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国际形势大事述评

2016-09-30 20:29
当代世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昂山萨德特朗普

张伟杰

一、韩坚持部署萨德一意孤行惹民怨

8月4日,韩国总统朴槿惠会见韩国庆尚北道星州郡等地议员,就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事宜进行解释沟通。韩国国防部随后表示,若星州郡提出在该地区范围内新的候选地点,可以考虑开展可行性研究。自萨德将要落户星州郡的消息公布以后,当地民众持续发起抗议,强烈反对政府做出的决策,拒绝在本地任何地方部署反导系统。连日来,韩国国内质疑政府决定部署萨德正当性的言论不绝于耳。多位在野党国会议员表达不同看法,批评政府未经国会法定程序,仓促同意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此外,韩国90多个市民团体宣布成立“反对萨德全国联盟”,发表宣言声援星州郡的抗议行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共同抵制萨德的运动。

韩国同意驻韩美军在本土部署萨德,名为保国民安全无虞。然而,事与愿违,结果却是国内扰动,民怨迭起。星州郡民众抗议在先,各方抵制之声涌现于后。允许美军部署萨德,超出韩国自身防卫需求,危及中国等近邻安全。韩方明知美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依然固执己见。半岛停战已逾一甲子,固然南北分裂至今,时而剑拔弩张,基本维持稳定局面。韩国实现经济振兴,有赖总体安定的内外环境。维护半岛和平,中方的贡献为世界所公认。中韩建交二十余载,韩方更是尽享与华合作之利。执意部署萨德,实属只顾一己之私,不虑邻国安危,甘为域外势力火中取栗。非但无助化解半岛恩怨,反而加剧地区紧张态势,更激起国民抱怨声浪。支持者纵然有之,异议之声难止,徒生对立情绪。敌方导弹未截,内部已是惶恐不安,可谓内外皆失。在位者若能心怀全体国民关切,力行与邻修和之举,重新评估部署萨德的利害得失,未为晚也。

二、天皇欲生前退位日本走向受关注

8月8日,日本负责皇室事务的宫内厅公布预先录制的明仁天皇视频讲话。明仁天皇表示,“由于感觉体力减弱,开始思考当出现难以像以往那样履行繁重公务时,应当如何安置自身,对国家、对国民,以及对我身后的皇族而言才是适当的方式”。明仁天皇罕见发表全国讲话,不仅引发国内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还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注意。按照日本现行法律,天皇无权就重大政治议题进行公开评论,不能发表可能对其宪法地位产生影响的言论。有舆论经过分析明仁天皇的委婉讲话,认为已经明确暗示了退位意愿。如果天皇决意生前退位,需要修改包括《皇室典范》在内的系列法律。日本政府表示,将认真考虑明仁天皇的讲话,拟成立机密小组研究探讨有关事宜。

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天皇只是国家和国民团结的象征,不具有参与国家政治的实权。按照常理,天皇退位与否,不致引起国际舆论热议。然而,日本正处于国家走向何方的十字路口。国内政治的一言一行,均会动见观瞻。日本右翼势力痴迷推动修宪,妄图改变战后制定的和平宪法。坊间流传,恢复天皇的国家元首职能,便是鼓噪修宪者的重要动议。回顾日本侵略扩张史,假借神道教的教义,鼓吹效忠天皇的战亡荣誉感,成为军国主义者吸食的精神鸦片。在战败投降日,日本高官接连参拜供奉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肆意美化昔日的侵略战争,反省意识荡然无存。经过明治维新,变法图强的日本走入歧途,贻害四邻,最终自食其果。殷鉴不远,足为世人警戒。当下,日本右翼势力叫嚣修宪扩军,若不悬崖勒马,势必重蹈覆辙。

三、土总统劫后访俄前嫌尽释需时日

8月9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圣彼得堡举行会晤,重点讨论了两国经贸、旅游、反恐等议题。双方表示,同意尽快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恢复高层对话机制,加强在叙利亚等问题上的沟通协调。埃尔多安在长达四个小时的会晤结束后发表讲话,短短三分钟的时间里三次称呼普京为“我亲爱的朋友”。埃尔多安访前接受采访时曾谈到,希望此访能翻开土俄两国关系新篇章。本次出访系上月流产政变后埃尔多安首度踏出国门,也是土2015年击落俄战机事件以后第一次同普京会面。国际各大媒体予以密集报道,纷纷冠以“破冰之旅”和“重修旧好”的新闻标题。

