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格非的《废名的意义》

2016-09-10 07:22冯慧萌
文学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格非叙事学

内容摘要:《废名的意义》是当代作家、学者格非的博士学位论文《废名小说的叙事研究》的另一名称,收录于散文随笔集《塞壬的歌声》。作者分“桥”“水”“树”“梦”四章,从西方叙事学角度出发,通过细读文本的方式,对废名小说进行深入研究。这篇研究文章兼有作家写作和学者研究的双重特色,本文试探讨其研究特色。

关键词:格非 废名小说 废名的意义 叙事学

格非,本名刘勇,早年以写作先锋小说闻名,主要作品有《迷舟》《褐色鸟群》等,他1981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格非身兼作家与学者双重身份,他的文学研究融入作家的敏锐感受力,本文以《废名的意义》为例,试探讨其研究特色。

废名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卜居一隅、打坐参禅,过着不同于主流文人的生活方式,他的作品具有探索性、现代性和个人化色彩。格非在《废名的意义》中评价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废名所发出的声音尽管微弱,所留下的痕迹淡而又淡,但仍不失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人格的作家和学者。”①他选取废名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以叙事学为角度切入,全面的考察了废名小说的特质。

《废名的意义》分为“桥”“水”“树”“梦”四章,作者主要以叙事学研究方法,对废名小说中的读者、作者、晦涩、结构、时间、互文与非逻辑性、省略与空白、梦与事实、想象与事实、禅佛与悟道等问题进行研究。第一章“桥”,作者从废名小说的作者与读者为切入点,研究小说的发展脉络,讨论了废名小说的晦涩美学、创作阶段、风格流变、小说叙事者、读者接受等方面内容,对废名的小说世界进行了初步描绘。第二章“水”,重点分析废名小说的结构与时间,发掘废名小说的现代性,在论述中旁征博引,体现出作者对西方文艺理论和现代派小说的谙熟。第三章“树”,以废名小说中的典故和文本结构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废名小说以“互文”与“省略”为特点的形式意味。第四章“梦”,研究思想观念对废名小说叙事风格的影响,从文学与现实、文学的创作方法、文学的批评标准、哲学思想对创作的影响等方面探讨废名的文学观、废名小说的创作特点、叙事风格等,提出对旧的文学评判标准的质疑,要用更具现代意识的文学标准来看待废名小说。

格非在这篇论文中考察了废名小说独特风格的形成、发展与变化的轨迹,从总体上把握了作者的文体特征和叙事方式,还揭示出废名小说的艺术内涵、价值及其意义。他的研究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叙事学的研究角度,感性与理性结合,视野开阔善对比。

叙事学的研究角度。格非在文章的引言提到将废名列入研究计划的起因与作者自身的创作相关,“我自己的写作一度受西方的小说,尤其是现代小说影响较大,随着写作的深入,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学,寻找汉语叙事新的可能性的愿望也日益迫切”②。格非从寻找解决创作困境的目的出发,希望以研究指导创作实践,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自然倾向于废名小说的叙事,叙事学的研究角度就成为格非研究废名小说的一大特点。

《废名的意义》每一个章节都以叙事学研究为中心研究废名小说,但每一章的角度各不相同。第一章以作者、读者为切入点,研究废名小说整体发展脉络;第二章重点分析废名小说的叙事结构与叙事时间;第三章研究废名小说的段落、句子结构;第四章研究思想观念对废名小说叙事风格的影响。由此,四个章节从表层到深层、从微观到宏观、从内部到外部对废名小说进行了全面的叙事学研究。格非以研究废名小说的叙事为主线,同时擅于寻找与其他研究角度的交叉点,发散引申,试图揭示出废名小说的更多特质。例如,第一章从作者与读者的错位来解读废名小说“晦涩”的文体特征,格非在阐明自己的观点前,先摆出前人观点,包括用典、内倾、题材冷僻等等,这样就以“晦涩”为连接点,涉及到废名小说中用典、题材、写作倾向等问题,同时又从作者每时期设想读者的流动变化来辨析废名小说的晦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废名小说创作进行分期。这种研究策略形成如“鱼骨”一般的结构,叙事研究是中间的主心骨,分期问题、禅佛精神、文体特征、影响研究等是分支,这些研究内容共同支撑起废名小说的研究众多方面,便于进行全面考察。

