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尽心提携后辈,关注福建文学发展

2016-09-13 08:22林梅琴
福建人 2016年7期
关键词:华侨大学茅盾文学奖题写

本刊记者 林梅琴

陈忠实尽心提携后辈,关注福建文学发展

本刊记者 林梅琴

陈忠实(1942—2016),作家,1997年凭借《白鹿原》获茅盾文学奖,生前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宁德作家李师江发表在《当代》杂志2016年第2期上的长篇小说《非比寻常》,书名是由2016年4月29日刚去世的《白鹿原》作者陈忠实题写的。

据《当代》编辑石一枫介绍:“陈老师待人极好,也很愿意帮助和提携文学晚生。题写书名大约是今年二三月份,那时陈老师身体状况就不好了,但他并没有推辞,为四篇小说写了小说名,陈老很认真,题写小说名是用毛笔,还盖了他的印章。这应当是陈忠实先生的‘绝笔’了。”

李师江的这部《非比寻常》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在排版上,书名将采用陈忠实题写的毛笔字。

陈忠实和福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98年国庆期间,恰逢中秋节。当时华侨大学举办了一场“北美华文作家作品研讨会”,刚刚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陈忠实,应邀参加了这次研讨。在会上,他畅谈对“网络文学”的看法,很有预见性地提到:“一场新的信息科技革命已来临。”

1998年10月4日,陈忠实还专门为华侨大学的学生们开了一场讲座,分享创作经验,并在讲座中,受聘担任华侨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

在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院长陈旋波的记忆中,陈忠实是个爱抽烟的人。而对华侨大学校友刘立进来说,陈忠实的形象更为具体些。

就在那场讲座中,还在读大学的刘立进,不仅有幸听到了陈忠实的即兴诗歌朗诵,还拿到了他的亲笔签名。当时他想向陈忠实要那首诗的手稿,陈忠实的女儿解释,这是即兴创作,没有底稿,刘立进可以抄写一份留作纪念。之后,陈忠实帮忙校正了这份手抄诗,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么多年过去了,刘立进仍旧将它珍藏着。

这首诗叫《无题》,是这样写的:“云垂雨疏柳如烟,桃李含苞又经年。轻车碾醒少年梦,老大碎耕不计年。来来去去故乡路,翻翻复复笔墨缘。踏过泥泞五十秋,何论春暖与春寒。忆昔悄然归故园,不为成佛图清闲。骊山北眺熄烽火,鹿园南倚灼血幡。魂系绿野跃白鹿,身浸滋水濯汗斑。从来浮尘难化铁,青山无言还无言。”

除了这份手抄诗上的签名,华侨大学内纪念“北美华文作家作品研讨会”的石碑上,还有一份陈忠实参会的亲笔签名。与会期间,他还接受了《华侨大学报》的专访,并留下题词:“传播中华文化,沟通民族心灵,聚凝华夏精神。”

而在更早的1988年,陈忠实还在福建的刊物上发表过作品。那时陈忠实还没有茅盾文学奖的加冕,名气远不如现在。福建本土期刊《中篇小说选刊》,在1988年第2期刊登了陈忠实的中篇小说《四妹子》。

后来,在2011年这本刊物创刊30周年之际,陈忠实专门写下贺语:“众里寻它心无数,终于发现,好货尽收《中篇小说选刊》每一部。”

猜你喜欢
华侨大学茅盾文学奖题写
郭老为《徐孝穆刻竹》题写的封面
初三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创作观念
茅盾文学奖评委高海涛盛赞《岭南创作文丛》
5部作品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华侨大学香港校友会庆建国六十周年暨《祖国与我》联欢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