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为民的好法官

2016-09-12 16:05王英楠刘丽丽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评查法官青春

王英楠?刘丽丽

面对黑洞洞的枪口,他挺身而出,智斗歹徒,解救人质;当无情的病魔来袭,他意志坚强,坚持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精益求精,是业务上的行家里手;对人民群众,他充满感情,有求必应;面对情与法的碰撞,他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他就是开鲁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蒋青春。

他公正司法

始终牢记职责和使命

2000年9月的一天,开鲁县三义井乡大有庄村一个破败的院落弥漫着异常紧张的气氛:两名持枪流窜犯在走投无路时劫持了一名妇女,要求干警全部撤离,否则就杀害人质。僵持不下时,歹徒提出要见法院领导。任务紧急,平日里少言寡语的蒋青春霍地站了起来,说道:“让我去吧,我熟悉刑事法律,对罪犯心理也比较有研究。”院领导带着时任刑事审判庭庭长的蒋青春火速赶往现场。子弹已上膛的枪口从木门中探了出来,离蒋青春不过四五米远,他边思考边靠近歹徒,从容地回答着歹徒提出的问题,并耐心地开导他们:“拒捕没有出路,释放人质、放下枪才能减轻罪责……”在强大的法律和心理攻势下,2名歹徒放下了手中的枪,人质得救了。

事后,同事问蒋青春当时怕不怕,他回答:“说不怕那是假的,但群众遇到危险时,我们不能退缩,因为我们是人民的法官,为民分忧解难是我们的职责。”其实,在危急关头,蒋青春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曾在一起案件中,面对二三百名不明真相群众的围攻泰然自若,释法解疑;也曾徒手夺下施暴者的菜刀,保护了遭受家暴的妇女。

多年来,为确保在每一起案件中体现司法的公平正义是蒋青春始终坚持的办案原则。开鲁县曾发生一起暴力抗税案,徐某等6人多次用设置障碍、抢夺抵税物品、追打征税工作人员等暴力手段抗税。法院受理此案后,因在量刑上争议较大,为了查清事情原委,蒋青春深入案发地、遍访知情群众,充分调研、反复核实,最终依法进行了定罪量刑,6名犯罪分子均服判息诉。

2003年,业务精良的蒋青春从刑事庭庭长岗位调到评查室主任岗位,由一线法官改任全院案件“质检员”。“评查工作在院里是二线庭,因为评查是对内部的纠错,工作枯燥不说,还很容易得罪人,很多同事都不愿意做,蒋青春却不这么想。”民三庭庭长于凤权说。

蒋青春认真评查每一起案件,甚至不惜得罪共事多年的同事。面对同事的质疑,他据理力争、毫不让步,最终,不仅没得罪一个同事,还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敬佩。蒋青春的案件评查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在他的倡导下,开鲁法院实行了一案一评、一案一卡制度,坚持每月出具《法律文书评查通报》 《案件质量通报》。多年来,他坚持对每一起评查案件写出详细的分析报告,并装订成册,共有50多本,近20万字。他每年评查案件近3000件,每季度都通报案件评查结果,还负责对上诉、发回重审改判案件的梳理和剖析工作。

开鲁县法院办案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全院案件裁判正确率上升至99%以上,上诉到中级法院案件的发改率在通辽市各基层法院是最低的。蒋青春常说:“法官百分之一的错案,对个案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咱要对得起庄严的国徽和心中的天平。”判前介入、审后评查,蒋青春坚持把好案件最后一道关,他把住了法理的公平,把住了法官的公正,也把住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其实,早在1998年,时任审判监督庭庭长的蒋青春就干过评查工作。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他,以往的评查频率已经不适合法院审判工作,于是他提请院党组变以往一年一评查为逐月评查、判前评查。蒋青春知道,这样尽管他的工作量会持续增加,但会使审判工作的判错率大幅下降,他便仍义无反顾地坚持。这项工作开创了通辽市乃至全自治区法院系统的先河,也让开鲁县法院获得了“全区人民满意好法院”的荣誉。

蒋青春不是法律专业科班出身,为了干好本职工作,他始终坚持学习,不断提高。将疑难案件内容整理记载到笔记本上、把报刊上与法律有关的内容剪下来贴到剪报集上,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在他的书柜里,摆了几十本工作笔记和剪报集,有些纸张已经泛黄发皱。他的书桌上,堆放的全是法律类书籍,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注解和补充。凭着对审判工作的热爱和孜孜以求的精神,他不断地在干中学、学中干,成为单位的“专家型”法官。法院的同事有什么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蒋青春。“新的法律不断出台,必须加强学习,随时翻阅案例,做到心中有,才能用得精。”蒋青春说。

