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市场化改革方向,实现协会转型发展

2016-09-12 02:29李毅中
化工管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商会行业协会协会

文/李毅中/

本刊时评

把握市场化改革方向,实现协会转型发展

文/李毅中/

目前,行业协会的改革已经启动,也遇到不少新情况,新形势下行业协会发展如何抓住新机遇?我想谈几点想法。

深刻领会行业协会脱钩改革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协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

2015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了《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了脱钩工作的基本啄则、主要任务、配套政策及试点工作安排,体现了对行业协会发展的新要求。学习《总体方案》,我有几点体会。

一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总体方案》指出,行业协会改革要“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改革方向”,改革过去行政化管理方式。市场化是一条红线,贯彻改革的始终。对政府来说,这个过程就是转变职能,该放的放,该还给市场的还给市场,该交给协会的交给协会,用市场化的办法管理协会。对行业协会来说,市场化就是一个转型的过程,要成为依法设立、自主办会、服务为本、治理规范、行为自律的社会实体。要主动探寻市场化的服务路径,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开拓发展空间。

二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是脱钩改革工作的有力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因为脱钩使行业协会商会党建管理出现真空,必须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紧紧抓在手上。从而保障行业协会商会正确发展方向,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健康有序发展。要加强和改善行业协会党组织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促进改革。

三是坚持服务为本。《总体方案》强调,行业协会商会工作中心要从服务政府转向为政府、企业、行业、市场服务。更好地为行业企业提供指导、咨询、信息等智力服务支撑,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诚信经营,实现更好发展。

四是坚持规范运作。脱钩改革的重点任务,就是要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五分离、五规范”。适过这五个方面的改革,促进行业协会商会褪去“官色”,回归社会本位。行业协会要遵规守纪,按国家法律法规、协会章程办会,推进协会规范化建设,有效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益。

行业协会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考。目前,党建、财务资产、人事管理、外事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文件也已颁布,要结合协会实际认真贯彻,反映和克服脱钩中存在的困难,提出建议,确保改革稳妥进行和转型的有效推进。

充分肯定行业协会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截至2015年6月,全国依法登记社会组织62万个,其中行业协会商会近7万个,包括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800多个,已基本形成了覆盖国民经济各个门类、各个层次的行业协会商会体系。应该让全社会了解协会、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协会是联系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企业、行业交流协作、互联互通互动的平台,是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市场规范,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调查研究和行业信息发布,当好政府参谋助手。深入一线,广泛收集和整理企业反映的情况和问题,为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在长期积累形成的行业信息网络基础上,行业协会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工具提升了统计分析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这些信息在协助政府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应对危机、调整结构、确定对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务院领导每季度听取行业协会关于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2015年10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召开部分全国性行业协会负责人座谈会。根据领导指示,l0余家行业协会分别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摸清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分析原因,提出意见和建议,向国务院提交了专题调研报告。

(二)协助政府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引领和促进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优势,积极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事项。在规划、标准的制定,加强技术改造,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化解产能过剩,提升质量、创建品牌,推行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努力协助政府开展工作,有效推进了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行业协会普遍参与了“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和行业调整振兴方案等编制工作,并积极推动贯彻实施。

(三)推进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行业协会普遍建立了自律性管理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职业道德准则,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建立完善行规行约,规范会员企业行为。配合政府相关部门维护市场秩序,主动协调会员企业关系,为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行业协会通过平等对话、沟通协商等办法,在缓解商事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工作,引导推动行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已有200余家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开展了行业信用评价工作,评出的A级以上信用企业1万余家。2015年8月,商务部与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行业信用评价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构建行业协会商会组织、第三方机构合作、会员企业参与、政府指导推动、社会监督协作的“五位一体”行业信用体系的总体目标。很多行业协会积极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组织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推动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五)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增进国际同行间的了解和信任。许多行业协会商会积极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做政府可信赖的助手,企业可依靠的帮手。他们代表本行业积极参与对外谈判和交涉,提升我国企业在业界的国际话语权,为会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铺路搭桥。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国际产品展览、技术交流、学术研讨,积极搭建国际交往平台,加强经贸合作,扩展国外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

