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沙龙“要以混合战争视角观察国际安全”

2016-09-22 11:25
南方周末 2016-09-22
关键词:亚太南方周末战争

如何管控好双方的分歧,不至于因为双方小的摩擦引发对抗升级而被动掉进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考验着中美双方的智慧。

中国应以开阔的战略视野,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指导,开创亚太和平与繁荣的未来。

访问人 南方周末记者 于冬

受访人 朱启超

国防科技大学国家安全 与军事战略研究中心 主任、研究员

南方周末实习生 曾纬

不久前,在新加坡举办的第18届亚太高级军官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的声音备受关注。就“混合战争”“权力转移”、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等议题,与会中方代表朱启超研究员接受了南方周末的采访。

“战争不再只是 纯粹武力冲突”

南方周末:作为亚太和平稳定 的“稳定器”,中国对于亚太安全稳定有哪些影响?

朱启超:我们向国际社会阐明,中国崛起包括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当前及未来都是亚太安全和平的稳定器,这个判断主要基于四个理由:一是能力,中国的大而孱弱是地区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将使得中国更有能力维护亚太乃至世界和平。二是意图,中国的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和对于世界的承诺,比如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以及中国曾经遭受列强侵略的痛苦经历,使得中国即使强大起来也没有成为霸权国家的意图。三是遵守国际规则,中国不会挑战现有的国际规则,不仅如此,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正是在融入现有国际体系的前提下实现的,中国愿意继续成为现有国际规则的受益者、建设者而不是鲁莽的破坏者。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对于南海问题,中国也保持极大的自我克制,面对小国挑起的所谓国际仲裁,中国选择的是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国际关系普遍准则捍卫自身利益,而不是赌气退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最后,中国不会关上开放合作的大门。中国在融入现有国际体系的过程中,与国际社会建立了双边、多边对话协作机制,并努力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与国际义务,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争端,而不是动辄诉诸武力。

南方周末:在第18届亚太高级军官研讨会上,讨论的主题是“混合战争”,它带来哪些新的影响?

朱启超:“混合战争”区别于传统战争,是一种把常规作战、非正规作战、反恐怖袭击和武装暴乱、心理战等攻防行动融合在一起,辅之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电子战、信息战和网络战,结合经济制裁和媒体控制等为一体的全方位、全领域的新型作战模式。

新加坡国防部高级政务部长兼教育部代部长王乙康认为,战争的本质在当今时代已出现变化并会不断演进,不再只是纯粹的武力冲突,也包含通过经济制裁、贸易限制、外交关系紧张、网络攻击,或是通过宣传等方式来威胁另一国家。

王乙康以极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IS)为例指出,伊斯兰国的崛起证明非国家组织(non-state actor)如何利用非传统宣传攻势,来辅助其军事打击,包括运用媒体来说服全世界不同背景的人加入他们的破坏行动;利用媒体在各个社会散播恐怖和不信任的信息与情绪。

有些人甚至认为伊斯兰国的武力其实并不那么令人担忧,反倒是其所传达的思想,更使这场反恐战争成为旷日持久的全球冲突。对此,王乙康认为,如今的防卫行动必须越全面越好,以便能从各个层面抵御混合战争(hybrid warfare)。一位美国陆军中将认为,混合战争对于战略规划和战略决策带来了新的挑战,战争的内涵进一步丰富,由于混合战争涉及国家行为和非国家行为,这种不对称性使得对于未来战争走向的预测变得更为困难。

应对混合战争应注重情报合作、军事能力整合、军民机构间的协同、信息的共享和利用各种媒介施加影响力。印度一位退役陆军中将在演讲中指出,混合战争是全谱系的对抗,传统的军事能力规划越来越受到挑战,必须抛弃线性的、机械的思维模式,以全谱对抗、多域协同为原则提升军事领导者的战略规划能力。

国际安全合作 变得更加重要

南方周末:中国和新加坡均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朱启超:如果说混合战争是这个时代面临的重要安全挑战,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应对混合战争提供了更为全面的理论指导。新加坡国防部官员王乙康介绍了该国的总体国防(Total Defence)概念。

新加坡总体国防观涵盖五大层面,即社会国防(维持社会秩序)、经济国防(经济安全)、军事国防(防止外敌入侵)、民事安全(国土内部安全)和心理国防(抵抗极端宗教等有害思想侵蚀)。王乙康强调,新加坡作为一个包含各大宗教的多元社会,社会国防尤其重要,因为政府鼓励各阶层、年龄、经济基础、宗教与种族的新加坡人和睦共处,集体为国家做出贡献。

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这个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传统安全挑战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交织并存,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中国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于各国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南方周末:各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有何反应?