国际政治波诡云谲,国家关系阴晴不定。曾几何时,俄土因叙利亚问题交恶,一度密切的两国关系跌至低谷,甚至面临兵戎相见的危局。土耳其猝然发生军事政变,前景不明之时,美欧国家作壁上观,观望犹疑。官方稳定局势后展开清洗行动,又遭西方舆论批评指责。反观之下,与西方龃龉不断的俄罗斯则力挺当局。待国内形势尘埃落定,埃尔多安首访选择俄罗斯,可谓投桃报李。无怪舆论有云,俄方实为土未遂政变的最大受益者。其实,先于政变之前,土方已向俄方致歉,两国关系已露转机。俄土失和,西方袖手旁观,未能如预想般向土施以援手。再经此番肘腋之变,土与西方关系趋于紧张,为俄土握手言欢创造条件。然而,土为北约成员国,同美欧存在千丝万缕联系,与西方关系向来冷暖交替。战机事件的发生,已暴露俄土关系脆弱一面。当前,双方关系虽已改善,若要重归于好尚需时间考验。

四、特朗普调整策略盼扭转选情颓势

8月14日,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猛批媒体歪曲理解自己的讲话,从而导致选情不利的结果。自上月赢得党内初选后,特朗普的民意支持度未保住上扬之势,反倒出现下滑式逆转。有民调显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的支持率领先特朗普12个百分点,前者在一些摇摆州也有明显优势。此前,共和党包括前中情局局长在内的50名国家安全事务资深人士联名发表声明,称特朗普“无法胜任领导美国”的角色,呼吁民众不要对其投下支持票。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特朗普阵营重塑选举团队,起用接近共和党主流路线的人士操刀竞选策略。特朗普有意软化移民政策立场,还向非洲裔美国人发出示好信号,以期获得白人以外群体支持。

距离美国大选投票日不足百日,两大阵营的较量趋于白热化。共和党方面选情告急,反映了美国传统政治力量在合流阻断特朗普问鼎白宫之路。作为接受共和党提名的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不得不考虑党内制约因素。共和党内部反普声音虽然反弹,但驯化规制特朗普的期待犹存,试图将选战引入正轨。从目前情势看,特朗普团队希望利用余下的选举窗口期,通过淡化竞选政策的极端色彩,既能稳固基本盘,又可争取观望选民的支持。民主党阵营暂时领先,自身也非稳操胜券。除了提防老对手的反扑,第三势力卷入大选,分流选票的杀伤力不可忽视。美国社会已高度分化,民众诉求千奇百怪,选民表达个人意愿的随机性增大。现有民调的可信度不如既往,只有开出的选票才是板上钉钉的铁证。未来一段时间,两党总统候选人的对垒交锋将会继续上演。

五、俄借用伊朗基地美担忧中东布局

8月16日,俄罗斯图-22m3远程战略轰炸机和苏-34战机从伊朗空军基地起飞,袭击盘踞在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目标。有报道称,本次空袭是俄罗斯第一次利用第三国军事基地打击叙利亚境内的极端势力,也是伊朗近代以来首次允许外国军力在本国部署。先前,俄罗斯主要依靠从叙境内空军基地起飞的战机发动空袭,而图-22m3轰炸机则需从俄南部城市起飞,飞行距离约为3000公里,载弹5至8吨。改从伊朗基地起飞后,该型号轰炸机的飞行时间缩短60%,载弹量可达满位的22吨。针对俄伊两国军事领域合作,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令人遗憾”,认为俄在伊朗部署战机不利于叙停止国内冲突。22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俄军已暂停使用该国空军基地。

