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治疗大量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2016-09-21 07:24朱宝山范远威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闭式胸腔积液

朱宝山,王 永,范远威,刘 勇

(新沂市铁路医院呼吸内科,江苏 新沂 221400)



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治疗大量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朱宝山,王永,范远威,刘勇

(新沂市铁路医院呼吸内科,江苏 新沂 221400)

目的 探讨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大量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根据病因给予抗结核或抗肿瘤治疗,对照组应用单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观察组应用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两组首次引流量不超过600 mL,以后每天引流量不超过1000 mL。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结果 ①观察组胸水消失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1);②观察组平均穿刺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观察组残留胸腔积液量、导管堵塞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观察组操作顺利,未发生感染、出血、气胸、肺组织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大量胸腔积液可以减少穿刺次数、导管堵塞次数、残留胸腔积液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增加胸腔积液引流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中心静脉导管;侧孔;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是呼吸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因较为复杂,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常常需要抽液治疗,既往多在胸腔穿刺后用注射器抽取,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抽尽液体,随后发展到导管置入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早期的胸腔穿刺引流管为单孔,容易堵塞开口,导致引流不畅,有时用生理盐水冲洗也不易将堵塞解除,只能重新置管,我科使用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大量胸腔积液患者4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与排除标准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胸部CT诊断为大量胸腔积液(> 800mL);②均为单侧胸腔积液;③病因为肺结核或肺癌;④愿意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功能、肝功能或肾功能不全;②合并脓胸;③合并心包积液、腹腔积液;④多次抽取胸腔积液者;⑤包裹性胸腔积液者。

1.2一般资料2009年4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符合以上入选及排除标准的大量胸腔积液患者84例,其中男45例,女39例;年龄38~89岁,平均(65.0±15.0)岁。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38~89岁,平均(65.1±17.1)岁。病因:肺结核18例,肺癌24例;胸腔积液量(820~2350)mL,平均(1594.1±460.3)mL;发生部位:左侧胸腔积液16例,右侧胸腔积液26例。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45~86岁,平均(64.9±12.6)岁。病因:肺结核20例,肺癌22例;胸腔积液量(810~2280)mL,平均(1607.5±434.4)mL;发生部位:左侧胸腔积液17例,右侧胸腔积液2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因、胸腔积液量、发生部位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治疗方法两组均根据病因给予抗结核或抗肿瘤治疗,在超声定位下选择最佳穿刺点,按常规方法置入导管,首次引流量不超过600mL,以后每天引流量不超过1000mL[1]。对照组采用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ABLE艾贝尔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套装,型号为单腔16Ga-20cm,管腔直径1.7mm。观察组采用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ABLE艾贝尔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套装,型号为8Fr-30cm,管腔直径2.7 mm,侧孔的数目为6个,流量203mL/min。

1.4观察指标每天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记录两组胸水消失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引流量、住院天数、穿刺次数、导管堵塞次数、导管脱落次数及不良反应。置管前行胸部CT检查并根据软件计算胸腔积液量,胸腔彩超检查确定穿刺部位,当连续2d引流量<50mL/d时行胸部CT检查计算残留胸腔积液量。

2 结 果

2.1两组胸水消失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对比观察组胸水消失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胸腔积液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胸水消失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对比±s)

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两组穿刺情况对比观察组1例患者因中心静脉导管脱落行第2次穿刺,对照组因中心静脉导管管腔堵塞或脱落,10例患者行第2次穿刺,4例患者行第3次穿刺,观察组患者穿刺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平均穿刺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穿刺情况对比±s)

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两组残留胸腔积液量、导管堵塞次数及导管脱落次数对比观察组残留胸腔积液量、导管堵塞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导管脱落次数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残留胸腔积液量、导管堵塞次数及导管脱落次数对比±s)

与对照组比较,*P<0.01

2.4不良反应观察组操作顺利,未发生感染、出血、气胸、肺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对照组在穿刺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心慌、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现象,考虑与患者多次穿刺紧张相关,予以休息、吸氧后好转。

