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照进现实:解读《亚历山大大帝》中的文明情怀

2016-09-19 01:16
电影评介 2016年15期
关键词:大帝亚历山大文明

王 宁



历史照进现实:解读《亚历山大大帝》中的文明情怀

王 宁

影片《亚历山大大帝》从2004年上映后立刻引起全球范围内的热议,作为一部投入巨大的史诗级电影,《亚历山大大帝》可谓毁誉参半,在北美市场意外恶评如潮,但在亚欧地区受到热捧。这部电影,让以《刺杀肯尼迪》捧回奥斯卡小金人的导演奥利佛·斯通在收获掌声的同时饱受质疑,并且给予创作题材广泛的史诗电影很多发展的启示。

本片讲述了古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辉煌而坎坷的一生,他年少时便显露出非凡的军事天赋,在父亲遇刺的意外中继承王位,穷其一生扩张国土,呼啸的长鞭直指小亚细亚。亚历山大是一位彪炳史册的伟人,更是有血有肉有灵的男人,在光辉战绩背后,是渴望被爱和杀戮背叛的伤疤。《亚历山大大帝》中的历史角色充满了人性光芒,角色安排独具特色,象征意象贯穿始终,略过辉煌战绩,描绘了亚历山大在文明传播方面的丰功伟绩,本文试从这几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影片《亚历山大大帝》对史诗题材电影拍摄与叙事的启示。

一、 充满人文色彩的人物群像

历史题材影片的一大特点,便是在角色方面其注定是一部群像电影,无论是否有明确主线,众多的人物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但历史电影与历史记录有明确的区别,并非这一时期的任何角色都必须出现,必须原封不动地记录其所作所为,一些调味料是可以省略的,否则很容易造成观者的混乱,平铺的角色构建也很难有所突出,本片在角色选择与构建方面处理得恰到好处。

就像片名般直接,本片的主线便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成长历程,从婴儿时期的家庭生活到成年后的军旅生涯,一直到32岁英年早逝的整个经历。将这样漫长的时间线凝聚成一部不到3小时的电影非常难的,必须以省略细节的方式凸显主要情节,很多人物也必须一笔带过。例如亚历山大军中的许多将领,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但是影片并未给予他们过多的镜头,角色戏份的多少取决于其本身对亚历山大的影响程度。

亚历山大出身王室,但父亲腓力二世是一位以好武著称的君主,在马其顿国内享有很高的威信,但整个家庭内部,在亚历山大的童年甚至整个成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其实是他的母亲奥林巴斯。她拥有妖媚迷人的面容,神秘的女巫身份,甚至让贵为一国之君的腓力也感到惧怕,这个女人性格中的强势比起国王而言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她狭隘善妒,野心勃勃,行事感性,往往为达目的,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为了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不惜刺杀其他王妃,在亚历山大即位后,以母子情分为理由,千方百计的占据亚历山大的治理权与决策权。但是在她的心中,对儿子亚历山大始终母爱情深,他用神话中的英雄事迹鼓舞亚历山大拒绝墨守陈规,突破规矩的束缚,她的教导让亚历山大从小就有着超乎常人的思维与眼界,对探索世界有着强大的好奇与渴望。

在亚历山大的生命里,还有一位重要的导师,即亚里士多德,描述亚历山大童年的场景不多,但每一幕都简明扼要,缺一不可。在爱琴海的微风中,一群白衣少年围绕着博学智慧的老者,这个镜头干净而富有冲击力,亚里士多德阐述关于世界与感情的看法,这让年少的亚历山大更加向往未知,同时也明白了一种奇妙而能终生牵绊的感情。这就是他与赫菲斯提翁二人之间的关系,如同史实中写到“亚历山大是赫菲斯提翁的男孩”,赫菲斯提翁是他英勇的部下,无论是在伊苏斯之战所向披靡,还是攻打印度后的惨胜,即便许多士兵的死亡让下属众多将军萌生退意,赫菲斯提翁仍然坚定的支持亚历山大。赫菲斯提翁也是最忠实的伴侣,许多人为了名利跟随亚历山大,只有赫菲斯提翁真正理解亚历山大征服世界、共享文化的理想,以及对世界尽头之海的渴望。古老蒙昧的时代,人类的智慧尚需启迪,这样的理想无疑是远远超出物质条件限制的,而现实与纯洁美好的理想恰好相反,跨越欧亚大陆的征途中,充满了死亡与杀戮,这种背离的倾向甚至是内部的,在亚历山大一次次触到现实的坚冰时,身旁总是站着这位永不背弃的挚友。亚历山大一生中的另外两个伴侣,一位是来自异族的妻子,她爱的只是王后身份与荣耀,另一位是大流士身边的男孩,他永远沉默的充当帝王身边的烛火,这两个人与亚历山大的生命之河交汇了,却永远不会并流。

