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勘协园林和景观设计分会

2016-09-21 01:31
风景园林 2016年4期
关键词:园林规划导则城市绿地

中勘协园林和景观设计分会

济南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2015年1月,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水利部启动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4月正式公布全国包括济南在内的16个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大力推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构建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济南市开展了海绵城市相关政策、规范等的编制以及规划建设工作。

济南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主要编制了《济南市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完成了试点区千佛山景区、佛慧山景区、兴隆山景区及推广区兴福寺公园、小清河湿地、腊山河滨河绿地、腊山河西路绿地等不同类型绿地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设计。

《导则》由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化局组织,济南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于2015年9月通过专家评审。《导则》针对济南这类山地与平原复合型城市特点的城市绿地,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绿地中低影响开发雨水构建的基本原则、指标制定、控制目标分解和技术引导,提出适用于济南地区的技术途径及方法,明确设计到实施阶段的基本工作要点,并提供了试点区的典型实践案例,以指导城市绿地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

佛慧山景区为《山东省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中选定的试点区域,是试点区域内分区中的水源涵养示范区,设计目标是通过最小的干预措施使山体增强雨水渗透、水源涵养功能,因地制宜的实施雨洪利用,同时兼顾景区景观效果,完善景区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功能,形成完善、可持续的雨水系统。采用 植物种植+低影响开发+雨水利用的设计思路,根据现状情况,合理运用植物增渗、层层拦蓄、合理存蓄、末端收集的理念,采用合理的低影响开发措施,科学疏导雨水,分散径流,合理收集,合理利用,加强雨水的“渗、滞、蓄、净、用”等功能。

千佛山景区秉承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技术措施使绿地增强雨水渗透、水源涵养功能,依山就势实施雨洪利用,同时兼顾绿地景观效果,完善绿地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功能,形成完善、可持续的雨水系统

与此同时,济南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的《山东省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参与了山东省《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规程》、《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图集》的编制工作。

猜你喜欢
园林规划导则城市绿地
开发建设导则于城市开发建设实践——以桃浦智创城为例
基于长时序Landsat数据的城市绿地定量遥感监测研究
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
基于LID的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特征分析及措施设计
岛、城、人共生
核电厂分析软件验证导则研究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
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方法分析
发展城市绿地 提高城市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