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化学新课改

2016-09-27 03:59王秋波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新教材记忆化学

王秋波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278-01

新一轮课改从适应时代的需要出发,对化学教材大幅地进行改编,一年来的课改实践,最深的感触是新教材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提出了一个新挑战,要求教师必须用一个全新的观念去审视新教材。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也有过思考,通过学习,实践和研究,加深了对新教材的认识和理解,现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1.新教材实验内容改革的特点

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中无论是学生分组实验,还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很少直接描述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己亲自观察、记录、分析、获得结论,只有学生在情感、行为、认知三方面的积极参与,才能获得体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使用该栏目时,教师要创设浓厚的探究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的每一环节,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1.1 实验形式多样化:如由原教材的大量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实验实践活动等,呈现形式更加灵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此外,新教材中不再刻意区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让教师根据实验内容和学校的条件自己安排,可由教师演示,也可由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使实验的教学功能得到最好的体现。

1.2 化学实验生活化: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些"家庭小实验""趣味实验"等,更加注重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选择学生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作为实验药品,可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觉得化学知识不仅有趣,还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3 化学实验内容的开放性:新教材中有一部分实验对于实验的装置、药品的用量、反应条件并没有严格限定,无论是 "观察与思考",还是"活动与探究"栏目,都没有直接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使得化学实验即具有一定的探究性,也有一定的启发性,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组织开展探究性教学。

2.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高一就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将为以后的学习开一个好头。高一化学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知识面广,知识点多,很多学生反映理解较困难,习题也不容易做,导致学习兴趣降低,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普遍感到不适应。无论是新教材的编排,还是教师的教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习惯等多方面都有原因。

就学生的学习方法而言,如果仍然像初中那样,无论是概念还是现象,甚至是方程式都采用记忆的方法。高中知识的急剧膨胀,以及各种试题的灵活多变,已经不可能再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对待高考了。诚然,死记硬背不能大行其道,但是化学这门学科,不背,也是行不通的。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技巧题的解题方法等等,无不需要学生头脑中要有印像。记忆是必需的,但是也是有技巧的。比如记忆选修三泡利原理,可以浓缩为"一轨两电自旋反",而相邻的洪特规则则可对应为"优先独占自旋同"。

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对各种常见题型进行归纳总结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在进行计算时,练习题中出现了需要用十字交叉法的题,或者要用到差量法的题,教师进行适当拓展,将可能用到这些方法的试题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在以后的练习中学生便不至于手足无措了。

学生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是十分必要的。这里的动手不是指做实验,而是指多做笔记,多使用改错本。高考题虽说灵活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考查的知识点始终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学生如果能将每次的错题一丝不苟的从新做在改错本上,认真反思失误原因,并且将正确解题思路写出来,多看几遍,一个题当成几个题来做,这样日积月累,慢慢找到做题感觉,甚至看到一个新题,就能知晓出题者的意图,洞悉考查的知识点,对症下药,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3.教学过程中能力的培养

3.1 自学能力的培养。适应于有机化学的特点,在教学学习方法和知识的同时,我还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机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比如"乙醛"这一节,通过阅读,我就请同学自己列提纲,然后复述,重点围绕"乙醛的组成和结构是什么?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训练,我觉得学生不但强化了方法,更培养了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

3.2 观察能力的培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有机实验的过程中,我时时提醒同学要细致、全面,而且要有思维。比如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加药品的过程,温度计的摆放,实验中烧瓶、集气瓶内的变化,为什么要加石棉网、碎瓷片等等都应特别重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3 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强调观察、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演示完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后,我就请两个同学来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样反应,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指出其错误。在演示完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后,要求同学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有的同学竟用大块的钠并用手去拨。通过这些课堂实验,课堂上及时纠正错误,学生感受颇深,他们自己做实验时就很动脑筋,也很规范,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3.4 记忆能力的培养。人类没有记忆就没有智力活动可言,化学是半记忆性学科。同样的教,同样的学,有的同学就是学得好,究其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记得牢。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与复习中,我就重视记忆方法、记忆能力的培养。如:银镜反应生成物的配平,我就教学生"一二三"记忆法,即一水二银三氨;醇、醛、酸、醋的教学与记忆,我就提醒同学根据分子中官能团的异同对比记忆其化学性质。

4.掌握知识要循序渐进,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人学习知识的进程都是要循序渐进的,这是人学习知识必须要遵循的基本规律,违反了这一规律,不但不会使学习效率提高,而且还会适得其反,起到相反的结果。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也是一样,随着学习时间的加长,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肯定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这时教师就要采取分散难点、知识点小结、集中过关检查等方式让学生逐渐掌握知识,而不要一下子教很多知识,使学生很难在就有限的时间内,记住繁多的知识。采取渐进的方式,便于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便于教师及时进行帮助解决,让学生能在全面掌握知识后,继续以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探索精神,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5.及时归纳知识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化学知识点比较多,而且有点零碎,所以很难把这么多的知识点一下记清楚,为了帮助学生记住这些零散的知识,教师就应该及时的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所学的知识就会分类清楚,异同彰显,学生好记、好理解,理解也更加深刻,记忆也更加牢固。教学过程并不能单纯的追求教学进度,应该再考虑到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再考虑教学进度。所以在每一章学完后,教师都要把所学知识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总结,有相似点的或者有相反关系的知识点放到一起进行对比,写出异同点,使学生感到一目了然,很快就能把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高中化学的学习在理综中显得尤为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理综成绩的好坏,所以一定要充分地认识到学习化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要努力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善于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考试的成绩结合起来,找到两者最基本的结合点,这是成功的关键。

猜你喜欢
新教材记忆化学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记忆中的他们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儿时的记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