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 态 新 闻

2016-09-08 03:20
航天器工程 2016年3期
关键词:火箭航天太空

动 态 新 闻

鑫诺卫星北美1号卫星通信主站正式开通

北美1号卫星通信主站

据中国航天报2016年5月6日报道,随着北美1号卫星通信主站开通运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正式开通北美沿海和北大西洋航线上的卫星通信业务,将对我国相关航运企业提升管理水平、促进航行安全、推动智慧航运,起到关键作用。2015年5月,鑫诺公司欧洲主站开通服务,完成了“一带一路”中国以西的海上和陆地通信覆盖。为进一步完善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信覆盖,鑫诺公司加紧建设并开通北美1号主站,完成北大西洋航线的通信覆盖,继打通中欧和中澳航线之后,进一步将“海星通”的服务范围拓展到了北美地区。2016年,鑫诺公司还计划完成北太平洋卫星通信覆盖,“海星通”业务也随之扩展到北太平洋地区,届时,中国大陆到美国西海岸、拉丁美洲西海岸、大洋洲各地之间的航船,都能被纳入“海星通”全球一体化的卫星通信网络。

航天遥感云服务平台建设正式启动

据国家航天局2016年4月23日报道,4月22日,中国国家航天局-亚太太空合作组织航天遥感云服务平台建设正式启动。平台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与亚太太空合作组织共同建设,服务亚太太空合作组织所有成员国的遥感数据云计算、储存、交流平台。该平台是“一带一路”太空信息走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期发挥太空技术的独特优势,促进亚太太空合作组织所有成员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项目实施将在遥感数据应用方面提升亚太区域太空能力,也是太空技术服务亚太地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公众利益的重要举措。

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成功回收

实践十号

据国家航天局2016年4月20日报道,4月18日,实践十号返回舱准确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着陆区域。返回舱着陆状态正常、外观良好,搜索回收任务顺利完成,进一步验证了我国返回式卫星控制回收技术,标志着我国在太空科学研究与应用领域取得新进展。实践十号卫星实验舱由返回舱和留轨舱组成。返回舱主要开展涉及太空生物技术、重力生物学效应以及太空辐射生物学效应等领域11项试验,留轨舱主要开展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共8项试验。科学家将对返回舱试验设备进行检查,评估各试验箱试验状态,并分批次运回北京等地开展下一阶段工作。留轨舱将继续在轨工作3至5日,相关试验数据通过星地数传方式直接传回地面,科学家将依据回传试验数据情况进一步优化在轨试验方案。留轨舱工作寿命到期后,返回大气层烧毁。

中科院发布《2016—2030空间科学规划研究报告》

据新华网2016年3月17日报道,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的中国太空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团队完成了《2016—2030空间科学规划研究报告》,提出了至2030年我国太空科学发展战略目标及路线图。中国太空科学要在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系外行星和地外生命的探索、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超越现有基本物理理论的新物理规律、太空环境下的物质运动规律和生命活动规律等热点科学领域,通过系列科学卫星计划与任务以及“载人航天工程”相关科学计划,取得重大科学发展与创新突破,推动航天和相关高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报告提出2020年、2025年、2030年的分阶段目标,并提出了一系列太空科学计划。

我国高分卫星数据自给率达80%

据新浪新闻2016年3月10日报道,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正式发布高分应用综合信息服务共享平台。据悉,高分卫星和其他国产卫星已使中国卫星数据自给率达80%。此次发布的平台基于“互联网+高分+”承载应用理念,运用互联网、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设,整合了高分专项全部数据应用资源,已承载2m、8m、16m分辨率卫星图像数据,具备电子地图、数字高程、城市三维模型、全景照片等专业数据和专题数据展示的功能。

空客公司牵头欧盟TeEeR太空碎片清除项目

据今日卫星网2016年5月4日报道,空客公司宣布,将牵头多家公司共同执行欧盟的“航天器自我清除技术”(TeSeR)项目,寻求研发技术,以降低航天器与太空碎片碰撞的风险。空客公司将与10个欧洲合作伙伴协作,研发持久耐用、成本效益高的模块原型,确保未来航天器在结束名义使用寿命后或出现在轨运行故障时不会产生碰撞风险。该模块还可在航天器失控的情况下用作备用的清除措施。空客公司作为合作团队的协调者,将负责项目管理、技术协调与专用姿态控制系统的研发。TeSeR项目属于欧盟“地平线2020”研究与创新项目的一部分,项目将持续到2018年。

