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食堂遇寒冬冰消雪融路漫漫

2016-09-29 17:18
金色年代 2016年7期
关键词:南山区食堂养老

民以食为天。解决好老年人的吃饭问题,是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重中之重。在老年食堂,老年人不仅可以吃饭,还能会会朋友,聊聊天。这样的好事,照理说老年人没有不欢迎的。但2016年5月25日,浙江杭州电视台的《调查》节目却发现:杭州市长庆街道王马社区的老年食堂,竟然一个人都不去了,闲置了一年多。去年年底,清华同衡养老产业专家委员唐大雾对老年食堂的一番调查也显示:调查的258家老年食堂中,有166家停办,其余88家艰难维持,只有4家运营良好。

政府花钱开办老年食堂却频遭冷遇,寒冬难熬、路漫漫,如何才能冰消雪融见春天?

《西安日报》 :老年食堂得根据需要来设立

老年食堂是好事,但老年食堂的设立是要讲原则的,并不是每个社区都适合。比如前面的调查,258家老年食堂中,只有4家运营良好,其余的绝大部分停办了,生存下来的也是艰难度日。之所以会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这些食堂中许多都不是根据需要、遵循原则来设立的。觉得对老百姓有利,就凭热情一拍脑门盲目上马,成了热脸贴冷屁股,当然毫不奇怪。

设立老年食堂之前,首先要调查清楚社区情况,摸清所在社区的老年人数量和他们的就餐需求。有的社区,老年人太少;有的社区,老年人的子女不同意老年人去食堂就餐,觉得丢人;有的社区,老年人和子女觉得外面的饮食地沟油问题严重,宁可麻烦一些自己在家里做;如此等等。对于这样的社区,就不适合开设老年食堂。只有那些老年人相对集中,同时又有消费意愿的社区,才适合建立相应规模的老年食堂。

深圳市民政局(微博) :老年食堂的建设方式要多样化

老年食堂,作为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重要服务配套,政府的财政支持必不可少。不过政府毕竟不能大包大揽,况且餐饮业有它的行业规律,因此,老年食堂最好是由熟悉餐饮行业的机构和企业作为建设主体,政府来协助并发挥监督作用。当然,每个地域、每个社区的情况不同,老年食堂的建设方式也不能一刀切,要鼓励多样化。

去年7月,深圳市南山区为着力打造具有南山特色的养老服务品牌,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精心设计了《南山区社区老年人食堂建设方案》,并选择在大新、渔一、留仙3个社区试点运营。该方案将社区老年人食堂分为三种建设方式:

1、鼓励机构自主寻找房源、投资装修经营,政府给予一定的建设和运营经费资助;

2、区政府提供房源,由机构自主投资装修经营(须在签订合同后三个月内装修完毕并投入运营),政府给予一定的建设和运营经费资助;

3、区政府提供房源,政府负责建设的“社区老年人食堂”,采取公开招标,中标机构负责运营。

目前,试点老年食堂运营状况都非常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可见,南山区的探索值得借鉴。

《人民日报》 :老年食堂的经营管理要灵活多样

老年食堂作为政府的一项为老服务工程,要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必须在经营管理上下足功夫。老年食堂的经营管理一定要灵活多样,因为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和机构,都经不起长期的经营亏损。

首先,从配餐的菜品来说,一定要符合老年人的口味,老年人大多喜欢偏软烂、清淡的菜品。同时,还可以针对老年人的情况,适当准备一些营养调理餐,比如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营养餐、高血压患者的营养餐,等等。

其次,在质量有保证之后,也要价格公道。许多老年食堂负责人谈到,价格公道与否关键要在买菜的成本上下功夫。目前,有些老年食堂采取社区免费提供场地帮助菜商办小集市的办法,来获得低价的品质蔬菜。当然,还有很多老年食堂也都有自己的妙招。总之,只有设法降低买菜成本,同时做出价低质高的菜品,才能招来老年顾客,才能经营长久。

再次,老年食堂除了饭菜量价都合适,还必须重视卫生安全问题。近年来大家对于食品安全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作为经营主体的企业和机构,一定要对此高度重视;作为政府和社区,需要定期检查、履行好监督责任。

最后,老年食堂要做好送餐工作。针对有的社区存在老人瘫痪或者患病在床等不能外出就餐的情况,以及一些本社区没有老年食堂而去别的老年食堂就餐又嫌路途远的,可以让他们与身体好、年纪稍小的老人组成帮扶对子,或者也可以考虑招募志愿者送餐。这样,既不增加成本,还能解决他们的吃饭难题,扩大顾客群体。

猜你喜欢
南山区食堂养老
读迷作品
读迷作品
读迷作品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食堂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三千食堂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宁南山区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