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课异构看高中历史学考教学难度的控制

2016-09-22 10:28叶仙
成才之路 2016年24期
关键词:同课异构

叶仙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的直接任务就是应对学科水平考试,导致当前的教学状况是“学生考什么,教师教什么”。课堂教学难度偏小,会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从而使课程失去了原有的历史教育价值。文章从高中历史学考教学现状分析、从同课异构看学考教学难度的控制两方面进行研究,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一历史;学考;教学难度;同课异构

中图分类号:G633.51;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4-0075-01

一、高中历史学考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一些学校的历史教学过程只重视社会要求,即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要求。教师在摸透了考试内容和要求后,教学中会有意识地侧重考试知识块的灌输,对不考的内容言简意赅地一笔带过,或者干脆不提。教学的深度和难度都紧贴学考,难度偏小,容量偏少,教学内容又都是书本知识的重复,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这不是个别现象,教师为提高备课速度,节省教学时间,加快教学进度,提升教学质量,都在这么做。一些教师单纯追求学考过关率,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学生阅读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关心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智慧汲取,不考虑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从而使课程失去了现实意义。

二、从同课异构看学考教学难度的控制

在一次历史教学技能评比活动中,有两位老师同时上“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同课异构,各有千秋,教学风格也迥然不同。第一位教师的设计思路是:本课内容知识点繁杂、零散,但又简单易懂,学考要求的内容少,稍加梳理即可掌握。于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自我梳理知识点为主,对重难点予以适当点拨。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然后让学生完成表格的填写(事先在黑板上绘制),表格中列出的朝代分别是远古时期、商代、西周、春秋战国、秦代、汉代、南北朝、唐代、宋元、明清,这些朝代分别从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历程、市的发展情况、商业城市的崛起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为了呈现更好的课堂效果,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分别请三位学生来讲台上填写。由于任务简单易于操作,学生配合度良好,积极主动要求上台完成,内容填写得也准确、完善。通过表格的填写,本课的所有教学内容基本贯穿其中,重难点也初步涉及,给了学生一个整体印象。表格内容完成后,再由学生进行简单全面的讲解,之后教师对本课的重难点进行重点讲解难点突破,加深对“市的发展和改变”的认识。这一课就在学生自学、课堂活动之下基本落实了。最后用一个连贯的历史小故事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其中有很多史实性的错误让学生辨别纠错,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故事的加入,燃起了学生的热情,课堂气氛生动活泼。第二位教师把上面这位老师的表格一分为三,在知识点整理的同时穿插一些探究材料题,让学生通过读材料回答问题,并分析出古代中国“市”的特点。探究材料如下:材料一: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材料二: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的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还建立了书院——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材料三:街道图片(图略)。问题一依据材料指出,从经营的空间上看,“市”有什么发展变化?通过材料阅读分析,学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从经营的空间上,“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其他几个探究题,也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得出“市”的特点:突破时间限制,政府对“市”的控制不断放松,“市”的种类增加。本堂课,从课堂氛围上看,学术研究意味较重,气氛略显严肃,但值得肯定的是,几个探究题,材料选择恰当有针对性,难易适中,学生既可以读懂又要深入仔细分析方能得出结论。而这种通过思考后获得的认知印象更深刻,同时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分析探索能力也将得到发展。从长远的角度讲,这是适宜高中历史教学的课例类型,从简到难,稳步提升。同课异构的课堂,第二个虽然趣味性、观赏性上不如第一个设计得好,但从知识落实、能力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后者更具有实用价值和学术意义。第一个设计方案只是书本知识的重现,无异于照本宣科,体现出的历史教师对待高一学考教学的态度和观念是轻松应对考试要求的内容,只讲书本内容,减少课外拓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加快教学进度。这种模式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小,学生会觉得历史简单易学,没有挑战性,对教师自身来说也容易养成轻松应付、不思钻研的思想。

三、结束语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待历史教学,要建构高中历史教学的“科学发展观”,走历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学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目的,重视是必需的,而对于高中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能力和应付高考的知识储备。过于简单的学习,会使学生面对高考难度的教学内容变得一时难以适应。因此,历史教师要正视学生的长远发展,注重教学过程设计,提高学考教学难度,不让教学过程走过场。

参考文献:

[1]朱永文.中学历史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教育价值[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2]张文军.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同课异构
利用同课异构资源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
在“同课异构”中探析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