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戏院”旧址建筑遗存的修缮保护

2016-09-27 01:42林锦真
福建建筑 2016年7期
关键词:延平戏院鼓浪屿

林锦真

(鼓浪屿风景区建设开发公司 福建厦门 361000)



“延平戏院”旧址建筑遗存的修缮保护

林锦真

(鼓浪屿风景区建设开发公司福建厦门361000)

20世纪初的鼓浪屿处于多元文化交融鼎盛时期,岛上不少旧建筑记录这段历史的转折。文章从“延平戏院”旧址建筑的历史遗留现状出发,探讨它的修缮保护意向,简述岛上大型公建遗存的遗产价值,和这些建筑的保护特点。

延平戏院;鼓浪屿;建筑遗存;修缮保护

0 引言

鼓浪屿虽小,但因特定历史,包容了多地(西洋、南洋、闽南)、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宗教)文化的碰撞交融,诸多建筑遗存诉说着这段历史。“延平戏院”作为鼓浪屿多元文化交融鼎盛时期的大型公建之一,见证了这段时期的社会转型与历史变革,凸显了文化交融的状态,保留和复兴了该历史遗存,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延平戏院的史迹

延平戏院,后更名为鼓浪屿电影院,位于市场路6号。“延平戏院”这个项目包含了一层的菜市场和二层的戏院。1927年,“延平戏院”的最早投资人——缅甸华侨王紫如、王其华兄弟先买下河仔墘附近的地皮,在海坛路15号(紧邻市场路6号)按新加坡模式修建“鼓浪屿市场”。楼层比民居高,间隔过道也宽大明亮,柱式大多采用简练的陶立克式。楼顶建造了又高又宽的晴雨盖,宽敞通透,利于海鲜蔬果的保鲜,利于菜场秽气的疏导。市场二楼建了个蓄水池,用于消防和菜场的冲洗。鼓浪屿市场堪称当时一个现代化的新市场。1980年起,建筑一层改为商铺[1]。

1928年王氏兄弟俩从国外又整船运来木材和德国的压花玻璃材料,在鼓浪屿市场楼上建起一座电影院,取名“延平戏院”,内设楼上座楼下座,座位六百余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鼓浪屿电影的黄金时代。鼓浪屿电影院播放国内外电影之外还兼顾播报国内新闻,所以电影之于20世纪的鼓浪屿居民,是了解国内和国外信息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主要的娱乐场所和交际媒介。戏院后来经营不善,于民国31年停业。抗战胜利后直至1979年,延平戏院经历了几家影业公司的经营,曾被更名为“鼓浪屿戏院”、“鼓浪屿剧院”及“鼓浪屿电影院”。自1987年起,建筑二层改为住宅[2]。

2 延平戏院的遗产价值

“延平戏院”的历史变更真实地记录了鼓浪屿百年发展过程的一部分,清晰地反映出中国传统社会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在社会、经济、文化、技术乃至意识形态等多种向度上复杂和剧烈的变化,是世界范围内这一历史变革阶段突出的见证。

2.1历史和社会价值

20世纪初的鼓浪屿处于多元文化融合期,是整个社区最完善最繁荣的时期。此时的鼓岛从一个闽南文化的传统聚落,迅速发展为受到全球多元文化影响的国际化居住型社区。“延平戏院”的建筑遗存完整地展现出这段繁荣时期建筑的发展过程;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上多元文化交融和相互影响的完整状态。

2.2艺术价值

20世纪初鼓浪屿的公共建筑在建筑审美和建筑定位有了新的价值观。实用简洁的现代主义公共建筑悄然兴起,新技术不断结合进建造中,公共建筑走向一个趋于成熟的发展阶段。荷兰籍工程师的设计不仅使“延平戏院”建筑风格具有独特性,而且使建筑带有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艺术气息。

2.3经济价值

大多数20世纪初的公共建筑在近百年的社区扩张后,区位价值普遍得到提升。“延平戏院”作为商业、观演性的公共建筑在建设选址之初就具有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考虑了来往人流量、人口密集度等因素,这些优势决定了该遗产建筑在保护修缮后投入使用所带来的投资回报率有一定的保证。

