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姓:系出五行,源自共工

2016-09-29 18:46
金色年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共工姓氏甘肃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古人对于“水”是怀有敬意的,首先水是五行之一,而五行在古人眼中则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老子《道德经》中也有“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词句,将水与伟大无私的品格联系到了一起;“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又是对水的“坚韧”和“持久”的歌颂。水成为姓氏的年代非常久远,大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水姓起源

一是源于姒姓,据古籍《百家姓》:水姓“系出姒姓,其先氏以禹王庶孙留居会稽,以水为氏,科第甚蕃”。这一支留在会稽山的大禹庶孙的后代便以“水”作为姓氏。

二是源于五行,属于以图腾为姓。中国古人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组成,远古时代产生了水氏和金氏、木氏、火氏、土氏五大部落。其中水氏部落的人即以“水”为姓氏,相传至今。

三是源于共工,属于以官名为姓。史籍《索引》认为,水氏的祖先是共工。共工实际上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自称水德,相传为水氏之祖。远古时代负责治理水利的官员也称为“共工”,在共工的后世子孙中,多有以“水”为姓氏者,称为水氏。水氏族人大多尊奉共工氏为得姓始祖。

四是近水取姓。上古时期傍水而居之先民,以水名为氏。据《百家姓·姓氏起源》:从上古到战国期间,经过多次的战争和内乱,大多数诸侯被吞并。有些诸侯的后世子孙只好逃往民间,自谋生路。其中有些以水为图腾的便傍水而居,就以水为姓,称为水氏,其中尤以浙江省一带为多。

五是源于“水丘氏”改姓。据《姓氏五书》和《姓范》记载:“浙江省吴兴县、鄞县多水氏。或水丘氏所改。”

迁徙与分布

水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以官为氏、以地为氏者远远多于血缘水氏,如今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地区水姓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据清朝人徐士业考证:“明鄞县有水民,其先世以禹王庶孙,留居会稽,以水为氏。”而水姓人,至今大多还是生活在会稽一带。浙江省鄞县以前有古姓水丘,在清朝有很多人改姓为水。今天水姓多聚集于浙江一带,尤以浙江省吴兴县、临安县为盛。在古时,这两个地方都曾发展成为水姓望族,世称吴兴望和临安望。

水氏名人之水梓

水梓是甘肃近现代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集教育家、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诗人和书法家于一身,有“陇上第一名流”之誉。

1915年,水梓筹办甘肃教育学会,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东南沿海诸省先进的教育经验,促进了甘肃教育的发展。在任甘肃省立第一中学校长期间,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广纳人才,整章建制,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远渡重洋,赴欧美考察,开辟了甘肃教育的新气象。在任甘肃省教育厅厅长期间,推行新制度,创办新学校,重视体育、艺术教育,普及科学技术教育,保护文物古迹,促进城乡教育发展。

早在京师政法学堂求学时,水梓就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参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成为在京同盟会的积极分子。民国建立之初,他在兰州联络陇上革命者和进步人士拥护共和,倡导民主,反对专制,虽历经艰险和磨难,但革命意志始终不移。

水梓还曾参与筹建兰州市贷款委员会和甘肃省银行,以此为甘肃扩充资本,促进甘肃经济发展。他曾担任甘肃省中苏文化协会会长,为促进中苏友好,保障苏联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支援做出了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共工姓氏甘肃
姓氏从何而来
有趣的姓氏
共工触山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大禹治水
齐天石与共工氏——从西游到红楼:石头的脱胎换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