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质激励美德,靠谱吗?

2016-09-10 07:22赵悦
当代党员 2016年13期
关键词:小楠反方美德

赵悦

从2016年5月1日开始,安徽师范大学推出新规:用优惠价格鼓励学生在就餐时使用文明用语。

新规规定,学生到食堂就餐,如果对工作人员使用了“阿姨,您好”“请”“谢谢”“辛苦了”等基本礼貌用语,就可以享受“文明用语特价菜”——一荤一素只要3块钱,几乎便宜一半。

校方此举,本是想通过物质激励,让食堂发挥教育功能。

对此,不少网友却不买账。

有网友惊呼:“我简直不敢相信,你得花钱才能获得基本的礼貌对待。”

有的网友说:“将礼貌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就会降低礼貌的价值。”

还有网友认为:“文明行为不是自发的,这简直是一种悲哀。”

争论尘嚣日上之际,公众关注焦点也向一个话题聚集——用物质激励公共美德,靠谱吗?

且看支持者和反对者如何过招——

第一回合

▲正方:物质奖励,能让好人更好做

【例证】

2015年7月21日,浙江省宁波市,护士张秀丽开着车带儿子回家。

在路口处,张秀丽发现一名年轻女子横躺在马路上,头部、手脚都有血迹。

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她,立即靠边停车掏出手机拨打120、110电话,并实施救助。

此时,围观的人群越聚越多,不断有人发声:“这个人是你撞的吧?”

“是啊,不然你有这么好心?天下着雨,还停下来救人。”

张秀丽即便满肚委屈,却也顾不上解释了。

女子的家人赶来,对张秀丽没有好脸色,充满了责备和怀疑。

“能理解,但是心里还是会不好受。”张秀丽忍着委屈。

最后,执法交警调取了现场监控视频,肇事车是一辆小型货车,肇事者已找到并愿意承担全部医疗费用,终于还了张秀丽的清白。

然而,受伤女子家人的冷漠却让张秀丽心寒,到最后也只是对她淡淡地说了声“谢谢”。

“虽然没有想过要得到什么,但是这样的结果总是让人难以平衡。”

【观点】

行善之人不該蒙受无谓损失,切勿让好人心寒。

▲反方:美德无价,非金钱所能衡量

【例证】

对于何玥来说,2013年是她人生中最漫长的一年。

这年刚读完小学六年级的她被查出患上恶性肿瘤。

年幼的她知晓自己的病情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毅然作岀了一个令父母亲朋震惊的决定:死后捐献器官。

那一天终于到来,何玥的父母尊重她的意愿,以最美的方式实现了女儿的遗愿。

当器官捐出之际,何玥的父母拒绝了器官捐献的补贴。

“我们只是想完成女儿的遗愿,帮助到更多的人,以另一种方式让女儿的生命延续下去。”何玥的父母默默流着眼泪,“不需要任何回报,只要他们好好生活就好了。”

何玥帮助了一些人重新感受人间美好,而她的父母也从未要求向这样的善行索取回报。

【观点】

美德是明亮的灵魂,它处在洁净、纯粹、温暖和自省自知的状态,金钱是无法为它正名的。

第二回合

▲正方:物质激励将鼓励更多的人去践行社会道德

【例证】

春秋时期,孔子有个学生远远地看到一个孩子掉进了河里,他不顾河水湍急,跑过去跳下河营救。在河里挣扎了很久,他终于把孩子拖到岸边。

孩子的父亲万分感激,当天便送了他一头牛表示答谢。

他并没有推辞,欣然接受了。

街坊邻里便议论纷纷,认为他作为孔子的学生还“这么贪心”,他不该收下那么贵重的答谢礼。

他心里有些委屈又有些愧疚,于是便回去向老师请求教诲。

孔子正襟危坐,微微点头,许久才缓缓地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是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也可以收下。善举理应得到酬报,因为你这样恰恰可以鼓励更多人去救人啊。”

