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及东盟相关诉求简析

2016-09-10 07:22安邦咨询
时代金融 2016年25期
关键词:东盟国家马来西亚峰会

安邦咨询

2016 年G20的背景

G20是二十国集团峰会。2016年9月4-5日在中国杭州召开。自2015年上一届G20会议结束,中国开始筹备本届峰会以来,已举行了多场相关系列会议(图表)。有几个对分析判断有关国家的相关事项应该关注:

中国将2016年G20杭州峰会定义为“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不仅具有重大政治外交意义,也具有深远经济社会影响”。

举办的有关重要活动,涉及的主要方面有: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国际金融架构、就业工作、能源可持续工作、绿色金融研究、投资与基础设施工作、农业、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创新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目标、智库会议、劳动会议、工商峰会、贸易部长会议、民间社会会议等。

G20是一种重要衔接,1999年首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开启了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开展经济政策的对话。这表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政治、经济诉求在G20中相遇。

分析既往对G20的期待,可以预判2016年主要诉求将不会有大的改变,所有期待不会减少,只能增加。

2016的G20与东盟国家关系分析

东盟国家在G20和其他机制中扮演特殊角色:看不到影响力,或说影响力不在台面上,但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密切关联,而间接或潜在地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如下实例说明。

2016年4月14日,美国亚太商务理事会经济和商务事务局特别代表Ziad Haider称,关于气候和发展主题,2015年是里程碑的一年。2009年开始,美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这几个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外长一起开展活动,支持这些国家的政府构建应对转型发展和政策挑战的能力,缩小在东盟领域的发展差距。这些领域包括农业和粮食安全、互联互通、教育、能源安全、环境和水及健康卫生等。

布鲁金斯-清华中心在双边和多变观点交流方面一直发挥重要作用。2016年3月22日,双方举行10周年庆祝活动并讨论了今年G20议题及全球治理问题。布鲁金斯将今年日本举行G7与中国举行G20放在一起比较,这是一个新的思考角度,使我们可从中注意分析中日的周边国家比如东南亚国家的有关立场和所处角色等。

据2016年G20官网信息,2016年4月19日,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张军在非盟会议中心同非洲国家代表就G20杭州峰会筹备工作举行对话。非方感谢中方专程赴非盟总部开展对话活动,赞赏杭州峰会有关政治设计和中方所做工作,认为这有助于G20发挥引领作用。非盟高度评价杭州峰会重视发展问题,并就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洲工业化等问题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期待杭州峰会取得圆满成功。

由此,引起我们的思考:在我们关注东盟的相关表态时,却没有发现类似的信息。而以下信息可反映部分东盟国家的诉求:

2016年6月20日FT“投资参考”称,“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法》修正案使那些在政府支持下投资东盟的日本企业能与中国企业竞争。一是日本对东盟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将增长。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已修改贷款规定,将通过一个特殊账户做出较高风险的投资。据预测,未来几年这类投资将继续增长。二是电力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可能成为日本企业的主要目标。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目前对东盟国家的未偿还放贷总额为1.6万亿日元(约合150亿美元),其中很多投资面向电厂和其他电力相关基础设施。三是修改贷款规定将让日本企业更有力地与中国争夺合约,中日两国正争夺在东盟的影响力”。

因以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为三大支柱的东盟共同体2015年12月31日刚正式成立,至今半年多时间,远不能说东盟一体化进程取得进展。但各方与东盟加强关系的速度加快,例如美日欧俄等看似间接关注,却可能转为直接有关,特别是贸易和金融方面的举措。

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及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拉塞尔说:“美国已经帮助东盟达成伙伴关系,在像APEC这样的机制之后,我们也灵活地与其他伙伴和像G20等组织以及多边机制一起开展工作。东盟成员们已经将他们自己的经济共同体向前推进,包括一些重要特征——关税、单一窗口等”。美国对与东盟建立新的框架倡议“美国-东盟联系”做出回应,不仅在基础设施硬件上也在软件上帮助东盟,包括政府-政府合作、公-私伙伴关系,重点是能源、创新,以及促进商务。

CNN今年3月1日报道,美国财长称,不期待全球货币战争很快出现。3月在G20峰会的系列会议上,财长和央行行长讨论了相关风险。

另据2016年5月31日信息,日本面向东盟诸国的流动资产直接投资额连续三年超过对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投资。新加坡星展银行经济学家马铁英表示:“对日本来说,东盟市场具有魅力”。东盟国家人均收入较低且人口结构年轻。与中国相比,其廉价劳动力和开放新市场更能吸引日本投资。日本国际合作银行调查显示,2015年想在中国强化或扩大中期事业的日企仅有48%,与2011年的73%相比明显下降。而表示想扩大对东盟(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投资的日企占56%。

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称,穆迪的投资者服务机构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这几个东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2016和2017年的增长前景依然弱于印尼和菲律宾。

穆迪预测G20的GDP增长在2016年为2.6%,相似于去年,2017年将为2.9%。越南将保持地区增长最好地位,主要是繁荣的制造业支撑及外资的流入。该机构也考核了马来西亚的主要政策改革的实施,政府财政状况上,石油低价的负面作用已经减轻。从总贸易额(进出口额之和)占GDP比重看,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分别是346%、131%和130%,而印尼和菲律宾分别是41%、58%。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易受全球需求降低及投资需求减弱的影响,而印尼和菲律宾则是以国内需求驱动的经济体。

猜你喜欢
东盟国家马来西亚峰会
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博弈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外媒聚焦上合峰会:风劲帆满待启航
东盟国家刑事审判制度综述
历届峰会回顾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新马来西亚十大必买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
感受马来西亚的高效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