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胆管结石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流行病学关系

2016-09-09 06:11区卫林许洁娜尹合坤李启祥吴海恩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2期
关键词:吸虫病吸虫流行病学

区卫林 许洁娜 尹合坤 李启祥 吴海恩

肝外胆管结石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流行病学关系

区卫林许洁娜尹合坤李启祥吴海恩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结石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流行病学关系。方法选取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肝外胆管结石行ERCP的241例患者为研究对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达45.64%,以男性为主,占79.09%。结论华支睾吸虫感染是引起肝外胆管结石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控制华支睾吸虫的感染,对降低当地胆管结石的发病率很有帮助。

肝外胆管结石;华支睾吸虫;

华支睾吸虫寄生于肝的胆管内,可引起华支睾吸虫病,是我国当前最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尤其是广东珠三角,可表现为上腹隐痛、乏力、肝大等,目前认为虫卵、死亡的虫体及其碎片、脱落的胆管组织可成为胆石核心。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行ERCP的患者,分析其与华支睾吸虫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因肝外胆管结石收治行ERCP下取石共24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B超、CT、MR等影像学或ERCP下确诊为肝外胆管结石[1-2]。

二、方法

按ERCP常规予以网篮或球囊取石治疗,均于X光透视下确定肝外胆管结石取净,未见结石负影,术后均行鼻胆管引流取胆汁分析检查,确认是否有华支睾吸虫卵或成虫,分华支睾吸虫组与非华支睾吸虫组,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如年龄与性别的关系。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分类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年龄

本文241例年龄为21~89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6.0± 13.67)岁,男性为(54.98±13.45)岁,女性为(57.40±13.894)岁,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364,P=0.174)。

华支睾吸虫感染组发病年龄为(55.94±13.036)岁,非华支睾吸虫感染组为(56.12±14.217)岁,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105,P=0.917);按年龄段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性(Z=-0.576,P=0.620),但均以50~69为主,华支睾吸虫组61例为55.45%,非华支睾吸虫组66例为50.38%(见表1)。

二、性别

本文241例中,男性135例,女性106例;华支睾吸虫组的男性占79.09%,女性占20.91%;非华支睾吸虫组男性占36.64%,女性占63.36%;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χ2= 43.731,P=0.000)。男性以华支睾吸虫感染为主[87/(87+ 48)=64.44%],女性则以非华支睾吸虫感染为主[83/(23+ 83)=78.30%],见表1。

三、流行病学

在肝外胆管结石需治疗患者241例中,发现华支睾吸虫感染110例(占45.64%),与江门地区普查[3]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16.30%,进行二项分布总体概率的Z检验,P=0.000,提示肝外胆管结石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华支睾吸虫病是引起肝外胆管结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男女的构成比中,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男性87例(占79.09%),女性23例(占20.91%),而江门普查[3]结果为男性占77.19%,女性占22.81%,经Z检验,P=0.36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换言之,肝外胆管结石的男女感染比例符合普查人群的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比例,但感染率却远远高于当地普通人群的感染率,男性的感染率远远高于女性。从年龄段来看,50~69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达55.45%(28.18%+27.27%),与江门地区普查[3](50~岁组人群感染率最高)、全国流行区普查[4](以50~59岁组最高,其次是60~69岁组)相符。

四、治疗结果

ERCP下取净结石,X光透视下确定肝外胆管未见结石负影,鼻胆管引流3~5 d,第3天起,术后查出的华支睾吸虫感染者110例,均予以吡喹酮口服治疗,总剂量按210 mg/ kg,分3 d服,3次/d,4周后均反复多次大便常规查找虫卵,阴转率100%,随访1年,行B超、CT或MR等检查未见复发结石者。部分患者服药期间有头晕乏力现象(9/110),无腹痛恶心、肌束震颤等现象。

表1 两组病人临床资料的比较[n(%)]

讨论

华支睾吸虫病是常见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华支睾吸虫对宿主的要求特异性不高,因此种群分布的生物限制因素较小,可能是广大地区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地区流行的关键因素是当地人群的生活吃鱼方法和习惯,据全国华支睾吸虫感染调查[4],广东感染率最高,为16.42%,广东尤其是珠三角鱼类养殖业发达,人粪又常作养鱼饲料,当地男性有吃“鱼生”、“鱼片粥”或烫鱼片的习惯,所以男性成年人的感染率更高。在我们的研究中,华支睾吸虫组男性比例是79.09%,50~69年龄段为55.17%,与相关研究是一致的。

我们的研究显示,在肝外胆管结石需治疗的241例患者中,发现华支睾吸虫感染110例,感染率为45.64%,远远高于当地人群的华支睾吸虫病的感染率(广东感染率16.42%[4],江门市市区人群[3]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16.30%,50~年龄组感染率高,且男性高于女性)。也就是说,我们当地肝外胆管结石的发生与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有很大的关系。据研究,华支睾吸虫的胆道感染,破坏胆道上皮的正常结构及功能[5],导致胆汁中细菌性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升高,有利于难溶性胆红素钙的形成,胆道分泌糖蛋白的增多,并附着于死虫或虫卵表面成为结石核心,起支架和粘附剂作用,促进胆红素钙的沉积,且胆道上皮细胞的破坏、脱落、坏死、增生,可引起胆管壁狭窄、增厚,加上胆汁淤积,引起胆道细菌感染,最后导致色素类结石的形成。

有多个研究[6-7]发现,华支睾吸虫与胆管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所以防治华支睾吸虫感染,尤其是华支睾吸虫流行区,对于减少肝外胆管结石或胆道结石的形成很大的帮助,能减少胆管癌的患病率,对保障人民的健康,改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首先大力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供群众对本病传播途径的认识,自觉不吃生的或不熟的鱼虾,注意分开使用切生、熟食物的菜刀、砧板及器皿,结合生产需要,改变养鱼习惯,合理处理粪便,撤销鱼塘上厕所,清理塘泥、消毒鱼塘,杀灭螺类。其次对于已被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患者,应予以口服吡喹酮药物驱虫治疗,如合并有肝外结石形成,则应先予以ERCP取石并行鼻胆管引流,再予以吡喹酮口服治疗,是创伤小且安全有效的[8]。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肝胆管结石病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7,6(2):156-161.

[2]何小东,刘乔飞.肝胆管结石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14(4):275-279.

[3]李凤玲,林荣幸,黄宝明,等.江门市市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治疗措施探讨[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5,18(3): 214-215.

[4]方悦怡,陈颖丹,黎学铭,等.我国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感染现状调查[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杂志,2008,26(2):99-100.

[5]卢艳,许学年,冯正.肝吸虫与肝胆疾病[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08,34(2):107-112.

[6]IARC.IARC working group on the evaluation of carcinogenic risks to humans:Schistosoma haematobium.Liver Flukes and Heliobacter pylori[R].2009

[7]王乐旬,徐劲.华支睾吸虫致胆管癌的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10,37(6):366-370.

[8]刘泽权,刘旭明,林炎,等.ERCP治疗华支睾吸虫病并胆道感染的体会.职业与健康,2007,23(20):1895-1896.

(本文编辑:智发朝)

10.3969/j.issn.1672-2159.2016.02.057

529030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2016-02-29)

猜你喜欢
吸虫病吸虫流行病学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犬体内两种人兽共患棘口吸虫的分子鉴定
枝睾阔盘吸虫凉山分离株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测定与种系发育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牛羊肝片吸虫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骆驼感染肝片吸虫的病例报告
牛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生及防治
藏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措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