俄伊两国合作显示升温迹象,引起美国的警觉和忧虑。美国试图实现中东战略收缩,集中资源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俄罗斯则力破西方制裁的束缚,在乱象纷呈的中东稳中有进,影响力日渐增强。俄土关系呈现改善之势,伊朗向俄伸出合作橄榄枝。土伊两国位列中东两翼,再加上与自身交好的国家,俄罗斯的中东战略布局堪称步步为营。俄伊双方走近,不可避免冲击美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当然,俄伊合作程度尚待观察。俄方突然停止使用伊朗基地,表明双方或许存有歧见。无论如何,美国视中东为全球战略的重要支点,不会坐视对手填补自身留下的真空,势必采取止损措施。美国不遗余力制造亚太紧张局势,对外资源分配处于左支右绌的尴尬局面。若不改变触角伸向全球的霸权做派,将难免深陷顾此失彼的战略困境。

六、昂山素季再访华中缅关系开新局

8月17日,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邀请开启为期五天的二度访华之旅。在华期间,昂山素季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等中方领导人举行会谈。习近平表示,高度赞赏昂山素季国务资政追寻先辈足迹,致力于推进中缅友好事业。中方愿同缅方一道,弘扬传统,继往开来,推动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使两国人民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昂山素季则表示,缅中是友好邻邦,缅甸人民珍视同中国人民之间质朴、深厚的“胞波”情谊。缅方愿同中方共同努力,密切两国高层交往,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加强两国各领域互利合作。除北京行程外,昂山素季还访问了西安等地,最后经由昆明回国。

中缅是山水相连的邻邦,共饮一江水的胞波情跨越千年。昂山素季本次访华,是其担任国务资政以来除东盟国家外的首次出访,显示出对发展同中国关系的重视。昂山素季领导下的民盟赢得大选,得益于国内民众翘首以待的支持。缅甸政府若不负民望,需在民族和解、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方面有所建树,亦亟待国际社会鼎力相助。环顾世界,某些国家往往口惠而实不至,友邻中国则言出必行。基于历史和现实,中缅选择了不同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君子和而不同,道并行而不相悖。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共同倡导国,中缅双方加强沟通协调,增进战略互信,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务实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伴随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推进,两国互利合作水平有望显著提升,助推双方实现各自的发展梦,续写胞波情谊新佳话。

七、里约奥运会闭幕竞技理念引深思

8月21日,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第一大城市里约热内卢落下帷幕。本届奥运会共有208个代表团参赛,竞夺27个大项和306个小项的奖牌。其中,难民代表团属于首次现身奥运赛场,由来自南苏丹、叙利亚、刚果(金)和埃塞俄比亚的10名难民组成,代表全球6000多万难民参赛。经过17天的激烈角逐,美国、英国、中国占据奖牌榜三甲位置。里约是首个举办奥运赛事的拉美城市,奥运会口号是“一个新世界”,寓意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不久前,巴西政坛风云突变,总统临时易主,国内政治扑朔迷离。在质疑声中,里约奥运会如期拉开大幕。盘点赛事全程,虽非无与伦比,但大体上平稳进行,顺利在奥运史上烙下巴西这个未来之国的印记。

现代奥运诞生百年有余,意义远超单一的体育范畴,寄托着先贤对于一个消弭战乱世界的想象与憧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绵延至今,文明演进不辍,正是拥有拼搏进取精神,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使然。竞争力强弱的展现不该是战场上同胞杀戮,攻城略地,而应在诸如体育赛场的竞技平台,遵守规则秩序的比拼,尽释洪荒之力,互学互鉴,共同进化。里约奥运会业已闭幕,扣人心弦的赛事唯有期待下届。然而,奥运精神没有休会期,它的存在感不需靠刷,而应常驻人们心中,须臾不可忘却。当前,难民危机、地区冲突、地缘政治角逐升温等一系列挑战,冲击着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人类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抉择。弘扬奥运会蕴含的竞技理念,正显弥足珍贵。各国人民不分国别,无论肤色,均有责任秉承奥运精神,不忘初心,相互砥砺,共建一个繁荣稳定的新世界。

(责任编辑:魏银萍)

猜你喜欢
昂山萨德特朗普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
特朗普访华
韩媒:追加部署“萨德”或在本周
韩暂停部署新增“萨德”系统
昂山素季胃病休假引担忧
昂山素季出门探望党内大佬
缅甸首次报道昂山素季受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