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起毛起球试验测试方法的研究

2016-09-24 08:43高慧红苏州市纤维检验所国家丝绸及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常熟215500
纺织报告 2016年3期
关键词:针织物起球针织

高慧红(苏州市纤维检验所、国家丝绸及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常熟 215500)

织物起毛起球试验测试方法的研究

高慧红
(苏州市纤维检验所、国家丝绸及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常熟 215500)

本文采用不同试验方法、不同试验评定方法对织物的起毛起球进行研究,分析当前测试方法存在问题。

起毛起球;试验方法 ;评定方法

织物起毛起球程度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是影响纺织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在实际应用及检验中存在不统一,检验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对标准的理解不同,直接影响到检测人员或检测机构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并会直接影响到产品检验结果的判定。

现就起球试验方法与产品标准中的起球项目测试之间,从试验方法选择、起毛起球的评级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试验方法的选择

目前常用的起毛起球测试方法包括GB/T4802.1-2008圆轫迹法、GB/T4802.2-2008改型马丁代尔法G B/T4802.3-2008起球箱法、GB/T4802.4-2009随机翻滚法。圆轨迹法主要在中国应用最为广泛,服用梭织类面料、部分针织类面料采用此方法(见表1)。马丁代尔在欧美国家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梭织类面料,也常用于针织类面料,我国床上用品采用该方法。起球箱法在中国、欧盟、日本等国均有应用,我国主要用于毛针织品。随机翻滚法在我国实际应用很少。

起球试验方法的选择一般按来样具体情况选择,来样若是面料,不明确产品具体用途,或同一块面料应用在不同服装上,则按面料特性来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来样若明确标有产品的名称和适用的产品标准,则严格按服装产品标准中的指定试验方法进行。

我国的服装产品标准按适用范围分类,主要有机织物和针织物两大类。常用机织类服装标准有单夹服装、茄克衫、衬衫、羽绒服等,针织类服装标准有针织T恤、针织休闲服装等。但当今服装款式、面料多样化,如衬衫等服装已不局限于只采用机织面料制成,且各类相拼面料服装也深受消费者青睐,所以为了适应市场产品多样化,国家标委会近几年相继出台了针织棉服装、针织衬衫、针织拼接服装等新标准,弥补了先前的不足。许多产品标准近几年也都作了修订,其中起球的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做了一定修改和调整。现对常用几款机织物为主要面料的服装产品标准的起毛起球测试方法归纳(见表2)。

表1 试验参数及适用织物类型

表2 机织类服装起球试验方法

上述产品标准均采用GB/T4802.1方法要求,但其中具体规定不够细致,实际选用中还是存在下列几点问题:1、单夹服装、茄克衫、棉服装标准中除毛织物外的织物均按方法D,需起毛10次,没有考虑提花、起绒、松结构等其他类型织物的存在,而这些织物在GB/T4802.1方法中是有相应规定的。 2、衬衫、羽绒服标准没有考核起球项目,可能以前这两种产品面料较单一,特别是羽绒服面料就是以涤纶、锦纶机织面料为主,一般不存在起球现象,但现在面料多样化,加之对起球的重视,此标准显然不够完善。3、GB/T21294-2007《服装理化性能检验方法》中对“仿毛织物”概念不易掌握,而“其他织物”的概念太笼统,且试验方法为10h与GB/T4802.3 标准要求中没有对应的方法,不一致。4、近年来,各类针织面料作为这些服装的主要或次要面料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圆机生产的含毛纬编针织物,由于其生产成本比机织毛织品低,且工艺结构翻新方便,在茄克、西服大衣中占主要位置,另外横机针织面料也常被用于这些产品的领、袖,这些标准中均未有考虑。

影响织物起毛起球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织物的组织结构。一般来说,对于同一类的织物,组织结构越紧密就越不容易起毛起球,如针织物一般比机织物组织结构疏松,就比机织物容易起球。组织结构不同,表面平整度也不同,一面凹凸不平的织物易起球,如提花织物、罗纹织物相对来说易产生起毛起球现象,所以用适合机织面料的起球试验方法来同样用于针织等其他特殊面料就不太合适。现就例举上述服装产品中常见面料,以按GB/T4802.1中方法E、茄克衫、羽绒服(按服装理化性能检验方法)3种条件分别进行测试,作一比较分析见表2。

表3 不同织物根据不同测试标准测试

从表2中可明显看出同一块面料,根据用途不同,有多种试验条件,选择不同方法标准检测所得到的结果差异很大,对于机织类和化纤针织类面料,起球箱法结果一般都在4级以上,明显优于圆轨迹法,只根据面料,选择方法不同对结果影响较为明显。松结构机织物按方法标准与产品标准测试的结果会相差2.5级,涤粘起绒机织物如按轻起绒类织物参数E和按化纤织物选参数D,测试结果虽只相差0.5级,但起球状态完全不一样,F法起球是清晰细小颗粒无粘连,而D法由于先经10次起毛,再经起球,粘连严重。这些织物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会用毛刷清洗,选用参数D测试显然不合适,而选用起球箱法考核结果都在4或4-5级又过轻。这也就是经常有客户反映同一面料,原先按面料测试合格而制成成品却不合格,或在A产品上合格而在B产品上不合格的原因。所以在这些机织物为主要面料的服装标准中,应增加针织面料的考核办法,并将各织物类型分类更清晰,与方法标准一致,以避免给操作带来不确定性。