NAEA为立方体卫星研发被动热控制技术

据NASA网站2016年5月3日报道,NASA戈达德航天中心首席研究员艾莉森·埃文斯及其团队对较为陈旧的技术进行改造,成功实现小型化的卫星热控制技术,计划在戈达德航天中心研发的“得林”(Dellingr)卫星的首次飞行中进行试验。埃文斯表示,目前还没有机构为立方体卫星研发被动热控制技术,埃文斯使用一种在20世纪60年代的栅格板技术,该装置长约10cm,能承担几乎任何小卫星热控任务,根据仪器是否需要散热,这种栅格板将像百叶窗一样打开或关闭,完全是被动的,不需要电子器件,且试验验证可为立方体卫星消散大量热能。“得林”卫星是一种新式的6单元立方体卫星,长约30cm、高约10cm,旨在以较低成本执行NASA的科学研究,将于2016年发射。

NAEA削减火星登陆技术工作所需资金

据美国航天新闻网2016年4月27日报道,NASA将对火星登陆技术验证项目的资金削减约85%,以应对太空技术项目预算减少和取消该项目中卫星服务资金的需求。NASA 2016年的太空技术研究预算约6.9亿美元,但国会将RESTORE-L卫星服务从太空服务预算转移到太空技术研究中,限制NASA支出1.33亿美元,相当于全部太空技术预算的近20%。这导致NASA不得不从其他太空技术项目里削减4000万美元,包括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LDSD)和一个研究航天发射系统(SLS)火箭上面级复合材料结构的项目,以及几个较小的“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方案。

NAEA开展第10次HERA任务

据NASA网站2016年4月26日报道,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JSC)开展了第10次人类探索研究模拟(HERA)项目,为期30天。HERA包含气闸舱、医疗站、工作区、飞行甲板、4个铺位、一个厨房和一间浴室。乘员们将试验深空探索任务的硬件原型,以便在真正的飞行任务前找到并修复漏洞,他们将开展一系列生物试验,在到访小行星后,乘员将模拟采集土壤和岩石的过程。HERA研究人员将收集有关团队动力学、解决冲突的数据,以及延长隔离限制的效果。通过HERA,研究人员将收集更多的数据,用来与在“国际空间站”和其他模拟项目得到的数据进行对照,以便于为真实的深空探测任务提供有帮助的结论。

美国“联合极轨卫星系统”卫星进入环境试验阶段

JPSS图

据美国航天飞行进行时网站2016年4月23日报道,美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联合极轨卫星系统-1(JPSS-1)卫星,已进入发射前的太空环境试验阶段,并计划2017年1月搭载德尔它-2运载火箭发射。JPSS项目是美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系统,首颗卫星JPSS-1将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每天可2次覆盖全球。通过星载的5个遥感器,卫星将测量大气温度与湿度剖面、陆地与海洋表面温度以及臭氧层浓度、地球反射的太阳辐射总量等参数。JPSS-1设计寿命7年,在轨交付后将更名为NOAA-20,并替代现役的“国家极轨合作”(Suomi-NPP)卫星。此次发射以及2018年的冰卫星-2(ICESAT-2)发射将是德尔它-2运载火箭的最后2次发射任务,德尔它-2型火箭于1989首次发射,截至2016年4月已进行153次发射任务,发射成功151次。

美国防部修订航天政策

据国防科技情报每日快报2016年4月21日报道,美国正在修订国防部航天政策,意在为国防部航天业务运行提供新的框架。美国防部的工作重点包括:增强“任务保障”,即确保其卫星在任何情况下皆可运行,保护军事卫星免受攻击;确保持续使用太空资产的能力;更好地利用商业航天能力;调整出口政策;使用国际导航卫星;还可能包括制定进攻性太空策略等。

NAEA研制登陆火星用的电力推进系统

据《科技日报》2016年4月21日报道,NASA与航空喷气发动机-洛克达因公司签署了一项总额为6700万美元的合同,旨在设计并研制一款先进的电力推进系统(AEPS),相对化学推进系统,燃料效率有望提高10倍以上。通过这一合同,NASA将着力研制先进的电力推进单元,为2020年左右进行的先进太阳能电力推进系统验证铺平道路。这一技术的研发将提高太空运输能力,可用于NASA的多项深空载人和机器人探索任务,以及“火星之旅”。