【观点】

单纯靠号召和道德自觉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通过物质激励的方法能够唤醒潜藏在人心深处的道德之花,并作为肥料滋养其夺目绽放。

▲反方:唯利是图,将导致社会美德沦为功利化行为

【例证】

有调查显示,孩子的劳动态度、帮助他人的行为等都存在情境性,即越是集体活动表现越积极,而在“没人注意”或“没人在场”时,这些美德善行就会大打折扣。

在老师同学的眼里,11岁的小楠一直是个热爱劳动的孩子。每次学校大扫除时,她都表现非常积极,抢着干脏活、累活。

期末家长会时,班主任为了鼓励同学们能积极勤奋,特地为热爱劳动的同学颁发小礼品,还专门表扬了小楠。

小楠的父母十分惊讶,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个孩子实在是太懒了,从来不会帮着干点家务活。

当家长向班主任说出小楠在家的表现时,班主任感到难以置信。

“小楠的动机是通过积极表现以获得肯定和奖励,以此来得到心理满足,因此越是集体组织的活动,她的表现也就越积极。相反,在没人注意或没旁人在场的情况下,这些美德就会大打折扣——这显示出功利主义对美德行为的负面影响。”班主任在笔记本上这样反思。

【观点】

当人们将美德善行当成赚取世俗利益的渠道时,美德善行也就失去了它真正的价值,成为功利主义和“两面人”的幌子。

第三回合

何种美德才适用物质激励?

▲正方:事无巨细都该激励

【例证】

2014年6月的一天上午,安徽省合肥市祁门路与翡翠路的交汇处,清洁工王阿姨正在清扫自己负责的片区。

抬眼一瞥,王阿姨在人行道上看见一个红色钱包。

“谁的钱包掉了呀?”王阿姨四顾,无人回应。

于是,她就到路旁树荫下等候失主。

“我不能走呀,怕人家回来找钱包呢!”她对自己说。

一个小时后,一个年轻女子急匆匆跑来询问。

“终于等到你了,以后注意收好!”

女子说,钱包里有刚刚取的3000元救急的现金,还有身份证。

当晚,女子便拎着两大袋礼品在物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王阿姨家。

王阿姨没想到失主会登门拜谢,一直不好意思地说“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换成别人,可能早就自己收着了,哪还能在原地坐等一个小时?她总是很好心的。”和王阿姨一起工作的同事说。

【观点】

一切美德都值得表扬和褒奖,让道德英雄感受到社会对自己的精神回馈,才能使他们获得继续坚持美德的持续动力,也才能号召其他人加入他们的行列。

▲反方:激励不应一概而论,而应当建立一套制度和标准

【例证】

这同样是一个拾金不昧的故事。

陈志超是山东某学院的一名大一学生。

一天,她偶然在路边拾到一万元现金。

在苦苦等待没能寻得失主的情况下,陈志超毫不犹豫地交给了警方。

警方询问后得知,陈志超原来是一名贫困生。

一万元钱,就是她一年的生活费,能让她父母少辛苦几个月甚至一年。

面对这一万元钱,陈志超态度很坚决:“不属于自己的就不应该拿。”

“面对一笔‘巨款’还能保持头脑清晰,这是很可贵的,学校决定对她给予相应的奖励。”

于是,陈志超所就读的学院对她进行了全校通报表扬,并减免三年学费,共计14400元。

“我们给予激励的标准是——能否成为全校师生典范。因为符合这样的标准,学校果断对她进行了重奖。”陈志超的老师说。

【观点】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标准和配套的执行体系,才能保证物质激励的合理性和公信力。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物质奖励美德的行为避免成为功利主义的工具。

猜你喜欢
小楠反方美德
爱洗澡的猫小咪
诚实是美德
瓷枕,透心凉
有力的反驳
我们班的“小霸王”
瞌睡虫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一次精彩的辩论会
助人为乐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