另外GB/T4802.1中列出的织物类型也不够全面,如没有针对粗梳纬编毛混纺针织物的方法,而且这种织物大部分表面纤维松散,易起球。如参照针织物参数E,客户认为该方法过于严格,应按粗梳毛织物参数F或GB/T4802.3执行,本人认为,方法GB/T4802.3目前国内主要是横机类毛针织品标准中采用,先不作考虑,且通过试验一般结果都较好,并不能真实反映其真实质量,所以参照GB/T4802.1中的E和F法不同压力,按不同起球次数,观察起球变化见表4。

表4 不同织物在不同测试条件下测试结果

从表中发现,6个样品中,1-4号样品经压力490N起球次数50次后,起球已较严重仅2-3级,而经过压力780N 起球次数600后均只有1-2级;5、6号样品经压力490N起球次数50次后达到4级,而经过压力780N 起球次数600后也只有1-2级,所以含毛类针织物要按照参数E进行起球可能会过于严格,是否应该针对这种织物专门设置一参数,压力在490N,起球次数600,也许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其质量。

2 起球测试评级方法

现标准中织物起球评级方法主要有与标准样照对照评级和用文字描述起球特征两种。1997版旧标准规定是将起球后的试样对比标准样照评定起球等级,而样照可为不同机构、不同检验人员提供一个可共同执行评定的基础和依据。2008新标准增加了试样起毛起球状态描述,将评级方法由比对样照评级改为视觉描述评级,也可在有关方的同意下可采用样照,以证明最初描述的评定方法,表1的机织类服装标准由于修订年份不同,所以对评级方法的规定也不一样,但可以看出2008年后修订的标准中,都取消了按样照评级的要求。但针织类服装大都还标明按样照评定,见表3。

表5 针织类服装标准比较

状况描述评定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不同的人员对其理解不同,特别对标准中的“部分、大部分”两概念难以掌握,织物起球情况的描述会有很大的差别,会使具体评级结果不统一。而起球样照是按试验方法和面料的组织结构分类,目前常用的样照主要有:GB/T4802.3起球箱法的精、粗梳毛针织品,GB/ T4802.1圆轨迹法的精、粗梳毛织品,针织物,化纤织物等几大类。由于面料结构不同,起球状态也不完全相同,比如粗梳毛织品与棉类针织物,粗纺面料是属于较容易出现起毛起球质量问题的一类品种,毛球的特点是比较大,密度相对较小,容易脱落,所以粗梳毛织品样照四级起球不明显,三级略有起球。棉针织物则不同,其特点是毛球比较小,但密度相对大,观察GSB16-1523针织物起毛起球样照可发现,五级起球不明显,略有起毛现象,四级已明显起球,并覆盖试样的大部分面积,三级则是毛球更为凸出明显。下面用几种常见类型的面料按GB4802.1测试后分别按样照和描述法评定(表6)

表6中发现,当同一面料按不同评级方法评级时会产生一定差异。3号样品按样照评定与描述法评定的结果基本接近,1号样品相差0.5级,而2号样品评定结果则差了1.5级,如果此面料用FZ/T 73043-2012《针织衬衫》考核,按照样照评定是显然优于一等品要求,描述法评定还达不到合格品要求,所以当同一块针织物面料按不同方法评定,得出的判定结果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表6 不同织物样照、状态描述评级比较

3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试验方法的选择、评级方法的选择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对于拼接服装产品质量判定容易产生误导。所以标准可以从以下几点改进:

3.1产品标准中应该考虑到可能拼有针织面料,应参照《针织拼接服装》,注明机织、针织面料分别测试,且针织面料按其类型可选用GB/T4802.1-2008参数E或GB/T4802.3。

3.2产品标准中对非含毛机织物的试验方法,应按织物风格如提花、起绒、松结构类作细分,并注明合适的试验参数。

3.3由于各类起球特征不同,两种评定方法会产生差异,各类产品标准与试验方法标准评级要求应尽量达到统—。

[1] GB/T4802.1-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圆轫迹法.[S].

[2] GB/T4802.3-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 第3部分起球箱法.[S].

Research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Fabric Pilling Resistance

GAO Hui-hong
(Suzhou Institute of Inspection on Fiber,National Silk and Garment Quality Supervision Testing Center,Jiangsu Changshu 215500, China)

By using different test methods, different tes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fabric propensity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test methods.

pilling; test method; evaluation method

TS131.9

C

投稿日期:2016-02-11

高慧红(1973-),女,本科,1991年参加工作,主要从事纺织品色牢度,起毛起球等物理项目检测。

猜你喜欢
针织物起球针织
起毛起球评级用参照织物的可行性分析
优雅针织柔情秋意
基于视觉显著模型的织物起球等级评价
吸湿速干针织物研究进展
多彩针织
衣服起球不用怕,二哥有秘密武器
会隐身的针织迷彩
棉/维股线及其针织物的退维工艺研究
用于汽车玻璃模具的钢纤维针织物
纱线与针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