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一个视角:我的爱你为什么不理睬

2016-09-10 07:22柴永忠
中小学德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师爱师生关系老师

柴永忠

摘    要:当前,“我的爱你为什么不理睬”已经成为教育中的另类“常态”,为此,教师应转换视角来改进师爱:从师生的交往出发去改进师爱;从儿童的需要去改进师爱;从和谐的评价出发去改进师爱。

关 键 词:师德;师生关系;师爱;视角转换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1-0043-03

时下,“我的爱你为什么不理睬”,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另类”常态,困惑着不少老师。要破解这一难题,需要我们转换视角,改进教师的爱。

一、从师生的交往出发去改进教师的爱

如何拆掉心与心之间的“栅栏”?通过改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适度的“私谊”,就是一条有效的路径。比如,某位班主任就练就了进入儿童内心世界的“奇门遁甲”,她的一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我将所有心事都写在纸上,在全班同学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塞给她,然后满心欢喜地期待她的回复……我一直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和张老师才有这种交流方式,才拥有这个秘密。直到临近毕业的某一天,我忽然惊讶地发现,班上许多同学都像我一样,和张老师有着类似的心灵交流,只是他们也都像我一样把这当作专属于自己的秘密。”[1]

这就是“私谊”,它展现了教育的艺术,蕴含着真正的爱的力量——心与心碰撞、交流、接纳乃至欣赏后的力量。那么,教师如何和学生建立“私谊”,以重新审视教学生活中的幽微细节,发现其中细微的爱的教育蕴涵呢?

(一)在“快”和“慢”的调控中建立私谊

所谓“快”,是指教师快速地进入孩子的内心。比如,新接手一个班,当天就能记住10个孩子的姓名,一周后就记住全班学生的名字。而且,教师记住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名字,还有孩子的兴趣、性格特点和优点亮点。试想,如果一个孩子一上学就被老师记住了名字,并且知道“他英语成绩特别好”,这个孩子该是何等地欢欣雀跃!

所谓“慢”,是指不急于求成,不急于对孩子下结论、贴标签。好的教育是一段温暖的旅程,而不是赛跑;真正的交往是“慢记忆”,而不是“一招定输赢”。当教育以加速度的方式进行时,速成就会变成速朽。“慢”给了种子萌发的机会,给了叶子葳蕤的机会,给了花朵饱满的机会。慢一慢,会另有一片乾坤;慢一慢,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以,孩子和同伴发生矛盾时,教师不应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难,而应耐心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对于一个粗心、邋遢、丢三落四的孩子,不要指望一天两天就能根除他的不良习惯。孩子对人生乃至对世界的认识,总会经历“由根生干,由干生枝,由枝生叶”的过程,只有让教育“慢”下来,教师的爱才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在“多”和“少”的取舍中建立私谊

作为教师,千万不要以为多解了几道题,多读了几个英语单词,多学了几项“兴趣特长”,就是对孩子生活的未雨绸缪。真正的爱不是“一厢情愿”和“理想设计”,而是给予孩子自由空间,使他们能够自主选择和多元规划。

少一些与孩子个性、特长无关的“充电”,多一些“我喜欢我快乐”的活动。比如布置家庭作业,与其整天抄生字、背课文,不如根据他们的兴趣特点,或看看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书籍,或去展览馆、博物馆、植物园、少年宫参观,以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少一些机械、重复和呆板的活动,多一些新颖、多元和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比如周会,就不应是单向灌输、板着面孔训人,而应代之以“我是小小交通警”“我是环保小主人”等主题活动。

少一些“假”“大”“空”的活动,多一些“细”“小”“实”的活动。可引导孩子学习和陌生人打招呼,尊重他人的秘密,如何去看望远方的亲戚,等等。如此,才有可能发生最接地气的成长——不断地打开自己,锻造自己,提升自己。

(三)在“实”和“虚”的结合中建立私谊

“我会倾听你诉说心中的烦恼,陪你听音乐,一起等待花开;我会陪你共同制作贺卡,共同浏览开心的网页,做你最可靠的盟友。”每每看到这样的文字,我的心总会不由自主地汹涌澎湃。试想,要有一份多么细腻的敏感和警觉,才能令教师表现出如此极具人文关怀的姿态!是啊, 孩子的生活不应该只有“耀武扬威”的习题,还应该有一些“虚”的活动,它无关课本,无关考试,却洋溢着生命的灵性。要想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就绕不开这些“虚”的、零散的、溢出学习边界的活动,比如:去水上乐园游玩、种植新奇的植物、做个香蕉冰淇淋……

当然,鼓励孩子在“虚”的一面“大有作为”,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匡正和扶掖。比如旅行,一定不能让孩子们沉迷在纯粹的玩乐之中而“不能自拔”,而要洞开孩子的视野,让其学会欣赏美景背后的意义。当教师在“虚活动”中和孩子们“意见一致”时,师生的生活便会更轻盈、更辽阔。

二、从儿童的需要去改进教师的爱

师生关系之所以“别扭”“拧巴”甚至 “敌对”,是因为教师缺失了儿童视角。如果师生关系总是在成人一厢情愿的单行道上,那么“断电”“磕碰”的尴尬境遇就会成为一种常态。因此,“教育切忌将孩子视为‘小大人’或成人的翻版,戕害其自然本性、压抑其独立个性”[2],只有转换视角,找回“儿童视角”,才能开出“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剂剂良方。

