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2016-09-19 03:00杨春晓永城市人民医院河南商丘476600
关键词:硬化性心脏病心理

杨春晓,石 磊(永城市人民医院,河南 商丘 476600)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杨春晓,石 磊
(永城市人民医院,河南 商丘 47660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7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的心理护理干预。半年后,采用随访问卷调查方式,观察、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实施综合的、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及预后,因此应得到临床推广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生活方式;影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报道显示,大约有90%的器官病变都是由冠心病造成的。临床上,冠心病有着非常高的致残率、致死率,给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害,也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了十分沉重的负担。我院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辅助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7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男56例,女52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5.12±8.44)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21±0.23)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者实施综合、系统、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认知性心理干预。患者入院初,护理人员礼貌、亲热地接待患者,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设施、病区环境及主治医师的基本情况,消除患者的陌生感、紧张感,引导家属参与到心理护理干预中来,指导其学会利用恰当的方式体贴及支持患者,稳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能够安心接受、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2)沟通性心理护理。一般情况下,冠心病患者会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恐惧、焦虑、悲观等不良心理或情绪,护理人员应利用鼓励性的语言、行为对患者进行引导、安慰,缓解患者出现的负性心理、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治愈信心。由于交感神经张力会导致冠状动脉出现扩张,因此,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肌肉松弛训练,使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得到降低,以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改善冠状动脉的扩张。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对患者实施健康知识教育,指导其学会心脏保健的相关知识,有利于缓解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1.3观察指标

半年后,采用随访问卷调查方式,观察、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善情况。为患者分发“焦虑抑郁评分量表”(HAD),统计、评估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患者的生活方式观察指标主要包括缺乏运动、体质量超标、饮酒、吸烟。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方式转变对比 [n(%)]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对比(±s)

组别 n  抑郁评分  焦虑评分对照组 54 44.23±3.14 43.15±2.69观察组 54 22.14±2.02 23.61±2.58 P P<0.05

3 讨 论

干预,结果观察组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出现率明显低于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表明心理护理干预辅助治疗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及预后,因此应得到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1]袁红娟,张风雷,赵 飞.心理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2:100-101.

[2]李玉珍,赵琦峰,李金娥,谢剑英,李灵娟.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26:130-133.

[3]房锦花.医院与社区联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农村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5,11:1232-1233.

[4]高建琴.社区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方式的作用与效果.医学信息,2015,17.

[5]滕伟心理护理对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方式的作用.中国医药指南,2015,30:230-231.

近几年来,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发病人群也逐渐趋于年轻化。据相关报道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肥胖、高血压等因素有着很大的关联,目前,临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是药物治疗。但是,很多患者虽然经过药物治疗得到了治愈,但又会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生活方式而导致病情复发,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并结合药物治疗,已经成为保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长期良好预后的关键所在。

本研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实施全面的心理护理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

B

ISSN.2095-6681.2016.09.083.02

猜你喜欢
硬化性心脏病心理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术后心力衰竭1例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