工作35年来,蒋青春牢记职责使命,秉公司法、公正无私。承办过的1500多起案件,没有一件错案,没有一件被投诉,也没有一件引发上访。

蒋青春把全部心血倾注在自己无限热爱的审判事业上,长期超负荷的忘我工作,使他积劳成疾。2008年8月,蒋青春胃部总是不舒服,常常疼得睡不着觉,人也瘦了一大圈,被确诊为中晚期胃癌。1次手术、6次化疗,又伴随3次肠梗阻、2次胆结石和3次胰腺炎等胃癌并发症,使蒋青春的体重由164斤降到105斤,他从一个健硕的汉子变成了弓腰驼背、头发花白的小老头。由于胃被全部切除,没法保存食物,他每天都要吃6顿饭。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可最让他记挂的仍是工作。想到那些错综复杂的纠纷案件,想到那些向他求助的当事人,他一刻也躺不住了,马上又投入到工作中,此时的蒋青春做完第6次化疗才不过1个月。评查室的工作繁重复杂,院里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准备安排他去其他科室工作,他却坚持留在评查岗位上。

手术后的蒋青春坚持下乡调解案件,随身带着的总是那个装得满满的“急救包”,里面有牛奶、饼干、火腿肠。农牧民当事人还从没见过一边释法明理一边吃饼干的法官,了解了蒋青春身体情况后,他们无不深受感动。

回到工作岗位没多久,一起涉案金额数百万的遗产继承纠纷案在开鲁县城闹得满城风雨,此案还关系到全县一项民生建设工程。纠纷双方剑拔弩张,矛盾越来越激烈。身体极度虚弱的蒋青春主动协助承办人进行调解,眼看调解工作有了眉目,代理律师却联系不上蒋青春了。原来,蒋青春因为术后并发症又住进了医院。出院后,他再次把当事人召集到一起,当事人被蒋青春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终于握手言和,工程项目也得以顺利启动。

他一心为民

以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为己任

多年的审判经历,加深了蒋青春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他常说: “民商案件能调解的就不要判决结案,有些案件当庭宣判容易,但也容易埋下反目成仇的隐患。”在蒋青春看来,一个好法官,不仅要审理案件,更要“事了人和”。身为人民法官,永远要在细节上比别人多想一点,在审理中多走一步,在法庭外多做一些。

开鲁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涉及农民利益的案件较多。2011年7月,小街基法庭受理了王某等11户农牧民与某牧业公司奶牛饲养合同案,双方因购买饲料发生纠纷。案件审理期间,被告多人多次上访,案件所诉300头奶牛已经露天放养多日,随时都有生病死亡的可能。此案并非蒋青春承办,在了解案件情况后,蒋青春不忍心看到群众财产受到损失,便与同事冒着瓢泼大雨来到现场勘察。本来就重病在身的蒋青春,淋雨后身体更加虚弱,他强忍着身体不适指出双方存在的问题和奶牛的安全隐患。蒋青春的话句句说到了当事人的心里,他的真诚感动了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一场群体性纠纷得到及时化解。

由于小肠下坠,蒋青春不能多走路,上下班步行15分钟的路程都要骑摩托车代步,即使这样,苏木镇场、嘎查村里的疑难复杂案件,他仍坚持亲自到现场处置。同事劝他:“你上班走路都费劲儿,怎么还要下乡?”可他说:“不去,怕调解不下来啊!”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蒋青春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告知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调解方法。小街基镇某村委会与外地客商闫某土地租赁合同纠纷一案,涉诉土地千余亩,双方争诉2年,镇里和相关部门多次调解无效,当事人3次越级上访。此案转到蒋青春手中,他仔细梳理案情,先后6次找当事人了解事情原委,抓住矛盾症结,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只用了十几天,就使双方握手言和。

法庭不大连社会,法槌虽小重千斤。在工作中,蒋青春本着“能调则调”的原则,从不轻易敲响法槌,化解了一桩桩矛盾,让许多曾反目的亲人、朋友、伙伴重归于好。

在农村长大的蒋青春,对基层群众有着格外深厚的感情。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今天来之不易,能有机会为基层群众做些事儿,是我的荣幸。”

蒋青春一直把老家当做自己的法律帮扶点,无偿提供法律服务。开鲁县法院干警黄鸣雁清楚地记得,一个雨天,他和同事一行三人开车下乡去送达时,遇到了骑着摩托车赶路的蒋青春,问他干什么去,蒋青春说:“老家的村长打电话来,村里有两家邻居因为房地基的事儿正吵架呢,让我去帮忙调解一下。”浑身湿透的蒋青春在车上避了会儿雨,再次冲进雨中。此情此景,让这位年轻的干警深受感动。

