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党的教育”

2016-09-12 16:15卫庆国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终生自治区机会

卫庆国

我曾于1984年至1987年在《党的教育》城市版工作过3年,现在虽已退休,但每每回忆起那段时光,总是念念不忘,历历在目。更让我感受至深的是,没有《党的教育》就没有我的今天。人们常说人生的成功必须具备三大要素: 遗传、教育、机会。而最难得的是机会,恰恰是《党的教育》给了我很多学习和锻练的机会,让我终生受益。

记得那是1985年,社领导派我去采访时任自治区电管局副局长的丁炘原,他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侄子,曾被打成“右派”入狱多年,在狱中他潜心研究,著书立说,平反出狱后努力工作,业绩斐然,他一生跌荡起伏,命运坎坷曲折。对于一个记者来说这是个难得的好素材,我一口气写了近2万字的报告文学《荃石赋》,发表这么大篇幅的文章在《党的教育》是史无前例的,我费了好大劲删了又删、改了又改,但还得占8块版,社领导几经商量最终破例给予支持,特殊批准刊发。更让我感动的是,分管副总编亲自为此稿写了1000多字的导读评论,文章发表后得到社会各届的好评,使不少人因为这篇文章认识了我。

1986年,社里要求各编辑部改革创新,包括改变文风,创新栏目等,我们编辑部经常开会研究讨论,让大家献计献策。因为当时我刚拍摄过一部名为《五张照片》的电影,编辑部主任就让我在图文并茂上想些办法,我提出在封二封三搞摄影小说的想法,主任非常支持,当即就鼓励我大胆尝试,不要怕失败。于是我构思了一个反腐败题材的脚本,经过反复修改,确定了框架,而后到乌兰察布盟组织实施,在盟委组织部门和几位朋友的帮助下,请到了当时著名的摄影记者和盟歌舞团的几个演员共同拍摄了100多张剧照,最后精选出20多张配上文字形成了一个摄影小说。作品刊发后,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也开创了《党的教育》刊发摄影小说的先河。

1985年到1986年,社领导交给我编辑云杉同志《访日杂感》的任务,每期刊发2到4块版不等,连续刊发两年。这是我一生中学到东西最多的两年,也是我编辑业务得到提高最快的两年。云杉同志是自治区党委领导,他带着乌兰牧骑到日本访问20多天,竟写出十多万字的随笔。这让我大长见识,敬佩不已,他这种爱学习、善思考、真勤奋的精神和对工作对事业对人生的态度,使我找到了终生学习的榜样,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我特别珍惜这次学习和锻炼机会。

1987年,由于多方面原因,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终生难忘的《党的教育》,但我对《党的教育》的情感一直没有变,缘分一直没有断。1990年9月29日,正值江泽民总书记在内蒙古进行为期一周考察的最后一天,社领导交给我一个特殊任务,请江泽民总书记为《党的教育》杂志社写点什么。当时我正在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做秘书工作,是自治区全程陪同江总书记的工作人员,有这样的便利条件就有机会。我先找到总书记的秘书贾廷安同志,因为有一周时间的朝夕相处,熟悉后我就和他说了题词的事,还说我曾在党的教育杂志社工作过,等等。说了不少理由,说得贾秘书不得不答应帮这个忙。记得那天晚上已经10点多了,总书记从政府礼堂回到新城宾馆,为《党的教育》写下:办好“党的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武装广大党员。

当我第一时间拿到这个题词时,深感能为《党的教育》做好这件事而自豪。

(作者单位:内蒙古粮食局)

(责任编辑/麦力斯)

猜你喜欢
终生自治区机会
给进步一个机会
走进神奇的汉特-曼西自治区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关于召开第18届24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会议的(第一轮)通知
最后一次
一次终生难忘的美国交通违章
终生学习必须终生阅读
“琴”定终生
11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