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创新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6-09-22 15:10郭双红
考试周刊 2016年65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改

郭双红

摘 要: 新课改以来,创新性学习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人民群众津津乐道的话题。它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教育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对学生地位和学习方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创造性学习 语文教学 新课改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国教育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语文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填鸭式教和学生呆板的背记教学模式开始为人们所摒弃。如何让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成了新时期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什么是创新性学习

传统语文教学中,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强调接受,强调重复性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被动性学习,是一种强迫接受性学习。学生愿不愿意学习,想要学习什么,以何种方式学习完全没有选择余地。这样的教育无疑可以考取好成绩,但同时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出的人思维都比较僵硬,没有创造力,对学生以后发展很不利。因此,新课改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创新性学习。

创新性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自己探索为基本学法,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勇于提出见解,勇于寻求新的理论,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创造性学习不仅强调学习的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启发引导学生在知识海洋里遨游,潜移默化地增长创造的才能。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中,不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创新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进行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习,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而不是老师安排什么就学什么,老师让怎么学就怎么学。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独特的见解,不迷信所谓的标准答案,学习中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创新性学习的意义

首先,创新性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人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学生当前学习,而且对今后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可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重要性。创新性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吸收各方面对自己有益的知识,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创新性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更有主见。传统教育让学生习惯跟随老师,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师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多数同学一旦独立完成一些事情时就显得很没自信。生活中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创新性学习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只是启发引导。这样一来,学生掌控了自己的学习,很容易培养出自信心,时间一长,就会变得更加自信,对今后工作学习生活都是很有利的。

最后,创新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国梦”的实现,都离不开大量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传统“填鸭式”教育中,要想培养出大量创新型人才无疑是很困难的。创新性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学生活跃思维,丰富想象力和渊博知识,有创造力,是国家需要的人才。

三、如何让学生创新性学习

首先,要营造出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老师的关爱、尊重和期待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探索。为此,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教师只做必要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教学中呵护学生的灵性。

其次,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任何真理的发现往往都是从质疑开始的。达尔文敢于质疑,写出了《进化论》;哥白尼敢于质疑,提出了“日心说”;魏格纳敢于怀疑,发现了“大陆漂移”的真相。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有怀疑一切的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解放思想,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不人云亦云,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

再次,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任何事情主动去做和被动去做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前文我们已经说过传统教育是一种被迫学习,一种强制性学习。这张学习方式极大压制学生的创造性,扼杀学生的灵性,对学生发展是很不利的。创造性学习就是要化被动为主动,变强制为自主。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学自己喜欢的东西,用自己的方式学习。让学习不再是一件犯难的事,而是变成一件赏心悦事。让学生不再讨厌学习,而是逐渐爱上学习。这时候,学习不需要老师强制、督促,成为学生主动的行为。

最后,寓教于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教应该说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习不光在教室,教育不局限于学校。尤其语文教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身临其境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雨巷》这首诗,可以找一条幽静的小巷,选择一个细雨蒙蒙的天气,让学生带着雨伞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之美。再如学习《颐和园》、《长城》这样的课文时,可以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寓教于旅游观光。边游览边学习,这样会更好地领略祖国的壮美山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相信这样的教学方式很轻易为学生接受,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新课改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