2006年大年初二,蒋青春回到老家过年,一支邻村的秧歌队敲锣打鼓直奔村西头,涌进了蒋青春的父母家。原来,领队的田某曾是蒋青春的当事人。上世纪80年代,在蒋青春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挽救了田某和妻子即将破裂的婚姻。此后,田某每年都领着秧歌队到蒋家拜年,他逢人就说:“蒋法官是家乡的好法官,我一辈子都会感激他。”

蒋青春把群众放在心里,面对群众法律方面的咨询,他有问必答。很多农牧民听说蒋青春懂法律,常会给他打电话询问法律问题,这样的电话,他一天总能接上几个。遇到自己也不够清楚的问题,他就多方求教。有一次,为了解答群众的一个难题,他曾专门乘车到80公里外的通辽市区带回两本专业书籍。

就是这样,蒋青春心中装着天平,惦记着百姓,以处理好每一起矛盾纠纷、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己任,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赞誉。

他严以律己

用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2014年8月,蒋青春因病再次住进医院,做了胆囊切除和疝气手术,出院后,他仍坚持工作。同事们关心他,劝他多休息,可他总是轻描淡写地说:“有病归有病,该干的工作还得干,不能让病给吓住!”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意志,一直坚守工作岗位。

蒋青春始终以党员标准和法律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公正司法,没有办过一件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十几年前,法院受理了一起返还财物纠纷案,其中一方是蒋青春的小舅子,他曾多次找蒋青春为其说情。蒋青春却对主审法官说:“不论是谁,这个案子都要依法理、重证据,要判得公平公正。”小舅子输了官司,被依法扣押了财产,很长一段时间不理这个“胳膊肘向外拐”的姐夫。可当他看到蒋青春为调解别人家的纠纷被送进医院,感慨道:“为了工作不要命,姐夫是个好人。”

蒋青春的妻子孙淑云曾在三义井乡教学,每天上班要骑自行车往返20多里路。看着学校每年都有人调回县城,孙淑云着急了,丈夫是县法院的庭长,两口子两地分居8年,可他怎么也不肯托人调她回城。多年的相濡以沫,使孙淑云渐渐理解了丈夫,蒋青春舍小家顾大家,从不放松自己做人的原则和做事的底线。

蒋青春对自己和家人要求严格,可对群众却有着铁骨柔情的一面。东风镇农民邱瑞军帮别人拉车伤了腿,虽然打赢官司,身体却落下了残疾,妻子离他而去,儿子也辍学在家,生活陷入困境。审完案子的蒋青春记挂着他,帮忙为他解决了低保。

长期以来,蒋青春一直过着清贫拮据的日子。前些年,一家四口一直住在一间仅33平方米的旧平房里,儿子睡觉用的是旧门板搭的简易床。直到2004年,才贷款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楼房。蒋青春和妻子家都在农村,各有六七个生活在农村牧区的兄弟姐妹,平时还要帮衬一下。蒋青春被确诊为胃癌后,妻子孙淑云找出全部存款,加起来还不到1000元,她含泪跟妹妹借了2万元,妹妹才发现,原来生活在城里的姐姐姐夫经济这么困难。

蒋青春的经济负担很重,生活中处处需要钱,但他清清白白做官,明明白白做人,“宁可受穷,也不能拿一分昧良心的钱”。曾有当事人想请他吃顿饭,被他婉言谢绝,听说他得了重病,就带来一筐农村土鸡蛋,也被他三番五次地找借口“躲”了,像这样拒吃请、拒收礼的事儿在蒋青春身上不知发生了多少次。

蒋青春始终坚守共产党员和人民法官的理想信念和职业操守,不为金钱、权力和人情所动。有一次,蒋青春给一个知名企业提供法律帮助,企业负责人拿出一摞钱,说:“我没找你打官司,这不是贿赂你。你带病利用休息时间给我们提供法律服务,让公司在今后的经营管理中少受损失,这点钱就是给你补补身子。”蒋青春却说:“你们企业每年纳税近千万元,贡献很大,我提供些法律服务,是一名法官应该做的,这钱我不能收。”企业负责人感慨道,蒋法官真是清正廉洁的好法官。

蒋青春不愿过多谈论自己,在他看来,他做的不过是法官的本职工作。他说:“我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分钟,把我的余生献给我热爱的事业。”作为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他用无悔的青春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通讯员单位:开鲁县人民法院)

是人民法官的工作使我懂得担当的分量,是人民法官的责任使我面对危险时有了义无反顾的选择。

病痛的折磨让我更加体会到生命的可贵、时间的宝贵,我要把所有的精力和智慧奉献给我热爱的审判事业。

当法官,要公正在心,不惟情、不惟权、不畏邪。 ——蒋青春

猜你喜欢
评查法官青春
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 认真开展案卷评查
做“德法兼修”的好法官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信息系统环境下检察机关案件评查研究
青春不打烊
当法官当不忘初心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