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工会凝聚力建设探究

2016-09-28 09:39曹娜吴诗勇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基层工会凝聚力

曹娜 吴诗勇

【摘要】本文旨在结合高校基层工会工作的特点,着重对高校基层工会凝聚力建设的思路和措施进行探析,认为需要正确定位、发挥党政工互补优势,强化基层工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扎实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

【关键词】基层工会;凝聚力;审时度势

教职工凝聚力建设一直是高校基层工会的重要内容,是工会团结和联系职工、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及服务职工的具体手段,也是为高校开展中心工作保驾护航的重要方式。因此,加强高校教职工凝聚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工会凝聚力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职工对工会认知度、参与度及满意度等不够;工会内部组织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活动创新性和实效性尚需提高等。对此,我们期待通过不断探究和实践进行改进。

一、正确定位,优势互补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的主要社会功能是:维护、建设、参与和教育。高校工会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群众组织,会员既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青年学生的领路人。作为高校的重要组织之一,高校工会既是教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又是高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校基层工会建制于高校各院系部所,是校工会各项工作的直接落实完成单位,是维护广大教职工权益的最基层组织,最能把握和了解教职工的心声,因此,基层工会明确自身定位,不断提高自身凝聚力至关重要。

高校基层工会不可能单枪匹马开展工作,在部署和落实各项工作时,需贯彻“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的方针,将党组织建设与工会建设工作有机结合,同时积极争取部门行政的支持,从而形成党政工齐抓共管、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的工作氛围。

二、强化责任,履行使命

高校基层工会工作要围绕中心工作,为高校发展发挥其建设职能。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基层工会应着力引导教职工增强职业崇高感和归属感。树立与学校共谋发展、共享成果的共同目标,使他们能自觉地把个人利益与学校的荣辱兴衰有机结合,把爱校荣校内化成自觉的行动。同时,要着力在教工中营造敬业奉献、赶超先进、乐观向上的工作氛围,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可结合部门工作实际,适时开展教学竞赛,科研传帮带、创新实践能力培训等活动,让广大教工既有为学校共谋发展的热情又有脚踏实地做贡献的条件和能力。

高校基层工会工作贵在想人所想、急人所急,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工会工作需以人为本,以教职工的需求为着眼点,这是确保高校各项事业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基层工会面对一线教职员工,应主动了解职工的心声和诉求,树立“民生无小事”的观念,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关注和保护特殊群体的利益诉求,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并进一步完善帮扶机制,将工作做得更细,更能彰显尊重人、关爱人的人文情怀。

高校基层工会工作要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参与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热情。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是各级工会的重要职能,基层工会作为最基层的群众组织,是广大教职工与上级工会组织、与学校、与学院领导以及不同学院之间沟通的桥梁,民主建设必须要做扎实。需引导基层教职工积极为学校、学院和部门发展出谋划策,积极参与,主动监督。需定期召开教工代表大会,落实好教代表的责权利,认真履行教代会和工代会的民主监督职能,认真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对学校的重大决策真正做到广泛征求意见,让教职工广开思路、畅所欲言。一方面使学校的决策更加科学化,另一方面使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真正得以发挥,从而营造互信互任、同舟共济、和谐发展的工作氛围。

三、审时度势,与时俱进

需不断完善基层工会内部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层工会组织的工作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工作队伍的能力、工作制度及其他社会资源的影响。因此,为不断增强基层工会的凝聚力,需要做到:一方面,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会干部要不断加强学习,参加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另一方面,鼓励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中青年教师参与到工会管理工作中,使工会干部队伍不断注入新生力量,也使优秀青年教师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此外,还需特别加强工会工作理论研究,建立工会研究的激励机制,鼓励工会工作人员从事务性工作中总结工会工作的规律和特质,开展理论研究,通过课题立项、资金支持、交流推介等形式,不断提高基层工会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需不断创新“组织职工、教育职工”的机制和方法。基层工会的凝聚力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各项活动中,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组织职工、教育职工,不断增强凝聚力的作用。为此,基层工会应该以“工会之家”建设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善于用凡人善举、平凡人的不平凡业绩、身边人的故事等“接地气”的方式树立先进典型,耳濡目染,教育和鼓励大家学习先进,荣校荣院。可定期举行教师沙龙,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促进本部门教师之间,不同学院和部门之间、教师和领导之间以及学院与学校之间的交流,更好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可为工会之家配置必要的娱乐、休闲设施,让教职工在工作之余能真正感受到“家”的温馨和愉悦。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不定期组织教职工参观、考察、文体、休养等活动,创造条件增进彼此了解,增进教职工对基层工会和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大家能自觉自愿融入集体,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共同为学校发展做出努力。此外,尚需改进信息传输反馈渠道,善于利用新兴媒体增强凝聚力,如通过微博、微信、QQ、网络平台等,主动推送工会工作信息、方便广大教职工实时交流互动,分享体会,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增强基层工会的亲和力,更有利于基层工会凝聚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国工会章程》及基础知识问答[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11.

[2]金华,郁建民.当前高校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铜陵学院学报,2013,(5): 82-83.

[3]左建国.新形势下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10(4):4-6.

作者简介

曹娜(1982.3-),女,硕士,讲师,办公室主任;

吴诗勇(1979.12-),男,博士,副教授,工会主席。

猜你喜欢
基层工会凝聚力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如此凝聚力”
抓住班级群体的“灵魂”
基层工会在企业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国有企业基层工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究
基层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研究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基层工会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探究
浅谈新形势下工会财务管理和经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