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游记

2016-09-10 07:22葛雯瑞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历史感糖画焦糖

葛雯瑞

都说生命的趣味在于身体或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于是我去了镇远——一个像江南的地方。

幸好它不出名,所以还活得好好的。

古镇——请不要介意我这样称呼它,虽然很多年前它已经被改为县,可我还是习惯称它为镇,因为它的规模,也因为它的历史——就一方主街,河水蜿蜒而过,两排错落的翘角黛瓦隔水相望,三弧浅拱石桥横在水上。

我们住在一家叫“渔人客栈”的小古楼里,一排尖顶草笠悬挂在大门边,上面印着几个稍有些脱墨的大字“渔人客栈”。门廊前后连通,后门一出去便是一张原木吧台,旁边散落着几把藤编椅。古楼里有一面木墙,墙上贴满了新旧留言小条,五彩斑斓,有水迹泛黄,又在烈日下浅淡。在这种很有历史感的地方,留匿名小条很盛行,把心情、梦想、期望烙进一张彩纸,历尽艳阳风雨,大概是一种趣味,也是一种情怀。

沿着石板路走,是一壁巨石砌的城墙,镶着铁锈出铜色的重铁门。狮头衔着门环,雨季的湿润尚未消退,有点儿闪闪发光。又是满壁爬山虎,这种极具时代感的植物总是以这样葱茏的体态在盛夏疯长,无花无果,年复一年,颇有些耀武扬威的味道。我从不敢碰这么幽幽的植物,不知道里面埋葬的有没有森森白骨或什么骇人的聊斋故事。

门前有一个蓄着胡须的老爷爷,一个小木凳,一个小火炕,一锅焦糖,一张板桌,桌上玉色冷石板、十二生肖转盘。这是匿于时代缝隙中、藏在儿时记忆里的奇妙的糖画摊。

我拨弄着转盘,猛地一转,心里默念:“要龙,龙,龙……”转盘速度渐慢,快到了,快到了!心跳骤快,脑海中不觉蹦出那个在阳光下拿着龙形糖画的小孩儿,像得到全世界一样,止不住地傻笑,咽着唾液,舍不得吃掉这么伟大的骄傲。停了!指针赫然指着威武的青龙——旁边的一格,住在广寒宫里被冷得可寒碜的小玉兔。深重的失落感让我心里萌生出偷偷把针拨一下的冲动。

满勺冒腾着热甜蒸气,亮澈得如同琥珀的焦糖,拉起纤长的丝。老爷爷手腕回转起落,轻摇重点,行云流水,上下翻飞。细木棍,小平铲,细致而娴熟,一按,浅浅一铲,轻挑起来,浑然而成。

我喜欢这种香腻的口感,清新的麦芽味和太阳亮晶晶的色泽,它和着一种谓之遗失的惘然,冲破现代化的迷乱,怀着那个年代的陈旧但干净的情愫,颤巍巍地立足在这里,毫不突兀。

这种始于回忆的心情牵带着意料外的欣喜,成为一种真切而不可名状的乐趣。

伴随着这样无端的幸福感,我踩过青石板,踏上老石桥。桥尾是铺垫着陈布的嫩莲蓬摊,摊后几个随意绾起头发、身穿蓝色围裙的老妪,用粗哑的嗓音、莽气的方言连声叫卖:“小妹咧,刚讨下的莲子,很甜嘞!”眉眼或耷或挑,喜怒有神地谈讲着。莲子嫩嫩的口感在齿间化为果肉浅甘与莲心极苦的交融,滑过喉间,留下清而凉的淡香。

所谓乐趣,和生活糅在一起才称得上有趣,还漾着独属于它的况味。

佳作点评

有“历史感”的古楼客栈、“藏在儿时记忆里”的糖画摊、“铺垫着陈布的嫩莲蓬摊”,這些景象刻画了一个古色古香、生活悠闲有趣味的小县城。结尾一句使文章境界陡升。

(王凤)

猜你喜欢
历史感糖画焦糖
Sugar Painting 糖画
长春花蓝+中国红
“牛饮”牌焦糖珍珠奶茶
有你相伴(2)
有你相伴(二)
早期《三国》插图:熊清波本《三国全传》的插图问题
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为什么烤红薯越靠近皮越好吃
诱人的焦糖是致癌“高手”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感的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