2.4建筑使用价值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存的整体性原则是不仅体现在空间向度上,还应体现在时间向度上[3]。“延平戏院”的基础与主体大部分保存完好,属近代公建,取材与建造工艺与当代技术水平差异不大。大跨度与较高的透光楼层决定了它在空间上能灵活地进行功能置换。因此延平戏院仍可以顺应现时需要与将来需要进行公共建筑功能的延续,有可利用价值。

3 项目概况

延平戏院旧址是申遗核心要素之一。该建筑造型简洁,具有现代建筑简约的特征,北立面山花造型较有特色(图1)建筑坐东南朝西北,围合院落布局;由主楼和副楼组成,市场面向海坛路,前有一个小广场,边上为两排店铺;戏院在市场楼上;东南角有一庭院,靠近市场路;北立面山花和题字保存完好;屋顶为上人屋面(图2)。建筑由荷兰籍工程师设计,大部分建筑材料,如木材和玻璃由德国进口。

建筑在年代更替中,基础保存完好;楼板局部开裂可见内部钢筋(图3);部分混凝土柱与屋架基本完好,屋面局部出现渗水现象;原有玻璃采光天蓬损坏,现状为木檩条、木望板铺设陶瓦;内部空间格局部分被后期改造;室内门窗、楼梯扶手等局部缺失和残损;二层管线搭设、物品放置混乱。基地邻近建筑后期改造、搭建严重;邻近巷子杂物堆放混乱、封堵(图4);外挂空调机及其他管线布置混乱,竖向空间被破坏。

4 延平戏院的修缮保护意向

针对延平戏院的遗产价值、目前项目概况,为了更好地还原和更好地展现遗产要素,让戏院还原至菜市场与电影院建成初期的模式,拟对延平戏院做出以下修缮保护意向:

4.1勘查现场,确定历史遗存量

4.2拆除后期搭建、加层工程

保证建筑主体结构安全情况下,拆除建筑西南角、东南角的加高加层及改造搭建,恢复原有格局;拆除露台后期搭建,恢复露台原有样式;拆除屋顶后期铺设石棉水泥波形瓦,部分恢复建设初期的压花玻璃采光天棚样式,部分用红色嘉庚瓦替换;拆除相邻建筑的后期搭建,清理东南及西北院落杂物堆放、恢复院落空间,拆除后依原样式材料地面铺砖(图6)。室内部分的拆除改建主要有:

(1)拆除主楼一层后期改造搭建隔墙、恢复原有市场空间格局,可以考虑更换为高档次有特色的零售和展示闽南传统文化、本土社会变革历史轨迹的放映厅和演播厅;

(2)拆除主楼二层后期增设隔墙、遮盖铁皮,恢复原有走廊空间样式和挑空空间;

(3)恢复戏院原有的检票、管理、戏台、看台等功能格局,布置现有住户的居住空间且与戏院公共部分动静隔离。

4.3外立面的修复

外立面的修复工作主要有(参照本栋遗存恢复木格栅及楼梯铁艺栏杆,如图7):

为了能够使政府各个方面的工作能够得到可持续性发展,首先应该实现政府档案信息化,同时这也是档案可以实现自身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所存在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把它提到平时的日常工作中,同时还要积极地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让每个档案管理者都能够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认知水平,加大对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并以此来增强自己在工作中的责任感与国家赋予的使命感,进而促使每位档案管理都积极投入进工作之中。

(1)拆除外挂空调机,安装多联机,恢复原有墙体完整性;

(2)外墙面及外墙柱子的旧砖缝,小心去除旧砂浆层3cm,按照原有勾缝风格用1∶1水泥砂浆勾缝补强;

(3)修复破损处,清除剥落外饰面,参照原材料重新粉刷,恢复窗洞线脚样式;

(4)拆除窗户防盗网及铝合金窗扇,依原样式原材料恢复木窗风格;参照本栋遗存恢复原有门洞和门的样式;无参照情况,就仿古做旧样式门;

