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能治愈“沙发土豆”吗

2016-09-08 18:11
瞭望东方周刊 2016年33期
关键词:同款偶像赛事

王亚宏

大型运动赛事的刺激作用看上去立竿见影,但遗憾的是效果却不怎么持久

在如火如荼的里约奥运会期间,不少人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看看新闻,了解下睡着的几个小时里中国的奥运健儿是否拿了金牌。紧接着,或许会打开电视,欣赏在巴西的黄金时间里举行的精彩赛事。

这一连串的动作都是以热爱体育的名义进行的——浑然不觉地坐在沙发上看别人比赛,占据自己晨跑的时间,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奥运会最有力的推广语。然而需要澄清的一点是,自己的生命和别人的运动之间并没有相关性,除非看到别人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后,也会从心底萌发出按捺不住的洪荒之力,到附近的运动场上去挥洒一把汗水——然而,有这样冲动的人多吗?

被“看别人运动”掏空了身体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一周的工作结束后好容易有了闲暇时间,经常会产生“让身体被运动掏空”的雄心壮志。毕竟,对于“征战北五环,家住回龙观”的北京人来说,没个好身板,连地铁都挤不上去。

然而,志气很容易就被周末下午打开电视就能看到的足球比赛所瞬间消磨,一场比赛看下来,天就擦黑了。就在对是否来个夜跑举棋不定的时候,篮球比赛又来了。篮球赛之后,还有数不清的英超、西甲……于是,看别人运动最终占据了自己打算拿来进行运动的全部时间。

2016年7月29日,一名工作人员引导媒体人员进入里约奥运会主新闻中心

即便在比赛结束后,大多数人会如梦初醒般地懊恼不已,但在欣赏运动员比赛的时候,那种深深的代入感已经给了他们极大的心理满足,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偶像的时候。

有趣的是,一些人的体育偶像换了好几代,但自己却始终鲜少有时间去运动场上“血拼”。

当一个国家申办奥运会或者足球世界杯之类的大型体育赛事时,在作陈述报告时都会承诺让更多的人参加到体育运动中来。比如,伦敦申办2012年奥运会时,彼时的英国体育大臣就称,这会让“200多万人更喜欢运动,100万人开始经常锻炼,60%的年轻人每周至少上5个小时的体育课”。

全民健身确实是个美好的梦想,且体育赛事的推广也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在奥运会结束一年后,英国的统计显示,在英格兰地区,每周至少参加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的人数上升至155万,比前一年上涨了1.3%。

不过,在经历了奥运短暂的刺激后,人们的运动热情便会走低。在悉尼奥运会之后,澳大利亚年轻人的运动量有所减少。而在希腊,雅典奥运会一度将这个国家的体育参与度提高了6%,但5年之后,运动人数就下降了13%。

大型运动赛事的刺激作用看上去立竿见影,但遗憾的是效果却不怎么持久。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经常从事运动的人数下降了17万。尽管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是“激发一代人”,但从效果来看,并没有激发一代人的运动热情。

门槛高的项目更不易火

总的来说,好逸恶劳的天性往往会统治大多数人。毕竟,坐在沙发上吹着空调看比赛,要比顶着烈日气喘吁吁地洒大汗舒服太多。但是,观众在看完比赛后,也会从不同项目中得到体验而产生亲自尝试的想法,比如射箭运动等。

如果细分体育项目的话,会清楚地发现人们在看完体育明星的表演后,对不同运动的参与热情持续度有较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每个国家的优势项目都会吸引更多人参与体验。比如中国就有很多人打乒乓球,一到大赛后,场地预订会迎来一个高峰期。举重虽然也是中国的优势项目,但金牌的获得并不会大幅提振这个运动的全民参与程度。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英国。在奥运会上英国不少奖牌都来自田径和自行车项目,在比赛之后这两个项目的群众参与度有所提高。但是,同样为金牌榜作出不小贡献的赛艇,不但没享受到“奥运红包”,其参与人数反而在之后的3年逐渐流失,直降15%。游泳也有此遭遇。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别,是因为不同项目给观众的体验不同。虽然不少人喜欢看体操比赛,但观众心知肚明,这项运动的门槛太高,绝大多数人都不能轻松掌握。因此,大部分观众都会对参与这类运动敬而远之。

夏季奥运会的项目在号召全民动起来这方面成绩都不佳,社会关注度略逊一筹的冬奥会就更难有所作为了。例如,温哥华在2010年冬奥会前后两年,到那里滑雪的人数并没有太大变化。

商业品牌获利最大

将观看体育比赛和激发运动热情挂钩,可能本身就是个伪命题。观看比赛还可能会有负作用——坐在沙发上,端着一杯可乐,捧着一堆零食盯屏幕半天,显然对健康不利。

人们都对网吧里足不出户的网瘾少年痛心疾首,可对表现出类似病症的体育迷却要宽容很多——大概都认为看体育和自身参与之间有联系,期望看体育的人都能自己动起来吧。

按照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理论:观看体育比赛的过程,也是观众向那些顶尖的体育偶像学习的过程。观众会观察学习榜样的行为,然后将其记在脑子里,经过练习,最后在适当的动机出现时再一次表现出来,即自己上场运动。

这个模型看上去很美。但对不少电视观众来说,他们在坐下看比赛之前,就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天赋与场上选手的差距太大,因此对榜样的表现只是单纯的欣赏,早早就打消了模仿和练习的念头,更提不上什么再现了。

当然如果有简单得多的方式,人们也是不愿错过的,比如买件偶像比赛时的同款衣服,或者同款饮料之类。这也就是为什么大的消费品牌要找运动明星代言的原因。

以在日本经营美国某个运动品牌的店铺为例,其商品在巴西奥运期间迎来热销。该公司是日本男子田径运动员剑桥飞鸟的赞助商,推出了剑桥飞鸟穿的同款上衣。

由此看来,最确切无疑被比赛所激发的,是商业品牌——运动员在重要赛事上的展示,可以直接拉动相关产品的热销。

现代奥运会集体育竞技、商业开发等诸多功能于一身。但是指望大家看一场比赛后就立即换装一试身手并不现实。然而,期待看了比赛后大家多多益善地购买带有五环标志的奥运纪念品,却是主办方喜闻乐见的奥运功能。

猜你喜欢
同款偶像赛事
本月赛事
大众偶像
Task 4
你是不是也有个同款妈妈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实用攻略 同款不同样
属于“我们”
属于“我们”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