(一)“怎么说”比“说什么”重要

绘本画家几米说,“孩子是天使和恶魔一体的两面”,但他同时又说,“不管睡着或醒着,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当教师和家长远离儿童视角去质疑孩子时,恶魔的那一面便会出现。所以,当孩子犯错时,大人一定要记住:自己也曾是小孩,口袋里曾经藏有各种怪兽。既然如此,成人不妨换一种说法。

比如,面对学生的错误,与其说“你再犯错,小心你的……”,不如说“给你几个选择,要么……要么……你自己决定”。这样的说辞,在给予孩子自尊的同时,也滋润了孩子。

(二)“隐形”比“显性”重要

彼得·德鲁克的一句话很有意思:“沟通的关键是听到没有说的内容。”比如,当我们用“不合群”去描述某个孩子的时候,是否会掉进这个词语布下的迷宫,而忽略孩子所固有的生命特质?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沟沟壑壑”,教师的责任就在于从儿童视角出发,发现这些“沟沟壑壑”,找出最适合的教育方式。

一位资深教师分享了她的经验:从不直接说出学生显性、表面、零散的“错误”,不随意点评学生,更不随便扣帽子、贴标签。她只是尽心和孩子做朋友,尽可能去了解事情背后“隐形”的真相。比如,一个孩子故意“躲老师”,不是害怕,不是消极,而是:“老师,我一直等你来帮我分析卷子,可你没有来,我以为我考得太差,都不屑跟我说话了。”

(三)“事后追踪”比“当面敲打”重要

“当你生气时,请停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的确,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不在一朝一夕,而关键在日后的追踪、观察和坚持。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

一位老师惩罚某个课间操做得不认真的学生:“某某,请你重新做一遍,好吗?”不知道是这句话刺激了学生,还是她本来就带着情绪,只见她扭头就走。“给我站住!听见没有,站住!”因为当着同伴的面,她的反抗似乎是故意的。教师觉得很没面子,就上前拉住她,提高了嗓音说:“怎么了,你操做得不好,让你重新做一遍,意见这么大?”“我就是有意见,我觉得我已经做得很认真了,你凭什么留我下来”……

是让爱先一步到达,还是让惩罚先抵达孩子?无疑,控制情绪、停止愤怒,才能找到更为细腻、温润、灵活的方法,才能找到“深耕细作”的沟通方式。当你“当面敲打”时,孩子的心是紧闭的;而当你“事后追踪”,孩子们的内心对你是不设防的,是完全敞开的,自然就会主动反思自己。

三、从和谐的评价出发去改进教师的爱

作为孩子的“重要他人”,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是仅仅从分数的角度对孩子“盖棺定论”,还是从品性德性、创新意识、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等方面全方位地评价孩子?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的理念、勇气和坚守。

一位作家谦虚地说:“我所说过的话,大多被风吃走了!”就学生评价而言,口头评价的确很容易“被风吹走”,我们可以通过“有故事”的书面评语去激励孩子。例如,清华附小的窦桂梅校长曾经手写过这样的奖状:“那天,我们听到几位同学欢呼:‘哇,我们小组终于得了满分!’原来是你带领全组同学互相帮助的呢!你还告诉老师,‘自己努力,大家也要一起努力!’是你让我们懂得,‘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团队可以走得更远!’为这样的清华少年自豪!”[3]

“用嘴说出脏话,首先脏的是自己的嘴;抓起泥巴打人,首先脏的自己的手。”“阻碍你前进的不是远方的高山恶水,而是你鞋子里的一粒沙子。”“头脑空空的人之所以声音大,是想通过大嗓门掩饰自己的浅薄”“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这些评语都是为学生“量身定做”“非你莫属”的。能够从老师的评价中找对自己的位置,既是孩子的幸运,也是老师的幸运。

一个孩子正在班上炫耀自己过生日时收到的礼物数量之多,价格之昂贵……老师看到了,并没有当面批评,而是趁机祝福:“今天的你不仅身体长了一岁,心理和精神也应该‘长上一岁’才对!”然后在课后,耐心地告诉学生:过分地炫耀,会造成同学之间的相互攀比;过生日不等于“我最大”,过生日不等于吃喝玩乐,来自家人、亲戚、同伴和老师的祝福,你可以珍爱、分享并好好收藏,但并不是你炫耀的资本……

所有这些评价,都是“正在进行时”,都在“路上”。叶澜教授曾经说:“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在路上,才有机会“发现孩子”;在路上,才有能力“解放孩子”;在路上,教师的爱才不至于落到空处,才是饱满的、具体的,可感、可闻、可触,才能更长久地滋养心田。

总之,师爱是习惯、神态、眼界、情感等的全方位渗透和影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师爱,才是对生命的负责和呵护。事实上,凡是以师爱取胜的教师,都是以自然而然的方式打开爱,拓展爱、定义爱,让爱更加丰富、有力、优美。他们总能在教育生活的通幽曲径处,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如此,师生关系的“风向标”便转向了更活泼、更灵活、更温润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青娟.做学生最好的成长导师——张青娟班主任工作艺术99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5-18.

[2]邹太龙.孩子眼中的“人”与“世界”[J].中小学德育,2015(2):1.

[3]程晓云.清华附小的“活德育”[J].教师月刊,2013(2):22.

猜你喜欢
师爱师生关系老师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写给青年班主任:师爱,需要表达
师爱是一泓清泉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爱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什么是真正的师爱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