美国会众议员推出《美国航天复兴法》草案

据国防科技情报每日快报2016年4月19日报道,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近日发布《美国航天复兴法》草案,提出大胆政策改革,以确保美国在航天领域的长期领先地位。在军事航天方面,该草案提出尽可能利用商业航天能力,开展军方与商业发射商联合提供发射服务的研究,推动空军卫星控制网络的商业化运行,投资火箭发动机制造满足军事发射需要等。民用航天方面,要求NASA升级基础设施,清理拖延项目,将火星登陆确定为载人航天的最高优先级,利用商业力量开展低地轨道载人航天任务等;商业航天方面,要求大幅增加对商业航天主管部门的拨款,加强商业航天运输管理,建立航天交通管理规则,充分利用商业天基气象数据等。

美参议院为NAEA的2017年预算批准193亿美元

据美国航天新闻网2016年4月19日报道,当天,美国参议院拨款分委会通过了NASA 2017财年支出法案,共计193亿美元,与2016年基本持平,其航天发射系统(SLS)火箭资金得到显著增加。法案比NASA申请的多出约2.75亿美元,包括自由和强制性的资金。拨款分委会主席表示,拨款能够使NASA继续支持现有的科学与开发任务,特别是SLS火箭和“猎户座”飞船的研制。SLS火箭拨款21.5亿美元,比NASA申报的多出8.4亿美元;“猎户座”飞船拨款13亿美元,比NASA申报的多出1.8亿美元,法案要求“猎户座”需要在2021年准备第1次载人任务;此外,法案还为所有科学项目提供了54亿美元,比NASA申报的超出2亿美元。

美国陆军加速战场卫星通信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16年4月18日报道,美国陆军一直在加速其全球卫星通信星座建设,目的是使士兵使用便携设备快速连接到全球通信。宽带全球卫星WSG-1首次发射于2007年,已经服务于小型便携卫星通信终端。例如,全球快速响应信息程序(GRRIP)和移动战术指挥通信(T2C2),GRRIP用于阿富汗,采用L频段,T2C2则添加了Ka和X频段。其运行速率是原有的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的12倍,它能够以2.1~3.6Gbit/s的传输速率发送数据、图像和视频。

DARPA航天飞机验证机项目即将进入第二阶段

据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4月16日报道,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DARPA)面向商用航天低成本、快速发射能力的可重复航天飞机项目(XS-1)将进入第二阶段,该阶段通过10天内的10次飞行验证常规的、敏捷的、低成本的太空发射任务。第二阶段合同将授予1个团队,研制成本由工业界分担。候选的航天飞机验证机方案分别是空中发射、垂直发射/水平降落、垂直发射/垂直降落。

美国与阿联酋签署太空态势感知数据共享协议

据国防科技情报每日快报2016年4月15日报道,4月11日,美国战略司令部与阿联酋航天局签署太空态势感知数据共享谅解备忘录。截至目前,美国战略司令部已与11个国家、2个政府间组织以及50多家商业航天公司签署了太空态势感知数据共享协议。美国试图通过数据共享,广泛建立太空利益联盟,最大限度地维护其太空利益。

NAEA试验变革性的电动帆深空推进技术

据腾讯网2016年4月15日报道,NASA的工程师开始试验一种新型推进系统——太阳风静电快速运输系统。该系统在太空中能够和太阳释放出的粒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推力,获得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而大幅缩短航天器抵达星际深空的时间。研究人员将研发一个缓慢旋转的航天器,其携带10~20根带电铝线,铝线直径1mm,长约20km,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了相关试验,试验将测量受到铝线影响吸引和偏移的电子数量,研究人员还将进行等离子体试验,以便有助后续的开发,试验预计持续2年时间。研究人员表示,此系统来源于芬兰气象研究所的一项发明,使用该系统的航天器仅需10年即可到达太阳系的边缘地带,但这一方案还有待完善,可能需要至少10年的时间才能付诸实际。

美空军在太空作战模拟试验中使用ANGLEE卫星

据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2016年4月14日报道,近日,国防部与情报机构联合开展的太空作战试验中使用了“区域太空自动导航与制导试验”(ANGLES)卫星,ANGLES卫星在试验中完成了一系列任务。该卫星于2014年发射,用于对关键太空区域的环境进行更清晰的成像。ANGLES在入轨后的第一年,对发射其入轨的德尔它-4火箭的上面级进行了监视。ANGLES还安装了高性能加速度计,用于检验减小低轨道碰撞概率的方法。