感性与理性结合。一般说来,学者善于对文学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小说家善于将抽象理论蕴含在具体形式的表现之中。格非既是一位学者,又是一位小说家,他的这篇研究文章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很好体现出他学者与小说家的双重特点。

《废名的意义》每一章节的名称别具匠心,分别选取一个意象作为题目,依次为“桥”“水”“树”“梦”,它们既是废名小说中的重要意象,同时意象自身的特点也体现出废名小说的特质,构成一道巧妙的隐喻关系,这是感性与理性结合的一个表现。以“桥”为例,第一章主要研究角度是废名小说中的作者、读者、作品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作品可以沟通作者与读者,作品就仿佛一道的桥梁,桥既是连接标志,又是阻碍与分隔符,此外,“桥”是废名小说中的重要意象,也是小说代表作《桥》的名称。由此可知,以“桥”作为章节名称不但形象生动,还包含多方面内容和更为丰富的层次,也为多种理解提供了可能性。

感性与理性结合还体现在作者的写作方式上。引言部分作者简单回顾废名的生平,起笔的方式就值得注意。作者首先将镜头放在废名人生的最后时刻,遗体放在板车上静静地被运出校园,没有惊动任何人,突显废名的寂寞。读者看到这里不由得开始思考,废名的人生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如此寂寥。埋下伏笔后,作者接着写废名办文学刊物,教书,与周作人的交往等,通过回顾他的主要人生经历,看出废名的为人处世和他的性格特点。除了回顾废名的主要人生经历,作者还写到一系列的小事,比如废名给周作人雪中送炭、与好友熊十力因为学术分歧扭打、对胡适、鲁迅既支持又批判的态度等,从这些小事中看废名的性格特点。作者写的废名小传,采用《史记》传写人物的方法,记叙人物生平,善于从小事中发现人物性格特点,揭示事情起因,通过这样的介绍,使读者对废名产生形象的认识。这样的写作方式增添了感性认识,使理论研究文章更具文学色彩。

视野开阔善对比。作者在全面丰富掌握研究资料的同时,视野开阔,善于从对比研究中发现特质。“水”这一章中探讨到废名小说中的“风景”。作者首先与传统小说比较,传统小说中的风景作为背景存在,是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发展服务,而废名小说中的风景与之对比则有独立意味,在废名笔下“风景”成为作家叙述的重点,人物反而成为风景的衬托。作者以《菱荡》为例,在这篇小说中,风景占去全篇的三分之二,主人公陈聋子反而着墨不多,“他在作品中的每一次出现,都是闪闪烁烁,宛若风光绮丽的菱荡中几缕飘忽不定的亮光,一现即灭。他的身影在广阔浩瀚的自然美景中显得那样的渺小。”③接下来,与沈从文小说中的风景比较,作者指出两人小说中的风景描写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比较两人小说的叙事结构之后可以发现,沈从文的叙事焦点在于人,而废名的叙事焦点模糊不清,因此,他们小说中风景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对于“风景”的探讨与比较,作者既选取差异性较大的对象,也选取相类似的对象,逐层深入,能更清晰地理解研究对象的特质。诸如此类的对比研究在文中比比皆是,比如《桥》与《追忆似水年华》的对比,废名小说中人物对话与海明威《白象似的小山》中人物对话的对比等。

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其独特的作家,格非在整合大量材料的基础上,从叙事学角度对废名小说进行了深入解析,显示出他作为学者的丰富学识以及小说家的敏锐感受力,他的研究在相当程度上发掘出废名小说中隐藏的现代性,《废名的意义》作为废名研究的重要成果,对于重新认识废名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价值,以及开拓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格非.《塞壬的歌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2.废名.《废名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陈建军.《废名年谱》[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陈振国.《冯文炳研究资料》[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5.刘勇.《废名小说的时间与空间》[J].《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2).

6.马原.《阅读大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7.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8.青锋.《塞壬的歌声——格非访谈录》[J].《长城》,2003年,(5).

注 释

①格非《塞壬的歌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30页

②格非《塞壬的歌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35页

③格非《塞壬的歌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65页

(作者介绍:冯慧萌,武汉大学文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格非叙事学
主持人语:吴义勤 陈培浩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三十年格非研究综述
On the using of flashback approach at the beginning of Nettles
外宣翻译研究——基于修辞叙事理论视角下的构想
《金山》岁月流金
我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