(5)填补后期增设窗洞,恢复旧墙完整;

(6)对外墙落水管进行外包遮挡;

(7)统一将管线地缆化,或沿檐口线整洁布置,修复破损檐口线。

4.4主体加固

建筑单体的柱子主要采用角钢、钢板加固,聚合物砂浆抹平。楼板分为两种等级进行加固:

(1)破损度一般的楼板用钢绞线和聚合物砂浆加固;

(2)破损度轻微的楼板用碳纤布加固。

墙体也分两种等级进行加固:

(1)破损度一般的用钢绞线加固,1∶1水泥砂浆勾缝补强;

(2)旧砖标号及旧砂浆标号不够的在墙体双面抠出砖缝3cm深,1∶1水泥砂浆勾缝补强。墙基有加固部分,应设拉结梁。

5 鼓浪屿商业观演建筑遗产的保护特点

由延平戏院的建筑遗存与修缮保护意向可以反映出鼓浪屿商业、观演公共建筑遗产的几个保护特点:

(1)建筑低龄化

鼓浪屿上商业、观演公建大都是在20世纪初的经济繁荣时期建造,距今只有百来年的时间。与鼓浪屿百年变革前两个时期即本土文化沉淀期(17世纪~19世纪初)、外来文化传播期(1840年~1903年)的建筑相比,此类商业和观演公建呈现低龄化特点。

(2)建筑类型丰富

纵观鼓浪屿百年变革历史,公建因场地条件、建设资金、施工技术、使用要求及业主与建造师的审美要求,使公建在体量、形态、建造技术和建筑艺术方面都呈现丰富的变化节奏。

(3)空间适应性强

大跨度、较高的楼层空间和良好的采光方式都显示了公建比其他砖混结构的民用风貌建筑更能适应新时代要求,空间上也较能灵活地被改为其他用途。

(4)易操作的修复改造技术

近代公建因为建造年代较短,取材和建造工艺与当代建筑技术水平差异不大,其与采用石材和木材建筑技术的古代建筑相比,在原结构诊断、结构加固和材料替换等方面都较为容易。

6 结语

20世纪初的鼓浪屿有着多国共管自治管理制度,完善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和同步世界技术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缘于特定历史,岛上华侨和台胞特占了相当大的人口比例,他们有较高的文化与经济实力。社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改变着当年人们的生活,也使社区的面貌发生着极大的改变。因此像市场、戏院此类体量偏大的公共建筑,随着历史的冲刷,逐渐成为岛上几代人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与共同的历史记忆。“戏院”二楼现有住户为“延平戏院”投资人爱国华侨王氏兄弟的孙子二人。修缮保护这些残旧的公共建筑,除了保存其所处街道的空间格局,保存了区位的公共识别性、认同感,也保存了社区发展的历史轨迹,也是对传承人的保护,对社区历史有着持久而深远的意义。

[1]龚洁.到鼓浪屿看老别墅[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2]洪卜仁.厦门电影百年[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3]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7(1).

Repair and protection of historic building site “Yanping theater”

LINJinzhen

(Gulangyu Scenic Area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mpany, Xiamen 361000)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Gulangyu was in multicultural heyday, In the island,many old buildings show this turning point of history from the respect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Yanping theater” old construction site left over by history,the artcle discusses the intentions of pre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and sketches the heritage value of the large public buildings remained in the island and the protection features of the buildings.

Yanping theater; Gulangyu islet;Architectural remains;Repair and protection

林锦真(1972.07-),女,工程师。

E-mail:984137300@qq.com

2016-04-17

TU-098.9

A

1004-6135(2016)07-0020-04

猜你喜欢
延平戏院鼓浪屿
基于多种电气增量融合判据的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像素下的微观世界——MCL数码港戏院
陈延平
鼓浪屿
中国工人运动先驱苏兆征的遗嘱
“海上天堂”鼓浪屿
舒婷的鼓浪屿
鼓浪屿:迷途在这里
SIMULATION OF BLEED AIR BEHAVIOR DURING AIRCRAFT IN FLIGHT BASED ON FLOW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