美投资二维宇宙飞船清理太空垃圾

据《科技日报》2016年4月12日报道,NASA将投资研发二维宇宙飞船,飞船使用特殊的二维薄膜材料制成,可以包裹住太空垃圾并使其离开轨道。二维宇宙飞船的推进剂以液体形式储存在两片薄膜之间宽度为10μm的缝隙中,一艘大小为1m2的二维宇宙飞船质量约为35g,因此这种宇宙飞船将大大降低太空发射的成本。该项目是NASA创新先进概念计划筛选出的13个研究方案之一。

美国公司联合研制商业化太空站

据腾讯网2016年4月14日报道,4月11日,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LA)与毕格罗宇航公司召开发布会并签署协议,将联手打造大型充气式太空站,首个舱段模块B330将在2020年升空。据悉,一个B330舱段充气后加压空间可达330m3,质量约20 t,“国际空间站”内部加压空间仅为916m3,质量却达到420 t。相比较普通太空舱,充气式太空舱价格较低,重量轻便,展开前体积较小,便于运输。这项技术一旦成功,甚至可以被用在远离地球的深空空间站、月球和火星基地上。4月8日由Space X公司发射前往“国际空间站”的小型充气式太空舱BEAM即为毕格罗宇航公司研制。2020年,B330将搭载ULA的宇宙神-5火箭发射,第一艘B330预计对接“国际空间站”,但这需要NASA的批准。B330也可作为独立空间站,甚至可以作为私人太空站和太空酒店,为访客提供观光、科学试验等不同时长、不同舱段的服务。毕格罗宇航公司是美国的一家新兴太空技术创业公司,其创始人是美国连锁酒店大亨罗伯特·毕格罗,目前公司已与NASA签订一份1780万美元的合同。

阿里安-6火箭将降低成本以挑战Epace X公司

阿里安-6火箭构型图

据美国航天新闻网2016年4月7日报道,欧洲正在研发下一代阿里安-6火箭,并将于2020年发射,阿里安-64型火箭每千克的运输成本低于Space X公司的猎鹰-9火箭。尽管目前火箭的研发存在一些非关键性滞后因素,但不会影响火箭的设计、性能和成本目标,也不会延后发射日期。阿里安-6火箭有两个型号:阿里安-62型和阿里安-64型火箭,分别能将5t、10.5t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与现在的阿里安-5火箭相比,阿里安-6火箭能将每千克发射价格降低40%~50%,该型火箭研发的目标就是与Space X公司猎鹰-9火箭竞争。然而,Space X公司目前商业发射报价约为6000万美元,如果2020年Space X能够重复使用猎鹰-9第一级,将使火箭报价下降约30%。

蓝色起源公司完成第3次火箭发射回收

“新谢泼德”火箭

据新华网2016年4月5日报道,美国蓝色起源公司当天完成“新谢泼德”火箭的第3次发射与垂直降落。火箭由BE-3发动机驱动,在飞到最高点后返回地球,成功垂直着陆,与前2次着陆不同,此次火箭在距地面仅1.1km时才重启BE-3发动机减速,如果发动机启动失败或减速不够快,6s后火箭就会撞到地面。除蓝色起源公司外,Space X公司也在尝试回收火箭,并且已成功进行3次回收。

美智库预测未来十年卫星制造与发射业市场规模

据国防科技情报每日快报2016年4月1日报道,美国咨询公司北方天空研究所(NSR)近日发布《卫星制造与发射服务(第六版)》报告,预测在未来10年,非地球静止轨道(non-GEO)市场将引领卫星制造与发射业的增长,预计在2850亿美元的市场总额中,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收入将超过1750亿美元。地球静止轨道(GEO)市场仍将是关键的收入来源,其中,地球静止轨道商业通信仍将继续占据最大份额,保持每年60亿美元的收入。报告预测未来十年共将发射1800多颗卫星,其中一半是商业通信卫星和对地观测卫星。报告认为,不断增长的用户、对持续连接的需求、大数据,以及紧张的安全环境,正在为卫星制造与发射市场提供新的机会。

