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对供应链竞争力提升的作用路径

2016-09-14 08:27陈翠翠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4期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竞争力供应链

陈翠翠

内容摘要:第三方物流凭借自身专业化、信息化的优势,对供应链的运输、配送、信息等资源进行整合,为供应链系统缓解“牛鞭效应”、提供优质的运输和配送服务以及其他一系列增值服务,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顾客反应速度和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竞争力 供应链 运输服务

第三方物流角色的重新定位

一方面,从第三方物流服务使用者的角度来看,虽然第三方物流以其强大的成本和差异化优势吸引了不少企业,但是还是有为数不少的供应链节点企业把第三方物流看成是供应链系统外的辅助成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影响第三方物流发挥自身的物流优势来提升供应链竞争力。 另一方面,从第三方物流自身观念出发,第三方物流将自己定位于供应链系统其他节点企业的物流服务提供者,并没有意识到在现实形势中,它的地位已经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第三方物流应该是供应链系统内的一个节点企业,而不是系统外的辅助成员。它不仅提供物流服务,而且还提供各种具有特色的增值服务。第三方物流完全可以和供应链系统内其他节点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关系,但关键也是首要的因素是双方对第三方物流的定位,要改变把第三方物流看成处于供应链系统外部辅助成员的观念。

第三方物流为供应链提供优质运输服务

(一)第三方物流整合供应链的运输需求

运输需求整合就是指第三方物流根据多个用户的需求,将供应链系统中具有相同运送时间、地点要求的节点企业的运输需求,在不影响运输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拼箱混合运输,从而达到整合目的,实现规模经济,提高供应链运输资源利用率。例如,当同一区域多家供应商的货物发往同一个客户时,第三方物流就可以将多个供应商的货物采取拼箱混合运输的方式送达其共同的客户手中,实现小批量订货的规模经济性,如图1所示。

(二)第三方物流为供应链提供无漏洞衔接运输服务

供应链系统内的运输环节必须配套,而且作为运转和缓冲设施的界面必须确保在界面相接的两种运输方式能够实现无漏洞衔接,提高运输效率,减少中间的周转环节,从而提高供应链竞争力。第三方物流凭借自身物流运输规模化的优势以及完备的信息系统,可以为供应链提供无漏洞衔接的运输服务。

实现无漏洞衔接的首要前提是大规模运营,第三方物流对供应链的运输资源进行整合后完全满足这种大规模运营要求,从而提高运输工具的使用效率,缩短货物的存放时间,进而也就降低了成本。信息和通讯系统对于实现运输环节的无漏洞衔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运输过程可能涉及多种运输方式,而且还包括很多其他环节(如港口、货运站、清关/报关等)。第三方物流拥有完备的现代物流信息设备,能够有效协调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保证运输信息在运输系统内各环节、各部门之间保持畅通,从而实现运输环节的高效性,降低运输成本,保证供应链的高效率、低成本运作。

第三方物流借助信息系统缓解供应链“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又称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指供应链上最终客户需求向供应链上游移动过程中需求被逐级放大的现象。需求变化程度的增加导致了供应链系统内显著的无效率作业,如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被迫大量增加库存以应对需求不确定性,如图2所示。

从信息角度来看,这种需求被放大的根源在于用户需求信息在沿着供应链向上游传递的过程中发生了扭曲,这主要是由于对用户需求信息的预测误差造成的。在传统供应链中,供应链各节点企业根据来自相邻下游节点的订单来预测市场需求,并据此安排生产计划或供应计划,上游节点企业对市场的预测受到下游节点企业预测方法及预测误差的影响,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需求信息的误差都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这样,源头的供应商所得到的需求信息和实际的市场需求就会相差甚远,最终用户需求的微小波动就会导致源头供应商供应计划的大幅波动。这种需求放大的现象导致供应链各个环节为了应付需求不确定而保有大量库存,从而导致整个供应链系统内的高库存水平,增加供应链运作成本。

