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数思想指导 完善初数错漏

2016-09-12 00:54彭翕成
湖南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证法方程组整数

彭翕成

高数思想指导完善初数错漏

彭翕成

有老师表示,高等数学对中学数学的指导作用毋庸置疑,很多题目用初等数学方法解答较为困难,但使用高等数学方法则比较简单。比如罗必塔法则、泰勒展开式,让很多题目变得容易,因为命题人很可能就是从高等数学里获得灵感。问题是,考试时不能直接应用这些高等数学公式,可谓“空有屠龙技艺,没有用武之地”!

这种情况确实存在。这就好比成年人做小学的应用题,本来用列方程很容易解决,但限于算术方法,解答起来则十分困难。这说明高等数学应用于初等数学,需要研究如何化用,而不能照搬。除了明面上的应用,也可以是无形中的渗透,指导我们从更高的角度认识问题,特别是在初等数学中容易忽视的问题。下面笔者举例说明。

多本资料上有这道题,解法也各不相同。

由于a,b,c,d是任意正实数,放缩时等号不能取到,所以1<s<2。

对比之下,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解法2。但解法2真的就是完美的么?要知道此题是第16届IMO试题,又怎会如此容易!

解法2只是证明了1<s<2,但s能否真的取尽(1,2)中的所有数?如果不能证明s取尽(1,2)中的所有数,那只是说明了1(2)是s的下(上)界,而不能说明是下(上)确界,也就和解法1中得到范围(0,4]并无实质的区别。

(1,2)中的所有数。

思考:解法1并无错,只是得到(0,4]是下(上)界,而非下(上)确界,需要进一步压缩。解法2利用放缩技巧,得到更精确的取值范围,只是忽视了连续性。中学里接触的函数几乎都是初等函数,多数情况下不会出问题,因而这一问题也常常被忽视。而对学过高等数学的老师而言,还是要做到心中有数为好。

这样解答看似没有问题,但对学习过高等解析几何的人来说,遇到此题应该很快地联想到这是一个平面和单位球,而原点到平面的距离要大于球的半径1,平面与球不相交,意味着方程组无实数解。当Y=0时,则是中学里比较熟悉的二维版本这里的直线和圆也是不相交的。从无实数解可知无实数解,这与题目中x,y,z是 3个实数矛盾,此题为错题。

由于中学里并不讲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其实可看作是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升级版本,类比提一下也无妨),所以发现问题之后,需要另找途径来说明。

利用不等式3(X2+Y2+Z2)≥(X+Y+Z)2,即3×1≥22,矛盾。该不等式的推导可用恒等式:3(X2+Y2+Z2)= (X+Y+Z)2+(X-Y)2+(Y-Z)2+(Z-X)2,这样初中生也就能理解了。

不只一次看到这样的解法。如果中学生这样解,倒还可以理解。作为学过线性代数的中学老师,出现这样的解法很是不应该。

在线性代数中,求解线性方程组Ax=B的解的数量有三种情况:无解、唯一解、无穷多解。对于有无穷多组解的方程组,解方程组的本质就是用一组可以自由取值的变量(称为自由变量)表示其余变量(称为主变量)。对自由变量的任一组值,都能唯一确定主变量的值,它们一起构成方程组的一个解。需要特别强调,主变量和自由变量的分法并不唯一。

单纯从解题而言,这样的代换解法并不好。可利用例2的不等式3(X2+Y2+Z2)≥(X+Y+Z)2来证,或是由展开,或使用均值不等式

例4若ax+by=1,bx+cy=1,cx+ay=1,ac-b2≠0,求证:ab+bc+ca=a2+b2+c2。

所以ab+bc+ca=a2+b2+c2。

看到上述题目和解答,第一感觉就是条件ac-b2 ≠0多余。因为上述证明稍加改写就可去掉这个条件。

证法1(改写):由ax+by=1,bx+cy=1,得acx+bcy= c,b2x+bcy=b。

相减,得(b2-ac)x=b-c。

同理,得(b2-ac)y=b-a。

代入cx+ay=1,得(b2-ac)cx+a(b2-ac)y=b2-ac,得c(b-c)+a(b-a)=b2-ac。

所以ab+bc+ca=a2+b2+c2。

这样一来,b2-ac不出现在分母,不管其是否为0都不受影响。至于将cx+ay=1两边同乘b2-ac,也无需考虑b2-ac是否为0。

证法2(武汉陈起航提供)ab+bc+ca=ab(ax+by)+ bc(bx+cy)+ca(cx+ay)=a(2bx+cy)+b(2cx+ay)+c(2ax+ by)=a2+b2+c2。