欧洲科学家关注木卫二欧罗巴

欧罗巴

据英国BBC网站2016年4月19日报道,欧洲科学家正在讨论探测木卫二欧罗巴的最佳方案,包括穿透器方案、小型自由飞行卫星等。他们提出许多搭载于美国木卫二探测任务的方案,小至遥感设备,大至用于穿透欧罗巴冰层表面的“穿透器”,但无论哪种,都需要获得ESA的支持。NASA已邀请ESA参与“欧罗巴多次飞越”任务,计划2022年发射探测器“欧罗巴快帆”,完成欧罗巴探测任务,其到达木卫二的时间与选用的运载火箭有关。NASA也正在考虑发射欧罗巴软着陆器,可能在2022年首次任务时一同发射,也有可能在数年后分开发射。在欧罗巴冰层下隐藏着一个液态深海,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找到地外微生物的天体。ESA在研的“木星冰卫星探测器”也将对欧罗巴进行简单的探测,但由于该任务的主要目标是木卫三盖尼米得,仅对欧罗巴进行2次飞越探测。该探测器预计2022年发射,2030年到达木星系统。

日本放弃“瞳”X射线天文卫星

“瞳”卫星

据新华社东京2016年4月28日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宣布放弃“瞳”X射线天文卫星,不再试图抢救卫星,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事故原因调查方面。2月17日发射的“瞳”卫星质量约2.7t,总费用约2.7亿美元,配备2台X射线望远镜和4台捕捉X射线的检测仪器,能发现高温高能天体释放的X射线,可观测距离地球数10亿光年的黑洞。自3月26日卫星与地面失去联系以来,JAXA一直没有放弃恢复与卫星通信的尝试,但未能成功。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将发射可回收运载火箭

火箭回收发射示意图

据《印度时报》2016年4月18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正在研发一款可回收运载火箭技术演示验证器(RLV-TD)。目前,此项目已处于发射前的最后阶段,报道称,RLV-TD项目在ISRO的载人航天计划中至关重要,该机构正在考虑将2名航天员送出地球轨道再将其带回,并计划降低太空发射任务的成本至原先的1/10。目前,ISRO在其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的发射上已耗资约1800~2100万美元,在火星轨道飞行器任务上耗资6700万美元,仅发射费用已达到2100万美元。

印度2013—2015年航天商业发射利润约1亿美元

据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2016年4月1日报道,印度官方近日透露,2013—2015年,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共发射28颗外国卫星,总质量约3.2 t,利润总额约为1亿美元。PSLV平均每次发射价格约为3100万美元,发射的卫星以小卫星为主,大多作为印度卫星的搭载载荷发射,其中有3次专门为欧洲空客航天与防务公司、英国萨瑞卫星技术公司以及新加坡企业等进行商业发射。随着近几年小卫星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PSLV的高可靠性和高效费比,使其越来越受外国客户欢迎。

瑞士RUAG公司将为“火神”火箭制造载荷整流罩

“火神”火箭

据美国航天新闻网2016年4月15日报道,瑞士著名制造商RUAG航天公司与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LA)开展合作,为其下一代“火神”火箭制造有效载荷整流罩。公司2015年8月与ULA签订战略伙伴关系,并开始研制宇宙神-5火箭的复合结构。根据协议,公司将为“火神”运载火箭提供载荷整流罩及其他复合结构。目前该公司生产有宇宙神-5火箭的5米有效载荷整流罩和级间转接器,未来将在“火神”载荷整流罩的基础上制造一个更小的模型,以适配宇宙神-5火箭。这项合作将为ULA节省更多成本和空间,并降低火箭发射价格。

韩国恢复5颗军用卫星发射计划

据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2016年4月1日报道,韩国计划继续进行5颗军用卫星的发射项目,争取在2016年下半年签署项目合同,2022年实现5颗军用卫星的部署,以便增强对朝鲜的军事侦察能力。卫星将载有照相机,可对地面上0.3~0.5 m的小物体实现清晰成像,其中4颗卫星将载有全天候合成孔径雷达,另一颗将载有电光和红外监测设备。通过这些卫星,韩国将可在2~3小时内监测到朝鲜所有发射准备情况,包括移动式发射塔及其它军事活动。

猜你喜欢
火箭航天太空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上太空,安个“家”
逐梦航天日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
太空遇险
畅游太空
迷失在太空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