“牛鞭效应”对供应链的影响。信息是决策的依据,但牛鞭效应的存在使得沿供应链传递的信息处于“失真”状态,这会对供应链的顾客反应能力、获取竞争优势有很大影响。

第三方物流缓解供应链“牛鞭效应”的途径。第三方物流解决牛鞭效应的根本对策是整合供应链的信息资源,使各节点企业之间实现充分的信息共享,协调各节点企业的行动,确保市场需求信息能够真实、及时地沿着供应链向上游传递,同时尽可能减少供应链的流通环节以降低信息失真的程度。第一,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系统内部建立现代化的信息共享平台,充当供应链系统内的信息交流中心,实现供应链系统内各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信息共享就是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共同拥有一些知识或行动,以提高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在需求信息流通不畅的供应链中,上游企业只是了解其相邻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而对最终用户知之甚少。如果各节点企业能够掌握真实的市场需求,就可以大大减小牛鞭效应。第二,第三方物流提供“门到门”的物流服务,减少供应链流通环节,从而缓解牛鞭效应。供应链的流通环节越多,整个供应链的安全库存也越多,产品从制造商流通到最终用户所需的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也越高,供应链的牛鞭效应也越明显。

第三方物流为供应链提供优质配送服务

(一)配送合理化的要求促使集中配送的产生

配送本质上是运输,创造空间效用是配送的主要功能,但配送不同于运输,它是运输在功能上的延伸,其延伸功能包括:完善运输系统;消除交叉输送;提高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提高供应保障的程度。在现代物流活动中,配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几乎包括了所有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个小范围内物流活动的全部体现。一般的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任务的目的在于凭借其专业化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压缩流通时间、降低流通费用、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及实现供应链资源的最佳配置。随着运输规模扩大,单位商品的运输成本呈现递减趋势。

由第三方物流提供的集中配送就是将供应链系统内各节点企业处理同种或者异种商品的配送功能整合起来,利用自身的运输、仓储、信息系统等设备,制定合理的配送路线,将原先的小批量配送转换成商品集运,这对于供应链系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获取竞争优势意义非常大。集中配送体系在供应链物流活动占据十分重要地位,选取最佳配送路线作为集中配送体系的重中之重,构成集中配送活动的神经枢纽,对实施集中配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假设供应链系统中原先有两个批发商为四个零售商提供商品,两个批发商从自己的仓库向四个零售商配送商品,如图3所示。实施集中配送前,两个批发商的配送区域覆盖各自所负责的零售网点,很有可能造成相互之间的交叉配送,造成额外的消耗和浪费。实施集中配送后,两个批发商的所有待配送商品经分类后都集中到第三方物流位于不同区域的配送中心内,经过分拣、配货、配装等步骤后由第三方物流的两个配送中心向各自所负责区域内的零售网点进行配送,从而缩短配送距离,提高配送服务水平,如图4所示。同时,由于每个配送中心负责的区域是不重复的,所以能减少大量的交叉配送,杜绝了配送资源的无效占用。

(二)第三方物流主导的集中配送模式

第三方物流主导的集中配送模式就是指由第三方物流对供应链物流渠道中的一项或几项功能进行整合,从供应链物流运作的全局出发,利用先进的信息设备及时了解供应链系统内的物流资讯,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配送活动采用集中配送的方式,以实现整个系统内配送的效率化。 在此配送模式中,第三方物流承担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配送活动,首先将下游节点企业所需货物集中到配送中心(集货),再根据客户的需求对集中的货物进行分拣、配货、配装等各项活动,最后将货物送至各配送中心所覆盖区域内的客户手中。

在这种模式中,第三方物流履行着多个职能:既是众多零售企业的配送、加工中心,同时也是原材料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制造商和批发商之间的物流代理。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系统的各个物流环节中充当着联系人的角色,对优化供应链系统的配送服务、提高供应链系统的总体物流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三方物流主导的集中配送模式如图5所示。

(三)集中配送线路的优化

在集中配送活动中,对配送路线进行优化决策可以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物流经济效益,进而提升供应链竞争力。集中配送车辆路线安排种类繁多,但常见的也是最贴合实际的是起止点相同的路径规划,通常也被称为“旅行商”问题,主要是考虑从起始点出发,将货物送达到一定数量的客户后又回到起始点的线路确定问题。其目标是确定回到起始点前配送客户的次序,使配送行程总量最小,优化集中配送线路的常用方法就是动态规划法。

参考文献:

1.康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环境及竞争战略选择.物流技术与应用,2003(7)

2.傅烨,郑绍濂.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成因及对策分析.管理工程学报,2002(1)

3.杨红芬,吕安洪,李琪.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风险及对策分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2)

猜你喜欢
第三方物流竞争力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