3 讨 论

胸腔积液是呼吸系统多发病、常见病,病因以结核性胸膜炎、肺癌居多[2]。大量胸腔积液治疗要早期、彻底放液,及时解除对心肺压迫,改善心、肺功能,长时间胸腔积液造成胸腔积液中纤维蛋白沉积,形成胸膜粘连、胸膜肥厚及包裹性胸腔积液。

以往治疗大量胸腔积液多采取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液,因需要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且需反复多次穿刺,容易并发气胸、血胸或损伤胸壁,在胸腔积液量较少时穿刺抽液更易发生气胸[3]。胸腔闭式引流,引流管较粗,损伤大,患者不易接受,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不需要切开皮肤,操作简单、安全、方便,只需一次穿刺,导管柔软头部光滑圆钝,胸壁损伤小,在排液和注药过程中患者咳嗽、深呼吸等不会造成的肺组织的损伤,不容易发生气胸、切口感染等并发症[4]。单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引流,损伤小,但容易堵塞,引流不畅,需要反复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克服了以上方法的缺点,可以引流胸腔内积液、促进肺扩张[5],引流彻底,导管插入深度可调节[6],导管可送入胸腔底部,使间隔的积液能基本排净,有效的防止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包裹及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7],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使用的中心静脉导管因侧孔较多(6个侧孔),不容易引流孔堵塞。观察组导管堵塞率为0.0%,对照组为35.7%(15/42),提示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明显优于单孔中心静脉导管。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胸腔积液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胸水消失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残留胸腔积液量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单孔中心静脉导管容易堵塞,引流不畅,需要反复冲洗,如遇脱落坏死组织堵塞,则不容易冲洗通畅,只能考虑换管,从而延长了胸水消失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当残留胸腔积液量较少时,单孔中心静脉导管容易出现引流困难,部分患者放弃重新置管,致残留胸腔积液量较高,引流量下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只有1例患者因中心静脉导管脱落行第2次穿刺,对照组有10例患者行第2次穿刺,4例患者行第3次穿刺。多次穿刺原因主要与单孔中心静脉导管容易堵塞有关,导管脱落较少与我们用大敷贴固定不容易脱落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操作顺利,未发生感染、出血、气胸、肺组织损伤等并发症,患者体内部分为细硅胶管,导管组织相容性好,无不适感,可提高引流期间的生活质量[8]。对照组在穿刺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心慌、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现象,都是在第3次穿刺时发生,患者经过多次穿刺难免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出现上述症状,让患者吸氧并休息5~10min,患者情绪稳定后症状逐渐会好转。

综上所述,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大量胸腔积液可以减少穿刺次数、导管堵塞次数、残留胸腔积液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增加胸腔积液引流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1]王晓平,杨芳.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腔积液及腔内化疗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6):1135

[2] Liu SF,Liu JW,Lin MC.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tuberculous pleuritis with pleural effusion culture positive and negative fo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and risk factors for fatality[J].Int J Tuberc Lung Dis,2005,9(1):111

[3]倪传斌,陈武军.两种引流方法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2014,57(1):64

[4]龙云霞.常规穿刺术与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效果对比[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2):101

[5]Dutt N.Therapeutic thoracentesis in 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Needs more ammunition to prove[J].Ann Thorac Med,2013,8(1):65

[6]王德新,张晓林,方文妃,等.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98例[J].临床医学,2014,34(4):101

[7]Singh K,Loo S,Bellomo R.Pleural drainage using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J].Crit Care,2003,7(6):191

[8]宋军平,涂正生,边兰萍.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1):24

R561.3

B

2095-4646(2016)04-0315-03

10.16751/j.cnki.2095-4646.2016.04.0315

2016-01-25)

猜你喜欢
闭式胸腔积液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高炉半闭式液压油箱的开发和应用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液压机闭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一种闭式静压回转工作台新型结构设计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