证法3:ab+bc+ca-a2-b2-c2=

,而不是(b2-ac)x=b-c。

进一步想,就会发现,条件ac-b2≠0纯属画蛇添足。因为所求等式ab+bc+ca=a2+b2+c2可转化为(a-b)2+(b-c)2+(c-a)2=0,等价于a=b=c,可推出acb2=0。这意味着条件ac-b2≠0不仅多余,还造成了矛盾。添上脚的蛇也就不再是蛇,添上矛盾条件的题也就不再是合格的题了。

后面三种证法表明,无需考虑b2-ac是否为0。题目中加上ac-b2≠0这一条件,可能是命题者为了降低难度,考虑到中学生更习惯

证法2:(9x3-17x2+9)′=27x2-34x=0,可得x=0或分析函数增减性可知,当时,9x3-17x2+9取得最小值

这样做,让学习者一方面是无比崇拜,另一方面则是望而生畏。这让人想起关于数学家高斯的一段评语:“高斯并不喜欢教书,而且通常给人的感觉是冷冷的,故和其他数学家相处得不好,或许是因为他无时无刻都在思考研究,因而疏于人际关系吧!终其一生,高斯总是静静地将答案写下,不留一点计算痕迹,而且对答案有绝对的把握,就像雪地中狐狸总是用尾巴扫拭足迹一般。”

变式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常用招数。老师在讲完一道题目之后,常常会给出一些变式,既巩固原题,又开阔视野。有时不直接给出变式,而是启发学生,你能从这个问题想到什么,能否提出新问题。这样的启发自然是好的。但有时也容易出问题,哪怕是看似简单的变化。

比如,学完勾股定理之后,有些老师会补充:凡满足x2+y2=z2的整数解称之为勾股数,如何求解勾股数呢?讲解完勾股数的求法之后,如果学生再问,如何求解x3+y3=z3,x4+y4=z4,…,xn+yn=zn,这可就麻烦了。

证法1:

相当多的微积分教材都是采用这种证明,称之为经典并不为过。但经典的是不是最好,是不是就没有商榷、改进的余地呢?并非如此。

中学没有无界这个概念,但通过分析,学生可以看到这个结果是要多大就有多大的。

这是QQ群里网友求助的问题。问题一出,热心网友纷纷支招,提供各种解题思路。

求助者问:思路很多,谁最终解出来了么?结果没一人给出解答。

我说:这题是你自己改编的吧,原题是什么?

他不承认,说:哪有什么原题,这明明是一个独立完整的题目,数列的每一项都是唯一被确定的。

我说:那我搞不定。大胆说一句,没人搞得定。

他说:你做不出来,怎么能确定其他人也做不出来?

他说:你讲的好玄乎,能讲清楚一点吗?

我问:你知道虫口模型吗?

他说:不知道。

我说:虫口模型也是二次函数迭代,异常复杂。你不知道其厉害,所以无所畏惧。用最基本的思路来思考,当一时找不到通项公式的时候,常常会算出数列的前几项,希望从中找出规律,有助于解题。

数列的前几项是:

这时,他才老实交代,其实是在做:数列满足a0=,对于自然数n,,则的整数部分是______。

他希望求出an,代入求解。他将求an当作是计算的整数部分的必要条件,事实上并非如此。求解整数部分,是一个近似值,远比求解an的通项公式简单。解法如下:

因为an递增,于是,显然,从而,所以整数部分为3。

以上案例说明,如果研究者了解一些问题的数学背景,教学和教研就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少犯一些错误,从而更深刻地认识问题,更快速地解决问题。更多案例参看笔者的新书《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证法方程组整数
深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道数列不等式题的多种证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巩固练习
R.Steriner定理的三角证法
一类次临界Bose-Einstein凝聚型方程组的渐近收敛行为和相位分离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挖”出来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答案
三个猜想的另证与推广
求整数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