这一现状也直接影响了本县水电开发建设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小水电的健康发展。

2.2小水电开发成本增加

目前,景宁县小水电已开发资源量占总可开发资源量的65%以上,开发程度已相对较高,剩余资源主要为瓯江小溪大均流域为主,其余部分因电站本身资源因素、原材料和人工资涨价及政策处理费用的增加等原因没有开发。开发成本比前5年电气化建设时期普遍增加了35%。成本的快速增加,为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3老电站设备陈旧,急需更新

老电站电价一直较低,跟新建电站相比,电价差距较大。老电站属国营或乡(镇)、村级集体所有,虽然属乡(镇)、村级集体的电站大部分已经进行改制,拓宽了融资渠道,运营资金困难的局面有所缓解,但是由于长期存在管理人员偏多,积累少,设备陈旧等问题,电站所得收益仅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自我发展比较困难。

2.4水电安全监管困难,安全生产标准化急需加强

景宁县农村水电站很多在偏远的山区,长期缺少专业人才管理,病患很多,有些电站存在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前些年,随着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开展,一些国有电站积极配合,开展了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电站面貌和管理水平有所提升。但是一些私人电站,安全意识薄弱,因为没有经费资助,不想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景宁县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电站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这与景宁县“中国农村水电之乡”称号不匹配。

3 水电人才与文化体系的建设规划

更加积极的开展人才培养和文化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水电工程的人才队伍层次,传承和弘扬景宁中国小水电之乡的品牌和文化,形成更加浓郁的水文化氛围。

3.1农村水电国际培训中心建设

依托国际农村水电集约化管理基地和中国小水电之乡品牌,挂牌成立国际农村水电运行管理人才培训基地,通过建立农村水电培训中心,为国际小水电中心的培训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教学环境,承担国内外小水电培训工作,持续扩大国际小水电中心的影响力;利用高校科研优势和景宁县小水电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国内小水电的管理和建设水平;承接各层次的安全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促进景宁农村水电发展建设水平,扩大景宁作为“中国小水电之乡”的知名,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预期目标是:形成一支涵盖高校教师、专业人才、业务骨干在内的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每年为国际承担1 000人次/年的培训业务,为国内承担10 000人次/年的培训业务。农村水电国际培训中心的主要建设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农村水电国际培训中心建设主要内容

3.2农村水电从业人员轮训中心建设

依托中国小水电之乡品牌开展农村水电从业人员轮训中心建设,通过农村水电从业人员轮训中心可以实现为行业培训熟练、合格的水电从业人员,特别是一线的操作人员,同时也为景宁县水电管理上水平上台阶提供人才支撑,实现为行业服务为本县服务,提升景宁水电品牌知名度,更好的吸引投资、旅游和相关培训业务,实现良性循环。预期目标是立足丽水,向温州、台州、宁波等地区辐射,实现温州、台州、丽水、宁波等地区技能签订培训5 000人次/年。

3.3农村水电岗位技能培训基地建设

同样依托中国小水电之乡品牌开展农村水电岗位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为行业开展从业人员技能鉴定提供服务,也是提升景宁水电品牌,吸引投资、旅游和培训业务的重要途径。主要立足于丽水地区,预期目标是实现丽水地区技能签订培训5 000人次/年。

3.4农村水电与地方文化融合建设

景宁县被誉为“中国水电之乡”,要深入挖掘景宁县水电文化历史遗产,加强对水电文化遗产的调查、认定、保护和利用,特别是结合中国水电之乡特色水电文化和景宁畲族自治区特色少数民族文化,打造富有特色的景宁水电文化。要重点建设一批赋含水文化元素的精品生态水电工程;加强农村水电工程所在水利风景区的管理和保护;加强农村水电的水文化研究工作,开展重点专题研究;加强农村水电的水文化遗产的整理和保护;实施农村水电的水文化宣传推广工程,大力弘扬景宁县优秀农村水电的水文化传统和现代治水思路理念及成果。

4 结束语

成绩是过去的,今天依然有很多挑战,作为“中国水电之乡”的景宁县,顺应时代的脉搏,加强水电人才与文化体系建设规划,这必将有利于景宁县水电管理的人才培养和文化弘扬。

C975

A

1672-5387(2016)05-0057-03

10.13599/j.cnki.11-5130.2016.05.020

2016-04-03

范 涤(1965-),男,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技能实训。

猜你喜欢
景宁小水电水电
融合上下文的残差门卷积实体抽取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景宁木兰资源调查与保护
农村小水电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小水电
景宁金钟雪梨种质资源调查与后续利用探讨
含小水电配网电压分析及治理研究
长江水电之歌
景宁县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