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对照研究

2016-09-19 03:00王丽华黑龙江省嫩江县铁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黑河161400
关键词:服药依从性个性化

王丽华(黑龙江省嫩江县铁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 黑河 161400)

个性化护理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对照研究

王丽华
(黑龙江省嫩江县铁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 黑河 161400)

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方式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的干预影响及对照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方式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 通过对以上两组护理方式进行比较,得出观察组应用个性化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远高于对照组的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能提升其服药的依从性,具有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个性化护理方式;高血压;中青年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心脑疾病的患者有严重的威胁。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个性化护理方式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的干预影响及对照研究。通过选取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20例为研究对象,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方式,效果十分满意,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49.34±3.2)岁;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52.4±5.1)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62±1.18)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应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具体如下:①入院之前需要对患者做各项检测(血压、生命特征)。②告知患者注意休息,加强体能锻炼。③日常生活上需要注意科学性饮食,禁烟禁酒。④定期检查患者的各项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上,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重视心理指导治疗,同时给予患者讲解相关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综合素质水平。②与患者交流过程中,注意态度温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帮助,让其恢复自信心,以便配合治疗。③多方面了解患者的背景,注重亲情护理,只有的得到家属的支持才能更好地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

1.3评价标准

针对患者服药依从性,使用CPAT评价标准,运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向其提出以下三个问题,具体包括:①有没有忘记服药及不注意服药;②有没有遇到异常症状情况,而及时停药;③有没有服药后,依然症状没有得到改善。三个问题中,答案为否的为依从性好,相反则依从性不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前后依从性变化情况,得出护理前观察组依从性差13例、可37例、良10例,对照组依从性差27例、可22例、良1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依从性差2例、可55例、良3例,对照组依从性差12例、可32例、良16例,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前后的依从性比较 [n(%)]

3 讨 论

近几年以来,高血压作为心血管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如果控制不好,可能导致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或心脑方面的障碍,甚至严重则可转变为诱发冠心病、脑中风的危险因素。患者服药依从性与血压低控制率有关,因此,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降压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1]。高血压患者如果想降压效果明显,则需要采取药物治疗与个性化护理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只有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2]。所谓个性化心理干预,就是针对不同患者的教育程度、家庭情况、社会背景以及对疾病的理解程度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对每个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教育,让每个患者对高血压既了解又能积极面对,树立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本文研究中,选取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两组的护理方法,得出观察组应用个性化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远远高于对照组的价值。个性化护理中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让高血压患者对相关高血压疾病知识(药物知识、预防知识等)有一个很好的了解,懂得坚持服药与改变日常生活习惯之间的重要性,理解服药不依从的后果,从而使高血压患者对服药的重要性有了更高的认识[3]。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较老年患者所承受的心理和社会压力引起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心理紧张恐惧,心情焦躁不安;②对高血压的严重性认识不够,盲目乐观;③忧虑多疑,不信任相关医护人员;④对高血压关注过度,导致紧张恐惧。所以,对中青年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干预,主要是平衡患者的心理、稳定患者的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机体的应激能力,从而使降压药物能够达到标准的血压值。

综上所述,个性化心理干预不仅能及时了解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也能及时了解患者对有关高血压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减少有关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提高高血压患者对服药的依从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健康教育方法。

[1]姜丽娜,李海霞.个性化护理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对照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7):49-50.

[2]孙锦庭,周桂芳.个性化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服药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9):393-394.

[3]孙洪波.健康宣教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14):230-231.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

B

ISSN.2095-6681.2016.09.089.02

猜你喜欢
服药依从性个性化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