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教学碎片化”

2016-09-30 07:28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语文课校长课文

贾志敏

经常关注阅读教学的人都知道,多年以来的提问设计研究,并没有让大面积阅读教学的基本手法——“随问随答”,得到有效控制与改变。大多数语文教师依然习惯于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地提问,大量地提问。教师随意提问和学生简单回答——我们姑且称之为“教学碎片化”,它仍然充斥着我们的课堂。即使那些高层次的教学大赛也不例外,此种现象屡见不鲜。

前些日子,笔者听闻挚友薛发武校长一说,颇得启迪。

有一天,薛校长听了一堂语文观摩课。执教的这位教师,课堂调控能力颇强,语言表现力亦属上佳,对教材不可谓不钻研,其理解亦不可谓不深入。欠缺的是,在教学时,该教师生生地肢解课文,课堂上,“教师随意问,学生简单答”,呈现出“一头热,一头冷”的反常境遇。听课者兴味皆无,提不起神儿来,议论纷纷。薛校长是个爽快人,课后,找到这位执教老师,单刀直入,直言相告:

“一篇美文妙章就像一个古董花瓶,可供我们细细把玩。然而,有人总喜欢一锤子把花瓶砸碎,然后拿着‘放大镜乃至‘显微镜在‘碎片上下足功夫研究并考证。此种做法实在不足取。

“今天,你的教学就是如此。盲人摸象,乱说一气,支离破碎,不成体统。你问,我答,看似生动活泼,其实,热闹是表象,荒谬才是本质。你做的全是无用功!

“我们应该整体研究教材,保留文章之完整性,少点儿无效提问,多让学生潜心读书。‘疑从读中来。我们是为孩子成长而教啊!”

薛校长的想法,笔者感同身受。当下,“教学碎片化”的语文课比比皆是。课堂上,教师“无效而繁琐”地讲解已不足为奇,不讲究时效与实效,只追求“表面之热闹”。这样做,还真害苦了教师自己,累坏了学生。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还会喜欢学“语”习“文”吗?

薛校长直言:“现在许多的语文课上,教师不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阅读课文,只顾自说自话,硬想从学生嘴巴中掏出自己预设的答案。这样做,可谓费神、费力,恰又吃力不讨好。”

窃以为,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安安静静地读书,认认真真地思考。学生只有读通课文,读懂课文,继而才有可能得以感悟,得以启迪。频繁的提问不能让学生安静下来,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得不到沉思默想和实践练习应有的时间。从表象上看,这与课程标准提出的“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求背道而驰;从实质上看,大量的课堂“碎问”削弱了课堂训练,而这种训练,对学生而言,却是最及时、最需要、最有力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让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研究,事关阅读教学的全局,事关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要大声疾呼:必须防止“教学碎片化”。

(作者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语文课校长课文
语文课文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