朱启超:日本和印度代表比较关注中国是否会通过海外高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来对别的国家施加影响,而东盟国家和欧洲一些国家则关注“一带一路”背后的巨大商机。国际社会的大舞台上,对待“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折射出世界看中国的各色光谱,有的拼命炒作“中国威胁论”,有的羡慕嫉妒恨,有的则充满合作共赢的期待。

总体来看,与会代表对于中国“一带一路”持正面评价,但需要中国政策规划者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中长期战略评估,分析其对于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格局的影响,尤其注重通过“一带一路”的实施,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安全合作,通过安全合作深化战略互信,为“一带一路”互利共赢的长期经济效应提供安全保障。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水平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安全利益需求,若忽视国际安全合作,将可能由于人为蓄意的冲突,干扰或侵蚀经济合作的良好环境,使合作各方承受本可避免的利益损失。

南方周末:大国之间的网络安全合作越来越重要,各国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建议?比如中美在反恐方面开展进一步的情报合作?

朱启超:其实自2009年以来中美在官方层面和二轨层面也展开了多轮对话,在打击网络犯罪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与美方达成共识,启动中美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部委级高级别联合对话,并分别于2015年12月和2016年6月进行了两次磋商,在有关重要案件和网络安全执法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

如果按照这种势头,未来中美在反恐领域的网络情报合作是值得期待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中美网络安全合作很容易受到政治、军事因素的影响与干扰,比较敏感而脆弱,在对待网络安全相关问题上存在分歧,需要双方共同呵护,尤其是在美国执意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势介入南海问题的大背景下,中美在网络自由与网络主权、网络黑客、互联网国际治理权、网络军控与网络空间国际行为准则等方面存在分歧。

中美有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的智慧

南方周末:本次会议上,有学者提出中美之间正在进行“权力转移”,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朱启超:亚太地区权力转移,其实是大国实力对比的缓慢变化及其影响力消长的综合效应,是观察亚太地区政治、经济与安全格局变迁的宏观指标之一。会否发生持续性的权力转移?在多大程度上发生权力转移?权力转移的路径有哪些?这些都值得进行持续观察研判。

需要注意的是,权力转移(power transition)虽然是西方学者提出的国际关系概念,其实是自国家或国家集团诞生后就早已存在的古老现象。西方学者和政治家喜欢用权力转移之类的论述选择对手、锁定对手、迷惑对手,赢得大国博弈的战略竞争优势。

但是,我们需跳出对于权力转移望文生义式的狭隘理解,保持清醒的战略定力,既不为取得的阶段性成就盲目乐观,也不能忽视内部和外部的复杂挑战。国家实力的增强取决于稳定的政治环境、健康的经济体系、强大的军事能力、雄厚的资源储备、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及和谐幸福的生活方式等多个要素。

美国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军事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世界一流;中国是努力融入全球化的发展中大国,实力在上升,文化在复兴,但总体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与国家安全的要求还不适应,与美国的差距还比较明显。

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并非要与美国争夺世界领导权和霸主地位,而是要遵从国际关系准则捍卫自身的安全与发展利益,并通过自身发展为世界和平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并且,中美关系不是亚太大国关系的全部,中国应以开阔的战略视野,加强中俄、中印、中欧、中非、中国-东盟等双边或多边关系的互动发展,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指导开创亚太和平与繁荣的未来。

南方周末:有观点认为,中美关系的总体发展近来出现下滑趋势,大国之间的博弈互动是影响未来亚太局势走向的重要推动力,您同意这个观点吗?

朱启超: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教授认为,中美关系的总体发展近来因种种分歧而出现下滑趋势,但两国合作的基础仍然坚实,利益也日益接近。经过中美多年的交流互动,加上中国数十年的改革开放,两国在价值观上的分歧正在缩小,并已积累了处理两国关系的足够经验,因此双方因误解而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大,关键是双方要提高各自管控分歧不致失控的能力和意愿。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教授也对亚太地区发展前景及中美大国关系表示审慎乐观。他认为,从长期趋势看亚洲不少国家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发展水平,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显著;中美之间虽有冲突的诱因,但也建立了比较顺畅的各领域合作机制,这种相互依赖的合作纽带是亚太和平稳定的重要基础。

我基本认同这些专家学者观点。但需要指出的是,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与战略竞争,将伴随中国崛起的全部过程。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将依然保持较长时期的全面战略优势地位,中国将不断累积局部战略制衡的能力。虽然两国领导人每次会面都会相互保证,美国乐见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不会挑战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但双方小的摩擦与冲突未来仍不可避免。

如何管控好双方的分歧,不至于因为双方小的摩擦引发对抗升级而被动掉进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考验着中美双方的智慧。对中国来说,必须以国防和军队改革为契机,加紧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既具有遏控战争、打赢战争的一流军事硬实力,也具有善于管控分歧的一流军事软实力;既赢得对手的尊重,也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在中国军事硬实力快速提升的同时,尤其要高度重视发展军事软实力。

猜你喜欢
亚太南方周末战争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象牙战争
战争催生的武器
中国股市领跌亚太
战争
亚太雕塑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