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产业扶贫助力绿色致富

2016-09-28 05:15朱树群
老区建设 2016年5期
关键词:南丰绿色生态农家乐

近年来,江西省南丰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总体定位,充分发挥良好的生态资源、生态优势,着力发展绿色经济,主攻绿色生态农业、绿色工业、休闲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多元驱动,提档升级,通过产业扶贫助力绿色发展,带动广大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南丰县享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赣闽开放合作创新区、闽西北生态旅游圈、赣中南红色经典旅游圈等多重政策叠加优势;基础设施方面,向莆铁路、福银高速、济广高速、昌厦一级公路穿境而过。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该县把开展扶贫与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相结合,因地制宜,大力发展“1+3”(蜜橘+烟叶、甲鱼、白莲)特色农业产业,实现了经济生态双赢。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生态农业园区20余个,带动了城乡经济发展,让农民直接受益,实现自身造血、良性循环。在多种经营模式上,该县还积极探索了村企联建、“支部+基地+农户”、设施农业等形式,逐步放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产业优势。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使得南丰县农业产业化全面提档升级。

“政府每年组织我们进行蜜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还免费安装太阳能杀虫灯、灭虫黄板、捕食螨等,非常实用。”南丰县桑田镇水口村村民姜国平介绍,为了维护好南丰蜜橘“金字招牌”,该县大力实施“南丰蜜橘品质提升工程”,通过推广“猪—沼—果”生产模式和测土配方施肥、“以螨治螨”生物防治等新技术,有力提升了蜜橘品质,他家去年种植的10亩蜜橘达到了等内果标准,远销泰国、印尼等地,产值实现成倍增长。据该县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农民收入的七成来自南丰蜜橘,蜜橘已成为该县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尝到绿色生态农业甜头的南丰农民,大有人在。近年来,南丰县加快发展烤烟产业,在不断探索中,向科技要效益,用服务促发展,在创新中做文章,烤烟技术日渐成熟,烟叶产业发展逐年向好,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南丰县太和镇丹阳村村民吴小华家中有5亩土地,往年种水稻一年下来纯利润最多也就五六千元。去年种烤烟,除去人工和费用,纯赚了2万元。据统计,去年太和、白舍等乡镇新增烤烟面积1600亩,烟叶产量增加2300担,增加产值500万元。

大力发展“橘园游”,是该县加快产业转型,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内容。来到位于市山镇包坊村观必上生态观光旅游区,居高临下,万亩绿色橘海尽收眼底,只见村隐橘中,整个橘海环抱着县城,美不胜收。作为南丰蜜橘精品产区、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观必上生态观光旅游景区已成为南丰休闲旅游的首选之地。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体验亲手采摘蜜橘、欣赏橘海美景带来的乐趣,还可以在农家乐吃农家饭,让身心得到放松和愉悦。火热的橘园休闲游,带火了蜜橘产业,减少了销售成本,增加了橘农的经济收入。

“自南丰蜜橘开摘以来,来的客人特别多,农家饭特别火,每天开席20多桌,忙不过来,还要请邻居帮忙。”南丰县琴城镇村民、南湾农庄老板王杰笑得合不拢嘴。在旅游高峰期,村里开办“农家乐”的村民,每天收入少则千余元,多则近万元。该村不少村民感慨:“旅游大开发,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2014年初,观必上生态观光旅游区试营业,该村村民韩小兵就辞职进入景区工作,担任景区保安部工作人员,月工资2600元。韩小兵妻子在游客服务中心上班,收入可观。得知老乡们日子过得滋润了,外出务工农民纷纷返乡建“农家乐”,目前,包坊村有30多家“农家乐”。包坊村负责人介绍,观必上生态观光旅游区开发后,50%以上的青壮年就地从事旅游工作。

如今,该县涌现出从事“橘园游”的农民近7000人,采摘园、“农家乐”逾200家。农民从旅游产业中得到了极大实惠。去年,该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万元,景区农民年平均收入10万元。

[作者简介]

朱树群,江西省南丰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南丰绿色生态农家乐
融合绿色生态理念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设计研究
南丰非遗傩面具雕刻技艺及其形意艺术
“农家乐”应提升吸引力
农家乐
南丰蜜橘“橘中之王”
农家乐
湖北省高星级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绿色生态发展:破解德育低效难题之路
南丰傩舞传承与发展研究
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