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次世代系统可搜4.1亿张人脸人类步入天罗地网的监控时代

2016-09-21 06:50Sophia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6年7期
关键词:人脸人脸识别标签

文 /Sophia

FBI次世代系统可搜4.1亿张人脸人类步入天罗地网的监控时代

文 /Sophia

从某种意义上说,脸部数据是一种我们所有人都无法逃脱的“数据链路”。

从技术角度讲,人脸是唯一不需要用户主动配合就可以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

从谷歌、Facebook到BAT,从刷卡消费到企业门禁,人脸识别不再是电影中炫酷无比的特效,已经成为了一把便捷的“万能钥匙”。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两个领域的迅速发展以及智能设备的普及,人脸识别技术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业内关于人脸识别准确性、安全性、隐私性的辩论,也从未停止。

近日,一则爆炸性的新闻再度将人脸识别技术和FBI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根据美国联邦政府问责局(GAO)发布的最新报告(PDF),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悄然构建了庞大的人脸识别系统,这可能并不仅仅出于必要的安全防护保障。据了解,这项名为FACE的人脸识别系统,作为所谓的“下一代识别系统(Next Generation Identification,NGI)”的一部分,FACE宣称能够借助监控系统获得面部图像,与数据库相比对后再结合指纹、掌纹、护照或银行卡记录等其他身份识别特征信息,帮助警方快速锁定犯罪嫌疑人。目前,FBI已经通过连接州和联邦数据库绘制了超过4.11亿个面部图片,其中包括超过1.73亿条驾驶证照片等等。这些照片都经过了常规扫描来匹配FBI在视频中捕获的犯罪嫌疑人照片特征。

这项与电影《鹰眼》中类似的复杂系统其实早有谋划,FBI的人脸识别系统足足经历了长达三年的试运行,之后于2015年4月份上线运作。在试运行期间,FBI机构成员执行了超过3.6万次扫描,主要针对州范围的人员调查。在获得犯罪嫌疑人的照片之后,该系统会根据面部细节进行匹配然后从数据库中返回50个匹配的任务,以便于调查者进一步做出判断。当时,只有7个州同意查询联邦部分的数据库,包括阿肯色州,佛罗里达州,马里兰州,缅因州,密西根州,新墨西哥州和德州。

如果说数据库中有3千万的照片是来自曾经犯罪的入档照片。那么FBI剩下的那么多照片哪里来呢?GAO表示,FBI与几个洲进行“交换合作”,这些照片分别来自国务院签证和护照数据库、国防部生物识别数据库,以及多个驾驶执照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中的很多照片是没有任何犯罪记录在案的,并且有很多是外国人的证件照片。但FBI现在拥有了访问权限,这就意味着FBI可以随时在数据库中做相关搜索。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FBI根本没有权限去访问任何一个州的这些数据库,但有关报告表明,FBI至少和18个洲达成了私下的协作关系。

人脸识别游走在隐私边缘

作为生物识别技术的一个分支,人脸识别技术的原理很简单:通过标记面部关键部位进行人脸识别。现已广泛的应用于公司考勤,火车站,机场等公共交通场所,通过摄像机或摄像头进行采集,而采集来的人脸图像则汇聚成庞大的数据库。这些数据被用来验证算法,从而不断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性。当前,先进的人脸识别系统已经可以在万千人群中将搜索对象很快辨认出来,在出入境口岸、机场、车站、赌场等场所,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在用户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用户的人脸图像与嫌犯列表的人脸图像做比对。借助密布于街头的监控摄像机,人脸识别技术可以24小时蹲守、盯梢、跟踪目标,不知疲倦,不眠不休。虽然这项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方面保障了人的安全,但也严重窃取了人们的个人隐私。

·人脸识别系统应用范围之广,已经涉及社会多个方面 。·脸识别技术的原理很简单,是通过标记面部关键部位进行人脸识别。

与每一样疾行的科学技术一样,在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其意想不到的潜在威胁也让人害怕。在美国,人脸识别的技术带来的隐患曾让Facebook、谷歌等多家科技巨头引火上身。关于生物识别技术隐私泄露的问题已经不止是公众谴责的阶段,越来越多的类似问题被诉诸法律,希望通过法律约束越来越多的公司和机构滥用个人隐私的行为。今年5月,美国加州北区法院法官做出裁决,推翻了Facebook之前提出的一项动议。虽然这一裁决仍然令诸多有关生物识别技术的问题没有得到解答,但却为用户对Facebook一款热门产品提起的法律诉讼扫清了障碍。这起诉讼称Facebook照片标签系统未经用户明确同意生成“脸纹”(一个人面部的几何呈现),因此侵犯了用户隐私权。

据悉,这些“脸纹”通常被用于识别用户身份,然后建议他们给上传的照片做标签。根据诉讼请求,这种做法违反了伊利诺伊州的《生物识别信息隐私法》。该法案禁止企业在未经用户明确同意的情况下,收集包括指纹或“脸纹”在内的生物识别数据。乔治城大学隐私与科技中心的阿瓦罗·贝多亚之前就曾指出,“如果你开了一个酒吧,法律不会禁止你拿走我用过的啤酒杯,但会禁止你提取上面的DNA。”

Facebook在其《数据政策》中披露了照片标签系统的存在,用户可以选择退出这种功能,但目前还不清楚这些举措是否符合法律对同意的定义。Facebook发言人早前在一份声明中称:“这项诉讼缺乏法律依据,我们会积极地替自己辩护。”

如果原告在这起诉讼中笑到最后,那么这将给Facebook乃至整个科技行业带来重大影响。因为Facebook的照片标签系统是该公司核心产品之一,Twitter和Google Photos等竞争对手也都推出了自己的照片标签系统。今年3月谷歌也曾遭遇过类似诉讼,被指控Google Photos中的照片标签系统违反了伊利诺伊州《生物识别信息隐私法》的规定。

此前,谷歌还曾研发出一个能够装在智能手机上的街景软件。当这个软件扫描街景时,也可将路过的行人面部信息采集,从而引发公众极大的不满。随后,该款谷歌软件被迫做出修订,对人脸信息打马赛克。

在大多数涉及面部信息隐私保护的判决中,法律站在了大多数人一方。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在人脸识别之前是否需要征求对方的同意的选择,科技公司目前分成了两派。Facebook表示,如果用户不愿被纳入该公司的面部信息数据库,那么需要主动提出。这意味着,这些信息默认将会被纳入数据库。另一方面,微软则表示在进行人脸识别之前,会征求用户的同意。

一位消费者称:“那并不仅仅是你在网上的匿名信息,他们在追踪的是你的脸,是你本人”。 因为从技术角度讲,人脸是唯一不需要用户主动配合就可以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而其他生物特征的采集过程都需要以用户的主动配合为前提,即如用户拒绝采集,无法获得高质量的特征信息。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人们对隐私意识的提升,无论如何,人脸识别授权这个看似“很超前”的讨论环节,都将成为人脸识别算法商们无法回避的话题,急需相关法律出台和约束。

猜你喜欢
人脸人脸识别标签
人脸识别 等
有特点的人脸
一起学画人脸
揭开人脸识别的神秘面纱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三国漫——人脸解锁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人脸识别在高校安全防范中的应用
让衣柜摆脱“杂乱无章”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