为了衬托月亮的皎洁,本片重点选择了母亲、赫菲斯提翁这两个角色作为明星,他们是陪伴、启迪、影响亚历山大一生的人物,这样的角色构建实现了衬托的作用,在群像影片中,这样有所凸显的结构是很有必要的。

电影《亚历山大大帝》海报

二、 动物意象下的英雄气概

相比于人性的复杂,动物则因种类的不同具有突出的特质,这为文学影视作品构造人物形象提供了一种巧妙自然的借代方式,通过一种或多种动物的多次出现暗喻人物的身份或性格。就如电影《狼图腾》中借用狼的形象,构造出坚毅冷峻的形象以及对自由和野性的向往。在本片中,为了体现亚历山大大帝的成长环境与王者风范,选用了蛇、鹰、马三种动物作为意象,陪伴亚历山大一生的人事际变,都可以在这三种意象中找到母体。

影片的开场,年幼的亚历山大偎依在母亲怀中,与缠绕在手臂上的长蛇亲密的玩耍,天使般的面孔没有一丝畏惧,这异于常人的举动暗示着他与生俱来的探索精神和无惧无畏。作为身份神秘的女巫,母亲的每次出现几乎都与蛇相伴,蛇的冷血阴郁、果敢敏锐与她的气场严丝合缝,这位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坐上王位,可以毫不犹豫地杀掉王室的其他成员,在亚历山大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后,她巧妙凭借亲情的连线,牢牢掌握着国家内部的权力。母亲的两面派成为了贯穿亚历山大一生的阴影,就像紧紧缠绕在手臂上的蛇,即使选择了常年在外远征,也恐惧已经得到的地位,同时又恐惧随时可能失去的胜利与信任。他从童年开始,就深切体验到了这种失衡与矛盾,这种如蛇般纠缠不清的压力是导演想要着重体现的内容。

对于冷兵器时代的王者而言,最能衬托王者之气的动物则是雄鹰与骏马,雄鹰遨游九天,是天空中的王者,具有无可替代的英雄气质;骏马天性恩怨分明,对主人温顺重情,对敌人无所畏惧,它们象征着一种内敛的霸气,真正的王霸之气不是像老虎狮子一般张牙舞爪,而是踏破芒鞋去勇闯天涯的精神,这与亚历山大的人生理想不谋而合。在笔墨不多的童年镜头中,10岁的亚历山大制服了无人敢近的烈马塞弗勒斯,当这匹乌黑的神骏带领翩翩少年走向围观的民众,父亲终于发出了赞叹:“去寻找一个与你相衬的国家吧,马其顿太小了。”这段制服烈马的故事在各种版本的史书中均有记载,亚历山大的内心对战争始终抱有恐惧态度,是塞弗勒斯陪伴他立克强敌,完成了在伊苏斯完胜波斯大流士的壮举。南征北战过后,面对随时可能分崩离析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在人生的尽头仍未确定继承者,在赫菲斯提翁去世之后,饱尝了背叛苦果的他不敢相信任何人,最后一个动作仅仅是抛撒手中的雄鹰戒指。

