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何成易骗群体

2016-09-08 18:01
瞭望东方周刊 2016年33期
关键词:骗局保健品子女

当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叠加时,老人自然成了狼群中的羊

5年前的一天,刚刚退休的何芳珍在单位的老年大学门口遇到了一位“热心”的保健品推销员。两人一番攀谈后,她被带去参加了一场健康讲座,随后给自己和老伴买了几万元的保健品。

彼时,身为医生的何芳珍对保健品功效深信不疑,一度还觉得自己找到了对抗疾病的灵药。不过,一年后她就发现自己被骗了,“这些产品根本没什么神奇功效,吃了一年也没任何用。”

这次经历让何芳珍备受打击,也让她开始关注老年群体的受骗问题。原本以为自身经历只是个案的她,在过去几年的研究中发现,老年人被骗已经不再是小概率事件。

在中国,有一个庞大的群体,尽管可能分布于不同的行业,但其商业模式就是以骗老人钱来获取暴利。

“我身边很多亲戚朋友都被骗过。”如今身为华中师范大学老龄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的何芳珍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受骗的老人也越来越多”。

除与健康相关的产品之外,理财、旅游、收藏领域都已经有公司专门开发出针对老年人的“陷阱”,比如高收益的线下P2P产品,团费便宜、主打购物的老年旅游团,以及专门针对老人的艺术品、纸币、邮票收藏,等等。

“基本上只要是老人们感兴趣的领域都陆续出现了专门针对他们的骗局,可谓防不胜防。”何芳珍说。

被利用的孤独感

“很多受骗老人甚至因为孩子的反复劝阻跟孩子决裂。”郑州市食药局食品药品稽查人员邢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曾多次处理过老人保健品受骗案件。

2011年11月28日,兰州市西固区部分受骗老人展示他们加入的空头协会“会员证”,声讨保健品诈骗团伙。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出现多个保健品推销团伙诈骗老人的案件,涉案金额达数百万元

邢杰直言,到食药局报案的老人中70%都是被子女逼着来的,并非自己想明白了而来,“很多老人一旦上当就难以自拔,外界劝说根本无效,直到钱被骗光,骗子不理他们了才会发现自己上当了。”

何芳珍最初也难以理解,那些极其拙劣的骗术,老人们为何深信不疑。但在收集、分析了诸多案例后,她找到了答案,这些骗局无疑都迎合了老人们希望安享晚年的普遍心理。

“老人退休后,家庭负担、工作负担、经济负担大大减轻,身体又或多或少都有些小毛病,加上‘看病难的现实,正好成为滋生保健品或功能器械类骗局的温床。”何芳珍说。

心理学专家褚卫东则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老年人退休后关注焦点变窄,除了亲情就是健康。而对健康的过度关注,容易无节制地购买保健品。再加上对市场上名目繁多的保健品缺乏辨别力,最终就会导致上当受骗。”

比如,每月只有4000多元退休金的诡连胜,却愿意一次购买3000元保健品,而且他在几个月内先后扔进去了1.5万元,几乎用完了他不多的积蓄。

更重要的是,多数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他们实际处于独自或仅与配偶居住的状态,也就是俗称的“空巢老人”。

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显示,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其中独居老人的占比接近10%,仅与配偶居住的老人占41.9%;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空巢老人家庭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将达到90%。

这些空巢老人退休后脱离原有的工作环境,社交圈变小,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孤独感。

“这种孤独感以及对子女的牵挂易使老人们产生移情,从而容易对与其子女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产生好感。”褚卫东指出,当前涉老骗局中的销售人员恰以20岁左右的年轻人为主。

年轻的施骗者多能抓住老年人渴望温情和关注的心理,通过“贴心周到”的服务获取老人的信任,最终诱骗老人购买其产品。这也是他们屡屡得手的关键因素。

爱占小便宜更可怕

当然,除了心理上的孤独感,多数老人退休后的生活也乏善可陈,容易产生失落感。

这些人在退休前多处于忙碌的工作状态,为生活奔波;有些人退休前还处在领导岗位,备受尊敬。而一旦离开工作岗位,社会能够为这些老人提供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十分有限,老人们因此容易产生较强的心理落差,从而激发出更强烈的被尊重的心理需求。

这也成为很多施骗者的突破口。

本刊记者“入职”的一家以老人为目标客户的线下P2P公司正是抓住了老人的这种心理,通过举办中老年歌舞比赛吸引后者购买潜在风险极高的理财产品,甚至还有企业请老人做形象代言人。

“这些做法恰好迎合了老人们渴望社会尊重的心理,致使老人们渐失防备之心,最终落入圈套。”褚卫东说。

不过,在他看来,老人们存在一个更为可怕的心理——爱占小便宜,“这种心理也经常被施骗者利用,后者往往以免费赠品为饵,获取老人们的个人信息,最终一步步将老人诱入精心设计的骗局中。”

“殊不知,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免费赠品最后还是由老人们埋单。”何芳珍说,很多老人之所以反复受骗,原因正在于此,“一袋洗衣粉可能要用几千元的产品去换。”

