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6-09-13 21:11余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教学

余伟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入手,根据数学学科实践性和思考性相结合,形象性和抽象性相结合的特点,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创新思维 立体式思维 教学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266-02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民族的灵魂。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学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者的重任,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迫在眉捷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多以文字性输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其主观能动性由老师单方控制,学生在严肃的课堂氛围中难以利用不同的渠道获取知识,所以容易造成压抑和枯燥式记忆环境,那么这种记忆往往是死记硬背,缺乏知识间逻辑的灌输和联通。而立体式思维注重从各种感观刺激人体大脑,有助于学生更深刻认知新生事物和接受新鲜知识。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以为教学中通常把记忆局限于运动记忆、形象记忆和概念记忆,然除此之外还应包括逻辑记忆和情绪记忆。前三种记忆较为枯燥和不连贯,学生往往需要通过反复而有意识的锻炼才能实现有效记忆的效果,如一些数学公式和数学概念。而经过一段时间,所记忆的东西慢慢淡化而产生忘记或记忆不牢固。如果经过一个假期后,老师就上学期所学内容进行测试,往往会发现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遗忘。因此,如果我们辅助以多种方式立体思维式记忆,学生往往会记忆深刻。例如,在数学教学中一些应用题教授时,可辅助多媒体教学方式和生活案例进行。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舒适的学习环境,更可以将所学的知识渗透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感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也可通过户外实践和兴趣问答丰富变换学生的学习环境。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註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首先必须让学生积极地展开思维,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淡化教师的自我权威中心意识,实现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善于倾听不同的言论,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性,在教与学中倡导相互合作,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全过程,简单地说: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但这并非就是说教师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事实上,教师是全部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外因。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创造性活动产生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教学的实质是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这种交往,意味着平等,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共同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在交往的师生观中,教师的角色由“传递、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努力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立体整合。然而获得这种课堂气氛,就必须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改变学生是观众、听众的陈旧教学模式。因为陈旧的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的,而是在积极交往互动、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的。因而,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保障。

因此,在教学课堂中,教师要特别注重自身角色的转换,让自己走进学生的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鼓励学生想说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让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不再消遁。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教师要拓宽学生自己的翱翔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课堂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学习中,取长补短。这样,学生不但对数学课堂充满了兴趣,而且让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创新意识的教学氛围。

四、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

“任何思维,不管它是多么抽象的和多么理论的,都是从观察分析经验材料开始”。观察是智力的门户,是思维的前哨,是启动思维的按钮。观察的深刻与否,决定着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因此,引导学生明白对一个问题不要急于按想的套路求解,而要深刻观察,去伪存真,这不但为最终解决问题奠定基础,而且,也可能有创见性地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时机。凭直觉我们可能从问题的结构中去寻求规律性,但这显然是知识经验所产生的负迁移。这种思维定式的干扰表现为思维的呆板性,而深刻的观察、细致的分析,克服了这种思维弊端,形成自己有创见的思维模式。在这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发现题中所显示的规律只是一种迷人的假象,并不能帮助解题,突破这种定式的干扰,最终发现题中隐含的条件lgtg450=0这个关键点,课前预习,从而能迅速地得出问题的答案。

总之,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学生的创新是一个自我激励的过程,数学在初中阶段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数学教学与思维密切相关,数学能力具有和一般能力不同的特性,因此,在教书过程中,更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多给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朏朏 ,高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写作训练教程(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张鸿苓;关于语文教学体系的科学化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3]郭春生;怎样培养学生设计化学实验[J];化学教学;1980年03期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培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