把握机遇,勇于担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落实“十三五”规划中的独特作用

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提出“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重大举措。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发挥行业协会服务经济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行业协会要主动承担,积极参与,争取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一)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和支撑作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立起高效、灵敏的宏观、微观和中观三个层次的管理调控体系。宏观经济管理调控体系,这是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微观经济中,企业的主体地位正在市场竞争中逐步稳固。中观经济管理,也就是行业管理体系,这个层次承上启下,是整个经济调控体系中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层面。随着政府职能转移的加快,行业管理调控的职责就会落在行业协会的肩上。行业协会要主动发挥独特优势,更要立足服务,切实为政府、为企业、为行业、为社会服务,引导行业发展和自律,这是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社会组织改革对行业协会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发挥产业协同作用,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发展智能制造,开展“互联网起+行动”,这方面有许多工作可以做。一是促进企业创新。产学研用相结合,打造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行业技术发展与共享,实施优化升级改造,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二是建立行业企业合作机制,发展和完善行业产业链,促进网络经济和实体经济跨界融合,互利共赢。三是发挥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等智库作用,开展企业高端人才培养和员工培训,提供人才支撑。四是打造融资服务平台,协调推进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帮助会员企业解决长期困扰的融资问题。

(三)行业协会要带头走出去,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引领作用。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要求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制定技术标准、规范行业秩序、开拓国际市场、应对贸易摩擦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协会商会加强与国际行业组织的交流合作,建设国际化服务平台。行业协会应积极做好配合与服务,加强与沿线国家工商协会的联系与沟通。为此,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正在等备成立“一带一路工商协会联盟”,目前15个国家和地区有影响力的工商组织同意共同发起成立联盟。

(四)在振兴区域经济过程中,行业协会要有所作为。行业协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要善抓机遇,通过成立跨行政区域行业联盟、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联谊合作制度、组建联系网络等方式,推动横向联合。行业协会积极提出合理建议,协助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决策。近年来,中国工经联和地方工经联共同举办了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中部地区、本部地区和泛珠地区等五个区域性经济片区发展论坛,已经产生了较好影响。

关于促进行业协会发展的几点建议

当前大家都在全面理解、认真贯彻《总体方案和已印发的有关文件精神。有的文件仍处在试行阶段,还需要补充完善,要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一)加快行业协会立法步伐,制定专门的行业协会法。行业协会立法已酝酿准备多年,建议加快启动,尽早制定出台。立法似应关注以下内容:明确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和职能定位,明确政府部门职能转变的范围、事项和要求,明确行业协会的运行机制等。要让行业协会更多参与立法过程,广泛听取行业协会意见,集中表达行业或领域内的共同意愿.提高立法质量。

(二)促进行业协会发展,完善并细化行业协会扶持保障政策。要把落实扶持发展的有关政策作为脱钩改革的重要保障,加强政策支持和舆论引导,营造有利于行业协会发展的社会环境。一是希望建立财政资金保障机制,政府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坚持“费随事转”原则,引导资金、项目、人才等资源向行业协会持续流入。二是希望建立健全劳动人事、税收优惠、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促进行业协会从业人员职业化和专业化。三是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行业协会专业人才发展资金投入力度,安排部分经费用于行业协会人才培养。

(三)建议出台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等指导性目录,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建议从国家层面或者分部门研究出台政府职能转移目录,把诸如行业标准的制定、技能资质的考核、质量认证、行业自律等适宜于协会承担的行业管理职能明确交给行业协会行使。政府购买服务,不仅要有“清单”,更要有程序规范。文件提出了“严格程序,竞争择优”、“严格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管理”和“建立严格的监督评价机制”等意见,建议对这些大原则进行细化,使之成为可操作的具体实施制度,并最终落到实处。

(四)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之间应建立便捷、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协会与政府行政脱钩后要建立新的市场化关联,政府仍要加强和改进对协会的指导和监管,协会与政府之间信息网络更加频繁。建议加强对行业协会工作的了解和指导,将行业协会纳入政府管理网络,明确负责受理行业协会的报告和信息的业务部门,陡行业协会与政府的联系更加畅通。

(五)行业协会要加快转型,强身健体,提质增效,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资金短缺和人才匮乏是协会改革发展的两个瓶颈。要通过事业发展、政策激励、合理薪酬吸引和稳定人才,通过技能培训和实践历练,培养专业化、职业化员工队伍。通过提供规范、稳定、有效的有偿服务,实现自立生存、自我发展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规范运作,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协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能力。要通过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举措,实现协会服务能力和形象的品牌化,提高协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公信力。

(作者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

猜你喜欢
商会行业协会协会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河北省保险中介行业协会
扬中华商会十年成其大而强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中国西班牙商会
茂名市民营企业商会致力于塑造民企商会品牌 推动民营企业崛起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