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引领中中国制造未来

2016-09-10 07:22彭忠富
时代金融 2016年10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强国制造业

彭忠富

中国制造了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把航天员送进了太空,并研发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服装、电子产品到飞机舰船,中国制造是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之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响当当的制造业大国,但与欧美日韩等国家相比,中国在高端制造业方面还差距甚远,核心技术和核心关键部件受制于人,产品可靠性低,产业链高端缺位,导致中国制造整体竞争力水平不高。

最近,德国出台了工业4.0国家战略,意欲重新引领全球制造业潮流。美国欲凭借工业互联网,重新立于新工业世界翘楚地位。中国2015年推出了中国制造的纲要性计划《中国制造2025》,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型,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作为未来10年引领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未来30年实现制造强国梦想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全面开启了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之路,不仅有助于完成调结构、稳增长任务,更是从长远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和中国产品的品质。

夏妍娜、赵胜两位中国制造业的关注者,在最新合著的《中国制造2025》一书中,从产业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入手,在全球视野下展现新一轮工业革命在世界主要工业国的发展趋势和实施策略,总结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两大目标和五大特点,并且详细剖析了新工业革命的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工业大数据等九大技术基础,以及这九大技术基础之间的联系,让读者能清晰全面地了解新工业革命在欧洲(德国)、美国的全貌。本书案例丰富,多是来源于一线调研,借鉴全球经验,解构了中国制造2025的顶层设计,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十大重点领域,提出中国制造2025落地的实施方略以及面临的诸多挑战。

本书包括产业互联网开启新工业革命等五章,从发展趋势、技术支持、发展路径等角度全面地解读了中国参与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机遇与挑战。作者指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恰是中国政府在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中做出的积极举措,是在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强调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基础作用,认真谋划如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及如何将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未来10年,将会有1000家以上的产业互联网概念公司进军全球资本市场,它们聚焦于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公司和垂直技术供应商三大领域。无论你是政府政策制定者,还是企业管理者或是创业者,本书都可以为你在部署未来发展规划时,提供前瞻、智慧的借鉴参考。

经济环境在变,发展模式在变,竞争格局在变,消费者在变,消费方式在变,商业模式在变,人口结构在变,网络化和智能化更是在飞速变化。产业互联网并不可怕,这恰恰是中国从“制造”到“智造”的契机,最可怕的是我们闭门造车,对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从需求变消费的核心诉求,以及对众创共享的创新模式视而不见。

在“中国制造”改变全球经济格局,进入由大转强之际,智慧互联网成为转型升级并催生新兴产业的关键,势必将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引擎。“中国制造2025”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国家级战略概念之一,趋势不可违,谁能站在这个风口与时俱进,谁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赢家。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强国制造业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