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除去技术还剩下什么?

2016-09-10 07:22王蕾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15期

王蕾

摘要:本文从STEAM教育理论中看到“艺术”学习的价值,发现信息技术学科在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上与美术、音乐等学科的统一性,并阐述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巧用艺术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STEAM;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艺术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5/16-0057-03

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在教授信息技术学科的同时,还兼任其他学科的课程教学。由于我教授的绝大多数课程都是理性思维很强的,所以我的教学风格是课堂主线清晰、过程流畅、讲解细致到位,但这样做的缺点是缺乏趣味性。长此下去,学生们也许能认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但却不一定喜欢信息技术这门课。很多技能水平强的学生,其作品往往黯淡无光,而自身艺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只要教师在技术上稍作点拨,其学习结果往往令人惊艳。于是,我不禁想到:信息技术教学除去技术指导还剩下什么?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思考

近几年,“一师一优课”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很多教师都参与了晒课、评优。关于“优课”的标准,有专家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我认为这是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补充与提升。那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它们的课程目的、任务需整合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即课程的综合化。教育技术专家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目前比较主流的整合方式有:①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②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③利用信息化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在信息时代的优课中,信息技术不再是锦上添花的元素,而要成为教学的常态,更好地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教师不仅要更加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来突破教学重难点,而且要多使用海量的数字资源及学习平台等结构化资源、新颖的教学方式、个性化的评价体系等。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无论是在“整合”方面还是在“深度融合”方面都需要做更多的探索和创新。

“STEAM学习”开阔教学思路

近几年在信息技术领域,“STEAM学习”被广泛提起。“STEAM”是指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学)、Art(艺术)和Mathematics(数学)这五个领域。“Art”是近几年才被加进去的,因为艺术被证实可以培养人的创新性思维、适应性和其他问题解决技能。STEAM教育主张让学生在一个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学习背景下看待人文和艺术活动,并且打破传统上在不同班级和学科之间存在的壁垒。它认为“所有的学科能够并且应该彼此相关联,以便让学生在更高的视野上知道各种知识和技能是如何在真实世界中相互联系的”。

反思自己组织的学习活动,少有艺术类作品的呈现、评价,更谈不上对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也许你会问,信息技术课上为什么要培养艺术能力呢?其实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课程是相通的,当他们用到某项能力时,对他们的培养和提升就开始了。于是我开始思考:信息技术课程里有没有艺术学习的元素呢?学习结果评价里涉及艺术审美等领域,是否也有相应的量规支持?是不是可以在信息技术与艺术的课程整合中做一些尝试?……经过与几位艺术教师细谈,我才顿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艺术可以运用在它的方方面面。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巧用艺术学习

1.艺术感素材激发探究欲望

学习资源丰富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一大优势,所以对于有艺术感的素材,我们是比较容易找到的。

(1)多媒体文件

情境导入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他们往往会选择多媒体素材营造学习情境。如果素材更富有艺术感、视觉冲击力,那么学生的兴趣更容易被激发。相较于图片、文章、新闻报道等静态素材,广告、音乐、海报、电影片段、动画等多媒体素材会更有优势,即使是相同内容的视频美感也会有所不同。教师需要在备课时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搜索高品质的素材,有时甚至需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私人订制”。

(2)学案

学案引领被证实是构建高效互动课堂的有效途径。但学案设计有一定的规范,教学重难点、学生活动、评价等往往都要在学案里有所体现。而我发现,很多时候即使教师费尽心思设计,学生也并没有意识到学案是一个好的学习助手。不少学生因为觉得填表浪费时间、太过枯燥,会把学案放在一边,直接去完成学习任务,遇到问题时要么浅尝辄止,要么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我也看到,很多教师将学案和学习素材整合并制作成动画、特色学件,学生只要逐页点击学习即可。虽然效果并不理想,却也是一种勇敢的尝试了,但这对教师的专业要求比较高。学案设计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它是否美观,具有趣味性。那学案只能由教师来设计吗?教师是不是可以鼓励个性化的学案设计,让学生也参与到学案的制作中来呢?例如,在学习WPS文字时,教师可以把电子小报等学习任务改为电子学案设计。当然,教师要花时间先让学生观察、了解学案的组成部分,有创意的小组可以把这些部分设计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他们可以结合自己的艺术能力,在其中加入电脑绘画、图片、摄影作品等元素,没有想法的小组也可以按照教师的模板进行填写或制作。

(3)微课

“微课”的概念来自翻转课堂,目前它被应用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微课简洁、高效、自主性强的优势可以促进信息技术课堂进一步高效化。但是,真正能使课堂高效、受学生欢迎的微课并不多。因为在对微课的评价指标里,有一项是“趣味性”,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要达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不是仅靠教师儿童化的语言或花哨的界面就可以的,因此,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微课,做到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这样才能让微课真正“有趣”。

2.增加欣赏知识原理的机会

在平常的教学中,有些信息技术教师会将很多信息一股脑灌输给学生,然后让他们在自己能理解的范围内完成操作练习。但是这样做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的时间很少,启发性也不够,易导致学生对课堂的专注力不够,学习经常半途而废,作品的创新程度也不够。STEAM早期的例子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如给学生看数学概念如何嵌入到艺术品和镶嵌画中;如何让学生在基于项目的工程中了解家居用品结构和常见工艺;一个化学专业的学生如何通过穆迪水墨艺术演示他对科学的理解;等等。

我在自己的课上也进行了实践。例如,在研究Scratch《角色和背景》一课中,角色和背景的关系是重难点。我除了使用常规的科学手段来学习角色、背景相关按钮的操作方法,了解动画的原理和发展情况外,还采用手工作品演示动画、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动画各组成部分是如何配合的,从而进一步理解角色和背景的含义。

3.请艺术教师参与指导建议

我常常把艺术教师摆在“专家”的位置,询问他们的意见。列如,主题的选择如何更接地气、更受学生欢迎;学生作品中用到了美术、音乐等技能,我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如何更好地整理、收藏学生的作品;等等。艺术教师也很乐意与我交流想法,有时还会来听课,甚至担任学生成果汇报的评委。

经过讨论,我们也总结了一些在信息技术课上融合“Art”学习的方法。例如,要积极鼓励组内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认真参与研究、发挥特长;原理性的知识探索可以更加生动有趣,如表演等;创作类的作品要进行充分的评价,如小画展等;将评价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如制作电子问卷,接受更多年级、班级的同学为自己的研究和作品投票;等等。

4.成果汇报的艺术层面评价

也许,同样身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你早已发现,小学信息技术的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与艺术课程产生关联:信息技术课的电脑绘画与美术课的传统绘画在很多教学目标上是一致的;WPS文字和WPS演示文稿都要用到学生们在美术课上学到的设计、构图、排版等知识,以及在音乐课上形成的音视频鉴赏能力等;Scratch编程类课程要用到造型、场景的设计,绘制角色,画面排版,动画顺序的规划等;就连我们认为最基础的打字课,也可以动脑筋利用打字设计迷宫、拼图。

既然形式可以这么多元,那么评价的指标就不能千篇一律。由于艺术审美是一个主观性的活动,所以教师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等多维度的评价是需要的。评价指标也应做到开放,不能过多关注作品本身的好坏,而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对研究过程中学生的行为、情感情绪、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多做评价。我们应鼓励学生在体验中收获快乐,在信息交流中丰富情感。

在信息技术课中,重视艺术学习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思考和实践,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是源于我自己教学的需要。加强艺术学习并不是要让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获得学习的优势,而是要发挥艺术的感染力,丰富学生的知识架构,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艺术水平的同时,提升其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