本刊记者“入职”的一家保健品销售公司在向老人兜售产品之前,就免费赠送了多件号称价值不菲的礼品,且规定老人只有购买产品才能获得赠品,致使现场出现了抢购“盛况”,一些老人为了多获得礼品,一次性购买了1.2万元保健品。

也有一部分老人是出于减轻子女负担的心理,购买保健品或者投资理财。“很多老人认为生病不仅会加重子女的经济负担,还需要子女照顾。因此不如自己保健好身体,让子女安心工作。”何芳珍说。

本刊记者接触到的一位深陷P2P骗局的老人就坦言,自己投资理财主要是想多赚点钱,以减轻子女的生活压力,甚至可以为子女留下一笔可观的遗产。

当然,从社会角度分析,这些老人多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前,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并缺乏健康常识。

据何芳珍介绍,中国人的健康素养水平仅为6.48%,其中具备基本健康知识及健康理念的人只占14.97%,“这说明中国老人的‘医盲比较多,更容易被忽悠。”

谁更容易被骗

在老年群体中,具有某些特质的老年人似乎更容易掉进施骗者的陷阱。

一般认为,受教育程度低的老人更容易受骗。但这并不意味着高学历者可以幸免,比如何芳珍。

本刊记者在调查中曾“入职”一家专门以老年人为目标群体销售功能器材的公司,其负责人张伟明表示,这些拥有一定知识背景的老人警惕性通常很高,较为固执自负。这样的人不容易上钩,而一旦上钩就会很舍得花钱,成为稳定的“铁粉”。

此外,作为社区或圈子中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他们甚至会像“自来粉”一样向其他老人宣传产品。

因此,该公司将那些国营单位、研究院所、高校的家属院作为主攻区域,重点寻找这类老人。

此外,相较于针对一般老年人的“温情牌”,这类高知老人更喜欢“尊敬牌”。

张伟明称,“这些老人以前在单位里多是有身份的人,呼风唤雨的,我们必须表现出足够的尊敬,见面不能称大爷大妈,而是称他以前的职务,比如局长、教授、老师等。”

如果做到这些,这类老人就很容易绝对信任公司,从而一步步进入公司为其设计好的陷阱之中。张伟明说,一个退休教授就一次性买了5万多元的产品,还拉来了好几个朋友。

褚卫东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般孤僻内向、缺少交往对象的老人更容易受骗,“因为这些老人在被关心、被理解的心理需求获得满足后,反而会更容易相信他人。”

找不出破绽的骗局

在一年多的药品稽查工作中,邢杰接到过几百起有关老人买保健品受骗的投诉,其中最可怜的一个孤寡老人,辛苦攒了半辈子的十万元养老钱被骗光。

这让他又恨又无奈,“恨的是老人们对这么低端的骗术毫无辨别能力,无奈的是我们拿这些施骗者基本上没有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老人们一次次被骗。”

这与外界的期望完全相反,但却是不争的现实。“很多受害者遇到这种事情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食药部门,实际上食药部门只监管产品的质量问题。”邢杰说,“尴尬就在这儿。”

“我们去现场一查发现,这些公司卖的保健品都是有正规批号的,没有任何问题。”邢杰说,这致使食药部门无法查封产品,更没有依据处罚涉事的保健品销售公司。

这正是何宁、张伟明这类公司的“聪明”之处,它们并不生产产品,而是从正规厂家采购,“这样既能做到不违法,也能减少成本投入,但缺点就是能选的产品很有限,市面上所卖的产品重复性也很高。”

在最被诟病的价格问题上,监管部门也无法干涉。

比如何宁公司售卖的1500元一盒的参加茸口服液批发价在45~50元之间,张伟明公司售卖的2万元的功能床垫批发价只有2000元,一瓶售价600多元的保健醋批发价只有20多元等。

“售卖价格基本都是实际价格的几十倍,这些骗子公司赚的就是这个钱,但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交易,政府部门也没法硬性规定产品的市场售价。”邢杰说。

这样的执法窘境并非只在保健品受骗案件中存在,包括功能器械、P2P理财、老年旅游、艺术品投资、纸币收藏等骗术都很难找到违法破绽,令监管部门无法下手。

在邢杰看来,几乎所有针对老年人的骗术最大问题在于虚假宣传,刻意夸大产品的功效或价值,“比如保健品严格来说是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公开宣传其疗效,只能说有辅助功效。”

但夸张宣传只是销售人员的口头讲述,并非贴在产品标签上,这就增加了执法部门的取证难度,“我们一到现场,人家就不讲了,再者那些受骗的老人也多数不愿意配合取证。”邢杰说。

“这种情况下,只能从老人身上下功夫,让他们明白这是一个骗局,自动远离。”何芳珍说,但老人一旦步入施骗者的圈套便很难自己走出来,子女要多下功夫。

“如果子女只是一味地训斥老人,不会起作用,可能情况更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真正关心父母,让他们不至于孤独到去销售保健品的公司那里得到满足感。”不过,何芳珍也说,这并非易事。

(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猜你喜欢
骗局保健品子女
揭秘全国各地的骗局
欺世骗局
Tomb-sweeping Day
热门调查
九旬老人砸200万元买保健品
那些永不过时的“骗局”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阿狸的骗局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教育子女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