雄鹰是对他一生的概括,巴比伦、印度、埃及、波斯的每一块土地,只是他停留的驿站,亚历山大从未在乎飞行的里程,这一生的漂泊征战,只是为了享受不受牵绊起飞的过程。

三、 贯通历史与现实的文明碰撞

能否写实地复原曾经发生过的事件,能否准确把握既定的人物形象,均是评价历史题材电影的重要标准。两千多年前的渺远往事,想要在银幕上重塑当时的人文环境和历史形象非常艰难。在长达3个多小时的篇幅中,多数场景在于表现亚历山大时代的马其顿王国生活场景,对于角色经常活动的公民大会、王宫、学校等地点,地中海风情渲染的恰到好处。描写战争的场面不多,采用单线叙事的模式再现了黄沙漫天的伊苏斯之战、旌旗蔽日高加米拉战役以及发生在丛林中的海达斯皮斯战役,对当时军队的着装、包括战马、战象、兵器在内的工具非常写实,将气势磅礴的度量展现了出来。难能可贵的是,影片的镜头特意遵循了史书上广为流传的战法和阵形,这些才是一场著名战役的精髓,无论古今中外,向来崇敬以智取胜,甚至不战而胜。一个完美的军事天才,进可以浴血拼杀,退可以运筹帷幄,强取豪夺的胜利向来是为人所不齿的。与《特洛伊》等同题材电影不同,《亚历山大大帝》并非一味追求场面的宏大,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是力求精准的再现大战场面。这不失为史诗题材电影拍摄的一个重要启示,过于偏离轨道的场景,与史实的魅力注定无法对应。

然而,史诗电影要做的并不仅仅是概念上的完美复制,将历史转变为影视传媒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呈现,而是一种表现。本着“安放当前”的态度,奥利弗在电影中想描绘的不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军事家,而是具有超越时代界限的文化传播者。奥利弗这种对于文化重建的解释有当今美国文化的影子,来自五湖四海的文明在时间的流逝中融合,这样的黄金时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文化兼容并包的态度。电影中所描绘的亚历山大超越了古典时代的局限,在那个无数文明互相吞噬,古老民族的尊严被剥落的体无完肤的年代,亚历山大一视同仁的态度引起了众多同僚的不满,在表面风平浪静,实际上各怀其志的军队中,他变得越来越孤独,在欧洲大陆尽头的山峰,天空中飘落茫茫白雪,这个镜头是很明确的艺术加工,烘托了亚历山大孤独落寞的心境,此时他的面孔第一次出现了苍老的痕迹,为了体味征服的杀伐混战,为了传播文明的一意孤行,最终将他变得过于执着与自负。在伯里克利开创希腊城邦的黄金时代后,亚历山大开疆扩土,将希腊文明从本土推向了三洲五海,他前期的扩张战争成为后世颂扬的对象,这座英雄的丰碑,值得历史为他加冕。当今世界,美国文化的劲头锐不可当,亚历山大的文明观,更象征着美国特色的文化理想。

雄鹰飞越山巅,追随他黑色烈马的蹄印而去,俯瞰亚历山大大帝独自伫立在雪峰之巅,超越现实的文明情怀注定孤独,他的一生都是为了实现伟大理想踽踽独行。没有特洛伊的木马,也没有亚瑟王的神剑,影片《亚历山大大帝》从头到尾只有一位王者在孤独、背叛、杀戮中传播全新的文明观念,梦想着用文明开化征服蛮荒大地。在这执着的意念背后,他同样也是一个渴望父母亲情,珍视知音友谊的青年,同样拥有恐惧与伤痕。影片中亚历山大的形象塑造方向始终指向文明与人性,其间蕴含的浓厚文明情怀和人文主义色彩,对于同类历史题材电影而言,是一盏将历史照进现实的明灯。

王 宁,女,河北沧州人,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大帝亚历山大文明
威廉·亚历山大:通过画笔让西方了解中国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请文明演绎
亚历山大诉耶鲁大学:美国依据第九条提起的校园性骚扰第一案
漫说文明
学龄前期儿童患“亚历山大Ⅱ型”1例
对不文明说“不”
Cuando la sangre china llama
腓特烈大帝与洛伊滕之战
腓特烈大帝的两次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