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健脾除湿之王

2016-09-08 12:09付中学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6年9期
关键词:脾虚薏米粳米

付中学

初秋暑热未退,湿气当令,此时人体的胃肠功能经过一个盛夏的消磨,正处于一年四季中的最为脆弱时期,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容易出现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如秋季腹泻。因此,初秋养生要特别注意健脾祛湿。

立秋后可适当多吃些薏仁、莲子、山药、扁豆、白萝卜等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粥,取薏米20克、山药50克、白扁豆15克、赤豆15克,加水煮烂后加入白豆蔻1克,再煮3分钟食用即可,有健脾胃化湿的功效。此外,山药山楂粥也不错,可取山药50克、山楂30克、粳米50克,将山药去皮切成块状,山楂洗净,剖开去核,加粳米一起加水煮粥食用,有健脾胃消食的作用。

薏苡仁是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薏苡仁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部分地区将薏苡仁作为农作物生产,因为薏苡仁是传统的食品资源之一,可做成粥、饭、各种面食,供人们食用。

薏苡仁还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其健脾祛湿的作用早在秦汉时期就已被人们发现和利用。《后汉书》记载,汉光武帝刘秀麾下的将军马援奉命远征平定南疆叛乱,由于水土不服,众将士患上一种“软脚病”,也就是现代所说的脚气病。马援就命令他们常吃薏苡仁,因薏苡仁能除瘴气,久服能轻身延年。这样就克服了疾病的困扰,最终取得了南征的胜利。

薏苡仁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中药学经典《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更有“ 禾本科植物之王”、“生命健康之禾”等美誉。中药理论认为,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浓、解毒散结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肿瘤等疾病。临床上,提取制成的薏苡仁油可用于治疗气阴两虚、脾虚湿困型肝癌和肺癌。

湿邪困脾,人就会出现面目肌肤发黄、色晦暗如烟熏、肢体浮肿等症状。薏苡仁长于健脾燥湿,脾湿一除,面部颜色自会改善,因此薏苡仁具有一定的美白功效。建议大家平日常服,尤其推荐山药薏苡仁粥。取怀山药、薏苡仁各100克,加水熬粥,每日服用,可健脾益肾、抗衰老。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薏苡仁有一定的导致滑胎的风险,孕妇应避免食用。

猜你喜欢
脾虚薏米粳米
多吃粳米益气养阴
联用建中和胃汤与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价值研究
多吃粳米益气养阴
三款粥预防孕期便秘
薏米水降尿酸治便秘
治脾胃虚寒
脾虚表现的五大症状不可不知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薏仁的挑选方法
孕妇可以吃薏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